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經濟崛起:一場悲喜交加的新生意?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歪道道(ID:wddtalk)

    作者:歪道道

    “我工作第二年就出現睡眠問題了,到現在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中途還會醒五六次。”互聯網公司HR小劉無奈地表示,“我甚至試過熬通宵,就是為了能在第二天好好睡一覺。”

    這并不是特殊個例,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2018中國睡眠指數》稱,全國1.74億90后中,至少有6成存在睡眠問題,失眠漸呈年輕化趨勢,20至29歲之間的90后,儼然已經成為了失眠的主要群體

    似乎,失眠問題正日益泛濫,令人不堪其擾。逐漸地,需求撐起一個規模超10000億的市場,很明顯,國內的睡眠經濟發展多元化。近年來,不僅大量的助眠產品、各類促進睡眠或監測睡眠情況的App備受歡迎,就連依靠虛擬環境來治愈失眠的睡眠艙或午睡吧也屢見不鮮。

    據悉,全球睡眠經濟的商業規模已達到萬億以上,預計到2020年僅中國就有4000億的市場。據蘇寧發布的雙十一消費報告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助眠類產品銷量同比激增789.5%,而據央視財經報道,雙十一購買進口助眠產品的人數中,00后同比增長434%。

    你拼命想睡的樣子,雖然有些憔悴,但你不犯困的樣子真的很“貴”。

    01

    市場的多與寡

    值得一提的是,睡眠經濟蓬勃而起,形形色色的參與者便紛沓而來。縱觀整個睡眠市場,各路資本都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割據圈地后,商機體系自然一路橫拓。

    這是一塊被瓜分的蛋糕,《2018-2023年中國睡眠醫療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中指出,2017年我國改善睡眠產業市場規模約2797億元,細分其中,睡眠器械用品以2500億元居于榜首;其次睡眠藥物134億元;睡眠保健品128億元;相比之下睡眠服務僅占35億元。

    以淘寶平臺為例,在搜索框里輸入關鍵詞“助眠”,顯示商品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其中,褪黑素與熏香噴霧最為常見,眼罩枕頭的尋求高居不下,甚至一些智能助眠儀、助眠手環與助眠音響的銷量也穩定保持。

    在一家助眠類店鋪中,商品種類囊括多樣,某款月銷量不錯的單人助眠枕價格高達4000元,店里的褪黑素與助眠儀銷量最高。“我們家的助眠產品是非常多的。”該店客服表示,“褪黑素一般售罄沒過多久就會收到補貨提醒。”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國內睡眠市場的兩個主要分支是器械用品與藥物保健,導致睡眠經濟明顯地寄生在智能家居與醫療上。這也成了行業矛盾的主要來源,畢竟國內的睡眠醫學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才逐漸發展,關于助眠產品的開發更非一朝一夕,仍有很多謎團需要專業醫療與技術人員去探索和解答。

    因此,層出不窮的助眠神器與保健藥物的出現,在虜獲消費者的同時,也在安全標準方面打上一個醒目的“問號”。中國中醫科學院的王芳對此表示:市面上的保健藥物絕大多數都缺乏相關行業的標準規范,商家玩概念,消費者買安慰。

    而據艾瑞咨詢報道:睡眠器械產品引起一陣熱潮后的銷售狀況未有明顯提升,說到底是因為在實際應用中的應用效果還未達到宣傳時候那般“智能”。商家想要保住這塊市場,必須正視開發更新。

    然而,睡眠行業發展至今,真正的技術玩家屈指可數。行業技術要求與目前多數助眠類玩家狀態格格不入。換句話說,市場產品的眾生相直接關系著行業發展的可行性與資本價值意義。

    事實也得到驗證,就目前看來,資本爆發主要集中在前兩年,且止步B輪以前,相比2017至2018年前后的融資大盛,今年的睡眠市場融資明顯下降,據不完全統計,約200家睡眠品牌中僅“優眠嚴選”在9月份融資成功。

    不可否認,多條分支借勢生長能夠使行業生態效應發揮到極致,尤其是在各分支版圖紛紛進行業務跨界擴張的過程中,但另一方面,市場眾生的異軍突起對整個睡眠行業來講也未必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

    02

    失眠大軍反噬經濟?

    畢業后準備編制考試的珠珠,因為學習壓力與鼻炎問題,往往熬夜到凌晨一兩點。為了解決睡眠問題,在今年雙十一購買助眠產品共花費3000多元。

    這不難理解,失眠人群很愿意花錢買好夢。根據調查顯示,40%以上的失眠人士接受花200元以上購買助眠產品,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企業員工睡眠報告》中,互聯網員工在睡眠上的投資金額更是高達2436元。

    “能花錢解決的失眠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最怕花錢也解決不了!”珠珠對此表示。仔細觀察身邊的失眠人士,他們大都會抱怨睡眠不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而在《2016中國中產階層睡眠指數白皮書》中也顯示,睡眠不佳將直接影響身心健康,18.7%記憶力減退,16.94%有精神問題傾向,4.71%影響交通安全,其中四分之一有發生重大人傷事故的風險。

    此前,丁香醫生發布的《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中顯示,睡眠障礙容易造成白天疲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情緒不穩定等狀況。一方面,失眠大軍撐起千億市場,但在另一方面,睡眠質量引發的負面影響也在反噬著經濟績效。

    早在2015 年發布的《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中就明確顯示,在中國上班族當中,37.8% 的白領會因為失眠問題而影響工作效率,而因為失眠帶來的平均每人每月經濟損失達到驚人的 3212 元。

    《時代》周刊的統計數據顯示,由于上班族睡眠不足導致缺勤或影響工作狀態,一年會損失掉120萬個工作日。

    與此同時,失眠的“蝴蝶效應”也不利于整體經濟規模的提升。歐洲研究機構蘭德公司調查發現,睡眠不足會因為降低生產效率,對國家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由于經濟規模龐大,美國經濟損失最高,每年高達4110億美元,占GDP的2.28%,假設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開始睡6至7個小時,預測可能會為美國經濟增加2264億美元,為日本經濟增加757億美元。

    在國內,失眠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中,新中產階級成為失眠主力軍,失眠人群畫像也在某種角度上預示著這種反噬趨勢的可能。對用人單位而言,工作效率的空白則如同橫亙在企業發展中的一道巨石。

    種種跡象直接將失眠的負面后果暴露無遺,而據《2018互聯網網民睡眠白皮書》顯示,七成網民的睡眠質量受工作壓力影響。從工作壓力導致失眠,再到失眠導致效率失衡,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03

    從睡眠經濟過渡到夜間經濟

    當被問到睡不著時都會干些什么時,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看直播打游戲、刷抖音逛淘寶、追劇甚至是定外賣。或許,正是由于白天缺乏自由支配時間,深夜也就成了一天中的“桃源時間”,很多人選擇犧牲睡眠時間來填補生活空白,簡稱“報復性熬夜”。

    據悉,90后入睡前普遍在移動互聯網上耗費大量時間。睡覺前,57.7%的90后都在玩手機,36.8%的人睡前玩手機超過50分鐘。當代熬夜的年輕人逐漸從睡不著過渡到不想睡,撐起睡眠經濟的大軍便緊跟著升級支撐夜間經濟。

    近年來,中國的“夜經濟”越來越高漲。據統計,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夜間消費的比重早已占到了全天消費的50%以上,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餓了么”此前統計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夜宵訂單(每天21時—次日2時)的情況,以上海、杭州和深圳三座城市為例,每天超過1/10的外賣訂單均是在晚間產生的。

    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21點到22點是淘寶成交的最高峰,超過36%的網購都發生在夜間。在23點到凌晨3點依然有數萬人活躍在淘寶上,被官方調侃“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眼霜”。移動支付在夜晚10點到達全天活躍最高峰。單純就移動互聯網來講,用戶在夜間的高度活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反觀線下,深夜里的繁華熱鬧毫不遜色,有7.1%的小商戶選擇在凌晨4點前繼續營業。環顧周圍街頭,無論是網吧大排檔還是酒吧電影院,都在夜幕中高舉“不打烊”的大旗,積極得分上一杯羹。

    在2017年,共有54個城市全年在22點以后上映夜場電影的數量超過3萬場,也就是說平均到每個夜晚,這些城市都有80場以上的夜場電影在放映。

    如今,深夜“修仙”的熬夜黨越來越多,修仙時間越拉越長,與此同時,熬夜活動也在趨于多樣有趣。究竟是熬夜大軍成就了夜晚經濟,還是夜晚經濟縱然了熬夜大軍呢?這似乎是一個雙向邏輯題。

    正如珠珠所說,“睡不著時就會看手機,刷微博,本來想玩累了就自然困了,誰知道越玩越精神了。”

    而很多失眠的人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睡不著的樣子原來如此“值錢”,甚至正在形成一股新的資本熱潮。

    提示:
    *本文經歪道道(ID: wddtalk)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FBIF2020

    FBIF2020將包含全體大會及產品創新(乳品、人造肉、零食、飲料)、營銷創新、創新包裝和投融資5個分論壇,“Marking Awards”、“Wow Food Awards”和”Ace Ranking”3大賽事頒獎禮,及Food Show展覽。

    FBIF2020將聚集100+全球演講嘉賓及評委,預計6000+ 來自雀巢、百事、可口可樂、瑪氏、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等專業觀眾將出席。12月31日前報名參會享受9折優惠。請點擊公眾號“FBIF”菜單欄了解FBIF2020更多。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37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日 23:18
    下一篇 2019年12月2日 04: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