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9日 No.794
1
《菜根譚》中說:“信人者,人未必盡誠,己則獨誠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詐,己則先詐矣。”
啥意思呢?
說的是相信別人的人,盡管不見得人人都值得信任,但自己先誠實了;懷疑別人的人,盡管不見得人人都值得懷疑,但自己先狡詐了。
2
前幾天分別把海底撈,胖東來,西貝的三本書又讀了一遍,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恰好看到了上面這句話,于是寫下來。
如果你希望做到更好,那么這篇文章肯定能對你有幫助。
這篇文章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下面這句
“做先站出來的那個人”
3
你希望和你的員工成為非常鐵的伙伴嗎?
愿意吧,如果不能成為很鐵的伙伴,各有各的心思,是不是工作都很難開展?
那么,這個“鐵”如何構建呢?
是不是雙方都需要充分信任對方?
你信任員工了,給他足夠的權利,足夠的利益,讓他承擔相應的責任。
員工信任你了,沒有后顧之憂了,自然也就傾其全力工作。
那么問題來了,誰做首先信任對方的人呢?
你見過有些老板整天像防賊一樣防著員工的吧?
總怕誰不好好工作,拿了他的錢不干活,懷疑這個,質疑那個的。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哪個員工愿意放手干呢?做好了不說啥,做錯了又挨批,又受罰。
結果就是“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吧。
當然,你也見過一些每天擔驚受怕的員工,總怕老板給他找事情,工作也是心神不寧的,覺得世上哪有好老板。就像李雪琴說的。
4
你看,在雙方都“憋著”的時候,雙方都很難受,那么工作就難以開展,更別說構建所謂的“鐵軍”了。
因此,就必須要有一個人“先站出來”,選擇充分信任對方。
員工和老板之間有一句非常有戲劇性的話,叫做“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這句話無論站在誰的角度上,都可以說,你說神奇不?
假如老板先把薪資開出高于該崗位的平均工資時,是不是就有可能吸引來高于平均水平的員工?
這種“先出高價”的動作,意味著“雖然我們還未曾見面,但我相信你的能力不止值這個待遇”,你說這不就是先站出來的行為嗎。
同樣,你也見到過一些員工,入職的時候,拿到的就是一個正常的行情價。
但在計入工作狀態之后,在老板給到的權利范圍內,盡全力把事情做好,他們不怕犯錯,不怕被罰,他們要的就是把事情做好。
這不也是先站出來的行為嗎?
5
在我們的傳統中,“升職加薪都是追認的”。得先干出來成績,先證明自己OK,才有機會拿到相應的待遇。
這個做法也是天經地義,沒什么可挑的。
但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這樣的方法,似乎對“激發員工潛能”的幫助不那么大?
那么,如果老板,企業先站出來呢?
“2017年圣誕節,恒隆廣場店賣的大菜是‘阿克蘇蘋果烤雞+澆汁莜面套餐’, 149元一套。一早崗會,我讓門店A、B、C三個區的部長報銷售目標,每區50份,共150份。我哪肯善罷甘休,每區追加到60份,共180份。平常都是每晚閉餐后統計銷售,第二天發提成。這次變個玩法,先發。每份提成10元,每區600元,每區散服5人,每人任務12份,開賣前,先發錢,每人120元先拿到手。”
“120元拿到手以后,拍照,造勢。然后我說,A、B、C三個區PK,第一名獎勵100元,第二名獎勵5毛錢。”
“5毛還獎勵?”我好奇。
“真獎勵。5毛錢的一張票子,或者一個鋼镚兒,現場發給團隊,然后拍照,發到門店、支部大群,領導、伙伴,全看得見。獲獎者分100塊錢,年輕人并不在乎那點錢,關鍵是很好玩兒,100塊跟5毛錢比,翻了200倍!玩法還有很多,或者當天閉餐工作交給最后一名,另外兩個區早下班,或者輸了的給贏了的買奶茶。” “那天目標賣出180份,結果一共賣出多少份?”
“192份!”
復盤一下。提成從第二天發,到當天開賣前先發,重要的不是錢本身。獎勵從滯后到提前,背后發出一個什么信號?信任。員工們感到李陽覺得自己,行!
–賈林男《西貝的服務員為什么愛笑》
看到先站出來的力量了吧?
6
其實,無論是經營,還是生活,一個能夠先站出來的人,看似吃了點小虧,但他收獲的,是他人的尊重與信任。
因尊重與信任而創造出來的機會與價值,會遠遠大于所吃的那點“虧”。
仔細看看那些令人尊重的企業,無一不是做到了“先站出來”,才被顧客信任,喜歡與支持。
做那個先站出來的人,值得。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