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8日 No.803
1
人特別喜歡給自己設置限制條件,以及給自己找理由。
啥是自我設限呢?
比如“世界經濟形勢不好,人們兜里沒有錢,所以一定要做便宜的東西,才有市場,貴的東西就賣不動”
比如“我分析了一下我之所以沒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我老爹沒當村長,否則我也能混個人樣出來”
再比如“站著就別想賺錢,只有跪著才能賺錢,站著還想賺錢是不可能的”
這些,都屬于自我設限的范疇。
2
從心理學來說,這樣的“找理由、自我設限”是為了解決“認知失調”的問題。
啥是認知失調呢?
我看到葡萄架上的葡萄,哈喇子都流出來了,但無奈葡萄園門口守著三條惡犬,無奈膽小不敢靠近,只能遠遠的看著。
你看,想吃又吃不到,多難受啊。
那么此刻,我如何調整我的狀態,在不吃葡萄的時候,讓我舒服一點呢?
恩,你應該也想到了,那就是我告訴自己“葡萄還綠著,是酸的,不好吃!”
說了幾遍之后,我的難受勁就小了很多,酸葡萄,還有啥吃的,走了走了。(其實,人家是陽光玫瑰,就是綠色的)
你看,我通過自己制造一個“葡萄是酸的”這個概念,讓自己不那么難受了,用這個“理由”,解決了認知失調的問題。
3
在旁觀者看來,這不就是自欺欺人嗎,但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這就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保護,這么做,能不讓自己那么難受。
因此,我就會刻意的幫助來咨詢的老板調整,盡量打破他們的這種“自我設限”,讓他們找到更多可選擇的改變路線。
就好比看到葡萄,又有惡犬吃不到,那能不能找找哪里有賣的,或者買點狗糧把狗吸引走再去吃葡萄,而不是一味的告訴自己“葡萄是酸的,不吃也罷”。
只有找到更多的改變抓手之后,人才更愿意去改變。
可即便我經常主動的幫助別人跳出“自我設限”,我自己有時候也會不自覺地掉進這個坑里面,而且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掉進去了。
4
比如說,前陣子線下咨詢中,阿妍說他當初差點去做裝修公司,我說我也差點做裝修。
我說幸好你沒走那條路,咱們這種人,做裝修是賺不到錢的。
裝修這個活,和餐飲一樣,是個良心活,業主看不見的地方,隨便你怎么折騰。那么有良知的裝修公司,會遵守契約,把該做的做好,而那些“無良”公司,則會在業主看不見的地方瞎整,以節省成本。
那么,堅守品質的結果,一定是成本不會降得太低,對手通過非常規手段降低了成本,壓低了價格,你堅守品質就意味著“貴”,業主不認可,活就少。
我之前就經歷過這種情況,只維持合理利潤,對方還覺得我價格高,最后選了別人。
而阿妍也屬于這種能夠堅守品質的人,因此,我才說“咱們這種人干裝修是賺不到錢的”。
5
今天上午突然我腦袋里閃現了一下當時說這個話的場景,我發現,我這不也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嗎?
一個總幫別人跳出坑的人,自己卻呆在坑里面不自知,你說可怕不?
真的是堅守品質就賺不到錢嗎?
哪里有啊,有不少守原則的企業,訂單都排著隊在等著他們做,哪里有人不愿意和這種堅守原則的人合作呢?
做的不好就找自己做的不好的問題,不能總怪“這屆顧客不行”。
堅守原則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要素而已,還需要其他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行。
做的不好,卻沒有找自己的其他原因,只是怪“沒人認”,多可笑啊。
6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如果總往外求,總找外界的原因,而忽略自己的問題,那么再怎么折騰,結局也不會多好。
若是反過來,先找自己的問題,看自己哪里還能做得更好,那么結果會如何呢?
你懂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