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作者:Viola
編輯:Anna HU
談到植物飲料時,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么?
憑借著一股夏天的草席子味,嶗山白花蛇草水成功當選青島網紅“健康水”;具有護肝保健作用的貴州益肝草,在南方城市中也頗受歡迎;但是真正從地方性飲品跑出來的國民植物飲料,似乎只有“王老吉”、“加多寶”。
中國人素有“藥食同源”的傳統,中醫中也大量以草本植物入藥,可現如今的中國植物飲料卻囿于古法制作、良藥苦口,無法兼顧功能與口味。此外,大量新推出的植物飲料依舊沒能擺脫“涼茶”品類的限制,依舊主打清熱、下火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可誰能想到,那些在中藥匣子里躺了幾千年的植物們卻被國外品牌玩出了花樣。植物飲料、植物酒、植物茶等新品類層出不窮;南非醉茄、秘魯巴西栗、印度辣木等新植物也逐漸應用在飲料中。除此之外,藻類、真菌竟然也被食品制造商們盯上了!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一項調查顯示[1],2017年全球植物飲料市場約為110.2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339.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3.3%。
什么原因造就了不斷增長的植物飲料市場?在不斷升溫的植物飲料浪潮下,哪些植物受到熱捧?中藥匣子里的植物們如何才能在飲料界翻紅?中國品牌們又該如何從傳統中把握機遇、不斷創新?下文將一一揭曉答案。
圖片來源:pixabay
01
如何釋放植物力量?不妨先看看這些品牌的創新
1、 REBBL:探索讓人耳目一新的混搭口味
2011年成立的美國品牌REBBL以草藥、植物為靈感,致力于將神秘的東方智慧帶入現代社會中。
REBBL最大的特點就是,總會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組合:巴拉圭冬青可以和螺旋藻搭配、秘魯的瑪卡可以與摩卡相撞、桂皮豆蔻與南非醉茄混合或許也不錯……
除此之外,REBBL還在積極探索新的植物。“世界上大約有超過4萬種的草藥,我們只探索了幾十種”,REBBL在官網上如是說。但要集齊這幾十種不同的草藥也是相當不容易的,當前REBBL已經在全球29個國家采購不同的原材料,包括印度的姜黃、美國馬薩諸塞的五味子、日本的抹茶、多米尼加的可可、秘魯的巴西栗等。
光有草藥的功能性似乎還不能滿足消費者對多營養的需求,因此REBBL還開發了新的產品線——蛋白質系列。除了含有草藥成分,每瓶該系列的飲品還含有12-16克的蛋白質。
值得一提的是,REBBL還與非營利性公益組織Not For Sale合作,每瓶REBBL飲料銷售額的2.5%將被捐獻給Not For Sale,用于打擊全球的人口販賣問題。這一舉動也讓REBBL在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年輕群體中受到關注。2018年REBBL完成了2000萬美元的融資。
REBBL的產品
圖片來源:REBBL的Instagram
2、Makomas:減糖、可持續,讓傳統植物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來自西非國家科特迪瓦的Magbè Savané在美國創辦了Makomas,專注于將傳統的非洲食譜帶進現代家庭。
Makomas帶來的果汁、茶包含了濃濃的異國情調。飲料里面除了有“超級水果”猴面包樹果實,還有辣木、生姜等,以及來自非洲的芙蓉花。據創始人Magbè Savané介紹,芙蓉花是西非家庭的傳統食物,被認為具有降低高血壓、膽固醇的作用,同時芙蓉花飲料也是無數西非人的兒時記憶。因此當Makomas成立后,Magbè堅持要將芙蓉花作為主要原材料之一。
為了讓飲料更加健康,Makomas承諾以甜味劑替代糖,且采用的辣木、芙蓉花等都是在西非以可持續的方式種植,并手工采摘的。所有Makomas產品均不含人工色素、防腐劑,不含轉基因、無麩質。Makomas的包裝也很講究,全部使用不含BPA的玻璃瓶。
Makomas的飲料
圖片來源:Makomas的Instagram
同樣,Makomas也是一個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品牌。Makomas成立了基金會,用于為西非布基納法索的當地婦女提供就業機會。部分Makomas的銷售收入會用來促進當地的教育和可持續農業。
Makomas基金會
圖片來源:Makomas的Instagram
3、探索更新的植物
除了上述提到的原材料外,從THC(四氫大麻酚)含量<0.3%的工業大麻中提取出的大麻二酚(CBD)也是近來很火的植物成分。有研究表明,大麻二酚具有抗氧化、緩解緊張的作用,或許可以替代酒精。
具有先鋒意識的英國植物飲料品牌Botanic Lab率先將大麻二酚(CBD)加入產品中,推出了英國首款CBD飲料。聯合利華旗下的冰淇淋品牌Ben&Jerry也宣布計劃開發一種注入CBD成分的冰淇淋。
Botanic Lab推出的含有CBD成分的飲料
圖片來源:Foodbev
4、 中國品牌也在行動中
F6葛根姜植物飲品
圖片來源:湯臣倍健天貓旗艦店
相較之下,中國的植物飲料市場還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在品類、功能性等方面的創新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02
不僅僅是草本植物,菌類也可以玩出新花樣
獨特的植物力量正源源不斷地吸引更多的品牌入局,而菌類也因其獨有的功能特性成為食品制造商們的新寵。
1、來自克羅地亞原始森林的菌菇咖啡
2017年Stipe Rezic創立了菌菇咖啡品牌MushroomCups。創業之前的Stipe是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效力于克羅地亞國家隊,運動員的經歷讓他成為了身體健康方面的半個專家。
克羅地亞被稱為原始海灘的家園,但同時它也是原始森林的家園——長滿菌菇的森林。Stipe以此為靈感,開始將菌菇提取物添加到日常飲食中。退役后,Stipe決定專注于菌菇提取物的開發,并盡可能向更多人分享菌菇強大的功效,最終Stipe和他的團隊帶來了獨特的菌菇咖啡。
并非所有的菌菇都能入Stipe的法眼,MushroomCups堅持選用高品質的菌類,例如富含維生素D、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雞油菌,富含β-葡聚糖、能夠抗衰老的白樺茸,以及可以調節免疫系統的冬蟲夏草。
Stipe坦言,從菌菇細胞壁中提取所需的健康成分是一大挑戰。菌類的細胞壁是由甲殼素纖維構成的,“甲殼素纖維是地球上最難以消化的物質之一”Stipe在接受采訪NutritionInsight時表示[2]。
該團隊嘗試通過加熱提取的方法,但隨即就意識到僅憑這一道工序難以提取出菌菇里面所有的健康成分。“我們發現通過酒精和加熱雙重萃取能夠提取出不同種類的成分,因此這是最有效的方法,”Stipe解釋道。“接下來的挑戰就是確定萃取的時間、溫度、酒精量等具體標準。”
經過長達13個月的試驗期,MushroomCups終于找到了最能夠被廣泛接受的數值。
據悉,MushroomCups已在今年4月獲得食品創新加速器Food-X的11萬美元投資。下一步,MushroomCups計劃開發含有猴頭菇成分的咖啡新品。
MushroomCups的菌菇咖啡
圖片來源:MushroomCups的Instagram
2、 拓寬品類!靈芝與黑巧克力也很配
英國演員Matthew Postlethwaite原本與食品工業八竿子打不著,但在感受過植物食品獨特的功效后,Matthew聯合了另外兩名演藝界人士共同創辦了NUDE品牌,專做添加了靈芝成分的巧克力。
“黑巧克力本身就是一種含有抗氧化劑的天然食品。通過精心挑選的植物提取物,我們希望能夠創造一種帶來健康和歡樂的超級食品,”創始人Matthew 在接受PRNewswire采訪時說到[3]。
當前NUDE靈芝巧克力共有三種味道:MIND口味,藍莓、木槿與靈芝的融合,可以提升思維的清晰度和專注度;BODY口味,草莓、玫瑰與靈芝的融合,可以提高身體愈合能力和活力;SOUL口味,薰衣草、覆盆子與靈芝的融合,可以促進身體的平衡與協調。
NUDE的三款靈芝巧克力
圖片來源:NUDE的Instagram
03
植物飲料的浪潮會是“曇花一現”嗎?
植物飲料的復興離不開傳統醫學的普及。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醫、印度醫學等都被看作是愚昧未開化社會的副產品,隨著中醫學不斷被驗證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當屠呦呦教授從中藥典籍中獲得靈感提純青蒿素,并于2017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后,中醫及中草藥重新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重視。
此外,老年人口增加、藥品價格上漲、現代醫藥系統的健康預算緊縮、日益普遍的慢性病等因素也推動消費者走向更經濟、更安全的草藥。以往在西方人眼中奇形怪狀的草藥,因其具有某種功能性正逐漸被接受。
依照中醫學,藥物與食物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因此很多具有藥性的草本植物也被當作具有日常調理作用的食物。
放眼世界,不僅僅是中國,印度、秘魯等地也有“藥食同源”的傳統。中國媽媽習慣在煲雞湯的時候放入具有活血、補氣功能的當歸、枸杞;能夠對抗慢性疾病、增強免疫力的辣木也長期是印度家庭中的尋常菜肴。
“藥食同源”的傳統讓這些地區的消費者很能夠接受注入了植物成分的飲料。
天然植物提取技術不斷進步,也為植物飲料市場的擴大奠定了基礎。Value Market Research[4]的一項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場價值4.5萬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9.2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0.5%。其中,作為抗氧化劑、色素和增味劑的植物提取物在食品、飲料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
由此可見,植物飲料市場具有厚積薄發之勢,并非如同“網紅食品“般稍縱即逝。但天然植物提取物想要大規模地應用在食品工業中,還有不少難關亟待攻克。
圖片來源:pixabay
04
如何打造爆款植物飲料?
1、 植物飲料既要有用,也要好喝
植物飲料市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植提技術的進步。
中國植物提取物產業總體來說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其問題也十分明顯。當前中國尚未形成龍頭企業,且植物提取物的相關標準還不夠完善,導致市面上的天然植提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消費者對國內植提產品存在信心不足的問題,從而驅使部分消費者更加青睞國外企業。
因而,中國品牌想要在植物飲料上與外國企業同臺競爭,還需在技術層面更加精進。不同的植物中包含的健康成分不同,提取的方法也各不相同,這就對植提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當前,部分含有植物成分的飲料在靜置后仍然會出現沉淀,也有一些添加了植物成分的飲料存在口感不佳、有異味的問題。植物飲料要想成為被大眾所接受的新品類,除了要保障功能性,還需要兼顧產品的口感。
圖片來源:pixabay
2、 探索更多的植物
中國地大物博,地方特有植物數不勝數,這也為品牌們創造了良好的機遇:何不把更多的植物引入到食品工業中呢?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姜黃素、具有活血作用的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的綠茶提取物、具有抗疲勞腦保健作用的人參提取物等,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天然植提市場中。除此之外,例如青稞、葡萄籽、藻類等原材料也逐漸嶄露頭角。
新的植物不僅可以拓展產品的功能特性,也可以帶給消費者新奇的感覺,這恰好滿足了消費者樂于嘗鮮、喜歡探索新口味的心理。隨著植提技術的進步,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天然植物出現在飲料中。
3、 精準定位,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
前文提及的蒙牛“恬醒”葛根風味酸牛乳、F6葛根姜植物飲品,都強調了產品的醒酒功能,在無形中為消費者創造了一個新的消費場景。早前,王老吉也以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給了消費者一個恰到好處的購買理由,因而能夠從眾多涼茶競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火鍋、燒烤必備飲品。
植物飲料的功能特性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點,但只強調產品的功能性似乎還不足以讓消費者掏出錢包。植物飲料想要收獲關注,還需要在產品定位、營銷上多下功夫。
坐擁千年中醫文化,背靠無數藥材典籍,將植物成分運用到飲料中應當是中國的拿手好戲。希望在攻克技術、配方、口味等難關之后,高品質的植物飲料能夠成為中國的另外一張名片。
參考資料:
[1] Research And Markets:《Plant-Based Beverages – Global Market Outlook (2017-2026)》
[2]NutritionInsight:《Boosted cognitive performance, without thecrash? Mushroom-infused coffee start-up gains Food-X backing》
[3]PRNewswire:《EatNUDE Chocolate, Elevate Your Health》
[4]Value Market Research:《Global Plant Extract Market Report , 2017-2024》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2019會是中國植物基食品爆發的元年嗎?
蓮子爆米花、羅勒籽飲料、芝麻能量棒…植物種子新玩法?
FBIF2019-2020全球食品飲料創新報告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冰淇淋、方便面、新零售、保健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