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圖片來源:nutritioninsight
一項最新的研究首次測定了市售食用昆蟲的抗氧化水平,并指出蚱蜢、蠶和蟋蟀的抗氧化能力最高,比新鮮橙汁高五倍。近年來,憑借高蛋白含量,昆蟲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動物蛋白和肉類的可持續替代品,但是如何說服消費者食用昆蟲是個很大的挑戰。如果可以證明昆蟲其他方面強大的健康益處,說服消費者在他們的飲食中加上昆蟲可能會更加簡單。
01
全球有20億人經常食用昆蟲
“至少有20億人,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經常食用昆蟲。”該研究的主要作者Mauro Serafini教授表示,“但是其他人也需要更多的科學上的依據來鼓勵食用昆蟲。”
“食用昆蟲是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的極好來源。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注意到它們的抗氧化能力也非常高,甚至遠遠超過大眾認知里抗氧化食品的代表——橙汁。
抗氧化是一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表明,自由基從產生到衰亡的過程就是電子轉移的過程。在生命體系中,電子的轉移是一種最基本的運動,而氧的得電子能力很強,因此,生物體內許多化學反應都與氧有關。科學家們發現損害人體健康的自由基幾乎都與那些活性較強的含氧物質有關,他們把與這些物質相結合的自由基叫作活性氧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實際上是一種氧化過程。因此,要降低自由基的損害,就要從抗氧化做起。多食用抗氧化食品有助于抗衰老、防癌,抵御一系列的疾病。
除了抗氧化外,2018年的一項研究還發現,食用蟋蟀可以幫助促進腸道有益細菌的生長,并且食用高劑量的蟋蟀也是安全的,又能減少體內炎癥。
02
昆蟲的抗氧化能力排名
研究人員使用各種抗氧化活性測試,測試了一系列商業上可獲得的食用昆蟲和無脊椎動物。實驗除去了翅膀和刺等不可食用的部分,然后將昆蟲磨碎,為每個物種提取兩部分,包括脂肪和任何可溶解在水中的物質,來測試每種提取物的抗氧化劑含量和活性。
研究人員發現,吃素的昆蟲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強,尤其是蚱蜢、蠶和蟋蟀遙遙領先,而大型蟬、大型水蝽、黑色狼蛛和黑蝎子的抗氧化價值可以忽略不計。
圖片來源:nutritioninsight
實驗證實,像蚱蜢和蠶這樣的可食用昆蟲是富含抗氧化劑的來源。但問題仍然存在,比如:這些抗氧化劑是什么,它們是否適用于人體?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能否被人體吸收,高度依賴于其生物利用度和持續的氧化應激的存在。除了鑒定昆蟲中的其他抗氧化劑外,我們還需要量身定制的干預研究來證實它們對人類的抗氧化作用。在未來,我們可能采用飼養昆蟲的方法來增加動物或人類攝入的抗氧化劑含量。”Serafini表示。
03
可食用昆蟲市場的持續擴大
根據Persistence市場研究公司的《全球可食用昆蟲市場研究:行業分析及前景預測,2016-2024》報告顯示,2016年至2024年,全球可食用昆蟲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會達到6.1%。市場調研公司 Global Market Insights 的數據也顯示,預計到 2033 年,全球可食用昆蟲的市場將會從現在的 3300 萬美元增長到 5.22 億美元。
這個市場增長的推動器包括全球不斷增加的人口數量,以及資源的衰減,導致人們開始探尋新的替代食物和蛋白質來源。同時,飼養昆蟲所需的土地和資金較少,相比之下,飼養牛、家禽、豬所需的土地和資金要多很多。另外,海產品的資源也在減少,這也是推動替代食品來源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以上原因均導致了對可食用昆蟲需求的增長呈現爆炸趨勢。可食用昆蟲成為疾病傳播媒介的風險較低,蛋白質含量較高,這些特點有助于全球市場的擴張。
目前全球可食用昆蟲市場分為兩類:“完整食用”和“配料食用”。完整食用,是將昆蟲以蒸、炸、生吃,或者燒烤的方式食用。“配料食用”是將昆蟲以配料的形式加入到飲料、昆蟲糖果、零食、焙烤產品等食品中。
來源:健康原料在線
提示:
*本文經健康原料在線(ID:spplj21)在線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昆蟲:未來喂飽世界的替代糧食?
前瞻產業:當心,一大波昆蟲正爬上你的餐桌
FBIF全球創新食品產品手冊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冰淇淋、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