來源:小馬宋
周末去聽江小白品牌總監葉明的分享,聽課的期間想到一個問題,然后回去思考了一番,跟大家分享一下。
杜蕾斯、江小白這樣的品牌都很強調口碑傳播,葉明在分享中也提到:不能產生二次傳播的廣告都是耍流氓。杜蕾斯的廣告自不必提,他們是業內社會化傳播的標桿。
這些企業,或者說從事社會化傳播的人,都強調廣告要有傳播性,所以喜茶、喪茶、杜蕾斯、百雀羚等等,都是業內津津樂道的話題。
如果你讀過華杉老師寫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這本書中也提到廣告播出后的傳播性,所以他說傳播不應該叫傳播,應該叫播傳,就是你播了一個廣告,然后消費者會把你的廣告內容再向別人傳播。
粗一看,感覺江小白說的廣告的再傳播和華與華說的播傳似乎是一回事,可仔細想想,其實是不一樣的。
江小白最著名的是它的瓶身,每一瓶酒都有一句話,杜蕾斯最著名的是它的海報,熱點的姿勢比房中秘術還多一百倍。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朋友圈有人轉發江小白和杜蕾斯的廣告。
但是,華與華方法中提到的“播傳”,似乎與我們的認知并不相符。你看華與華服務的客戶:西貝莜面村、漢庭酒店、小葵花藥業等等。我們幾乎不會在朋友圈中看到這些客戶的廣告被再傳播。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華與華沒有做到自己所說的“播傳”嗎?
我周末聽分享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杜蕾斯和江小白所謂的再傳播,受眾傳播的是他們的廣告內容。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什么呢?就是可以獲得大量的品牌曝光,因為一份廣告會被更多人再傳播出去。
當然這種方式也有缺點。
1、它們需要大量的內容創造,受眾不可能明年情人節還會再傳播去年你創作的內容,所以你可以試試養一個杜蕾斯那樣的內容創作團隊,不僅價格不菲,而且未必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你做了,也未必有人傳。
2、它的廣告內容不統一,不易于記住品牌的核心賣點,也就是購買理由。因為需要不斷翻新花樣,廣告內容的不統一是必然的。當然也有解決辦法,就是在每個廣告海報中強調同樣的賣點。比如岡本就是超薄科技,如果賣點能始終貫穿在廣告內容中,那就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華與華方法的“播傳”,受眾傳播的是廣告中的產品,而他傳播的話術則是用的廣告中的廣告語。
沒有背景知識的,要理解這句話有些困難,聽我慢慢說。
華與華方法認為,你創作一個廣告語,不僅僅是說給你的廣告受眾聽的,還是為消費者創造了一句話,讓他說給別的消費者聽。因為消費者是不善于總結的,他即使用一個產品用的好,也很難總結出一句話告訴別人,所以你的廣告語就是總結一句話,讓消費者告訴別的消費者的時候來使用。
比如紅牛的廣告語是“困了累了喝紅牛”,那你覺得紅牛不錯,當你的朋友要開車,覺得會犯困的時候,你就會向他推薦紅牛,然后你會用這句話向他推薦:困了累了喝紅牛。
有很多廣告語都屬于這種類型: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愛干凈,住漢庭 / 吃完喝完嚼益達 / 怕上火,喝王老吉 / 營養還是蒸的好
直接分享廣告的消費者很少,因為這些廣告都不屬于容易被分享的內容。但是這些廣告為消費者進行推薦的時候準備了“內容”,他讓消費者可以直接使用廣告語進行推薦。
華與華方法中講到“口碑”一詞,說到口碑的本質是什么?口碑的本質,在于口和碑。
口是什么?是口耳相傳,是口語。《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中講到,廣告的本質是口語文化,書面語言是屬于眼睛的,只有口語才能同時發動眼睛、耳朵和嘴巴,所以廣告創作一定要口語化。
舉個例子,許舜英的文案就是書面化的,比如:服裝就是一種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種高明的服裝。這句廣告語單純從思想和藝術性上,寫得非常好,可是它是書面語,很難通過口口相傳來傳播。
“經常用腦,喝六個核桃”、“吃完喝完嚼益達”就是口語,它就特別容易口耳相傳。
碑是什么呢?碑是石碑,刻在石碑上的話,一千年也不變,一個字都不變地流傳。所以說廣告創作就是設計這碑文,設計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讓所有人傳的都是同一句話!這就是傳播的最高境界。
有些品牌雖然很知名,但卻無法形成“口碑”,為什么?因為它連碑文都沒有,消費者無法幫你傳播。
簡答的總結:
江小白、杜蕾斯等品牌的用戶更多的是對廣告內容本身的傳播,它們存在于朋友圈,是一對多的溝通,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
華與華方法是讓用戶對產品進行傳播,但會使用廣告提供的傳播語。它的傳播是一對一的,是消費者向另一個消費者傳播,它存在于面對面或者單對單的場景,所以我們看到的并不多。
周末的一點思考,也是讀書的一些體會,供您參考。
提示:
*本文經小馬宋(ID:zhongguowenlian)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投稿,內容,互動禮品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江小白「重慶味道」瓶:從一款酒身上,愛上一座城
江小白企業文化營銷創新的內部高清PPT
一位前營銷總監回顧在江小白1095天戰斗的日子|深度長文
江小白的戰略格局觀
/微信群/
添加Mote Chan微信(微信號:motechenfbif),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研發官、功能性食品、特醫、嬰幼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餐飲、酒、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包裝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