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已經過半的話題,在朋友圈被幾番討論。時值年中,不禁反思,定的目標實現了多少?
今天,我們來看一則行業洞察報告,經過半年的發展,外賣行業究竟如何走向?
本文來源:外賣頭條(wm88766),轉載請聯系原文出處!
上周,易觀數據發布了《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洞察2019H1》(以下簡稱《洞察》),報告歸納了2013年至今,在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其中關于餐飲外賣提到了:
外賣新零售化趨勢明顯:餐飲外賣高速發展,剛需高頻服務,讓餐飲服務初步具備零售性質;
消費者端,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對即時性消費要求越來越高;
外賣平臺商家版APP用戶規模穩定,對商戶的賦能將成為平臺本年度競爭重點。
……
《洞察》以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為研究對象,對到家業務群中餐飲外賣做了幾點剖析:
1
數字化紅利期,商戶賦能成競爭焦點
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商戶競爭:平臺活躍商戶數穩定上漲 聚焦到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入駐商戶競爭。截止2019年6月, 美團點評活躍商戶數達590萬家,口碑餓了么平臺活躍商戶數 達400萬家。
商戶活躍度對比分析:口碑餓了么增長明顯。雙平臺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口碑餓了么服務平臺活躍商戶增長50萬;美團點評增長10萬。
2
餐飲外賣新零售化明確商業模式
本地生活服務場景數字化進程,在餐飲外賣中得到不斷升級。隨著互聯網與服務經濟融合,新零售化在餐飲市場得到較快發展。
到家餐飲外賣高速發展,成為剛需高頻服務,讓餐飲服務初步具備零售性質,明確商業模式。
線上線下渠道+數字化人貨場的演變,外賣新零售化實現了從美食擴展至日用百貨、生鮮等其他零售品類,新零售化明顯。
此外,餐飲零售化、零售餐飲化業態也在進一步展開,成為越來越多餐飲市場嘗試的新模式。
3
新零售對到家業務滲透率逐步提高
2019上半年,中國到家業務市場交易規模達3587.2億元人民幣, 在本地生活服務中占比39.2%,占比有所提升。伴隨餐飲外賣業務的大幅發展,以及更多新零售品類接入即時配送服務,到家業務對本地生活市場的滲透還將進一步提高
實物到家需求占絕對主流。其中,餐飲外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新零售品類增速搶眼;同時實物商品配送需求大幅增加,帶動跑腿服務發展加快;而服務到家因需求量小,使用頻次低,行業加 速整合和洗牌。
即時配送體系提升消費品質。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便利付費。即時配送網絡將成為基礎設施,繼續推動本地生活服務消費的爆發。
4
餐飲外賣市場占據八成以上
2019上半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達3145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81.4%,整體市場仍處于高速增長態勢。
外賣依然以餐飲正餐品類為主,新零售成為未來想象空間。
同時,餓了么、美團外賣都在力推商戶的數字化。數字化經濟轉型及服務賦能成為行業新動向,餐飲外賣行業也進一步擴大服務承載。
5
外賣到家業務兩強格局穩定
餐飲外賣到家業務發展至今,已經需要更新、更大的視角來觀察行業發展。
餐飲外賣早已擴大其服務承載,全面向新零售發起布局。 并且隨著行業巨頭們的一系列動作,新零售在生活服務各 個場景都有著業務滲透。
口碑餓了么方面,本地生活服務與阿里新零售體系全面融合,阿里新零售經濟體生態紅利正快速釋放。
美團方面,繼續圍繞助力商家基于技術的全場景和全流程的服務不斷深耕,在生鮮零售等服務的拓展上動作不斷。
6
外賣用戶穩中有漲,需求分散,用戶下滑
到家業務各細分場景主要App MAU的同比變化,同樣顯示出實物到家場景用戶的穩定增長,以及服務到家場景用戶大幅下滑的分化情況。
就到家業務所有場景而言,餐飲外賣業務依然引領到家行業發展,即便主要App MAU基數已在千萬量級,2019年月活躍用戶規模仍顯著提升。
7
對商戶的經營賦能將是本年度競爭重點之一
外賣平臺商家版APP用戶規模穩定 作為餐飲外賣服務中臺和營收來源之一,商家資源、活躍度 對于餐飲外賣綜合平臺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截止2019年5月,餓了么商家版APP月活 人數達454.4萬人,美團外賣商家版APP月活人數達335.5萬人。
目前兩大外賣平臺,傭金抽成越來越高?商家賺錢變得越來越難。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商家自然要考量更多自身的利益,努力尋找新的出路。
吃耶小程序餐廳是一個聚集大批優質餐廳和活躍用戶的平臺,可幫助餐飲商家把自己的線下業務擴展到線上,實現O2O連接。其中,商家入駐吃耶小程序餐廳可享受“外賣永久0抽成”的福利,這樣的福利可讓更多餐飲商家擺脫兩大外賣平臺高抽成的困境。
了解更多,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