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在不斷的重演,卻不是簡單的重復。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么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么完成全資收購。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在向本地生活服務的縱深拓展上獲得重大突破。
這是一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規模收購,餓了么也正式成為“超級獨角獸”。阿里巴巴花95億美元的巨額資金收購一家送外賣的,想必不是為了把外賣做得更大。其實,背后蘊藏著新零售競爭一個極為重要的變化,或引發互聯網巨頭在新零售上的新一輪競爭態勢。
就像是在本來就不太平靜的池水中扔了一顆炸彈,零售行業的輿論又一次沸騰了。
傳統企業如何走出轉型困局更好地步入新時代,成了一個共同的課題,以下是部分值得借鑒和深思的案例。
01
新零售這個說法最早的提出者是馬云,馬爸爸說了,以后沒有什么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
此話一出,大家紛紛揣測,什么是新零售呢?是阿里又要有什么大動作呢?還是馬爸爸的又語出驚人呢?
其實阿里從去年開始已經開展了所謂新零售的布局,入股多家線下傳統零售企業,包括銀泰百貨,蘇寧電商,三江購物,還有最新的聯華超市。
馬爸爸動作頻頻,阿里研究院趕緊要給老大的動作做注解,給出了新零售的定義: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
是不是很拗口?
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打通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零售。
再說簡單一點,未來的優秀零售商家都是又有線上網店,又有線下門店。
02
我們來看看這個趨勢變化的原因。
首先是線上流量紅利的下降。
互聯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生活的一種方式,新網民的增長速度在迅速的回落。
網絡購物電子商務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平臺型的已經是淘寶,京東兩家獨大,壟斷之勢已成。垂直型的各領域也都有代表。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線上購物迅速滲透,從一線城市到五六線小城市,甚至農村,都已經不是稀奇之事。
也就是說基本上的家庭都已經有一部分東西是在網上買的了。網上的流量進入了瓶頸期。連初高中生都在網上買東西,等小學生長大總還要些時間吧?
那怎么辦呢?線下還有流量。
雖然互聯網對線下沖擊很大,但你總要出門逛街,逛商場,逛超市,不少的消費還是會在線下進行。
所以聰明如馬云,劉強東,都把下階段的戰略布局到了線下,所謂新零售就出現了。
03
其次是消費者的變化,消費升級的趨勢到來。
隨著80,90后的成長,他們成為了主力消費人群,他們更舍得消費,而且更注重體驗式消費。每天健身,每周看場電影,看場球賽,看場話劇,演唱會,一段時間出去旅游一次等等這些消費都只能在線下進行。
但是他們更比上一代人更注重消費的品質,品牌,質量,這些都成為了關注的重點。而線上更多的零售集中在數碼,家電等標準化產品。
淘寶的服裝排名已經都是傳統線下品牌的天下,而突圍的線上品牌都在積極的線下開店,原因無他,衣服合不合身最好還是線下試試。
人終究是群體性動物,還是需要有很多實際的體驗過程,在消費上也是如此。
04
那么新零售會是什么具體的樣子,和所謂的傳統零售有什么區別呢?
區別主要在于兩個方面。
新零售與消費者的接觸更加立體而全面。
傳統的零售主要是靠地理位置,好的地段意味著有更多和消費者接觸的機會。所以傳統零售喜歡攻城掠地,大的零售巨頭都是在多個主要城市的核心地段有自己的“地盤”。
但開店畢竟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加上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所以線下零售的市場份額較為分散,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到了互聯網時代,打破了地域這個概念,只要有個網站(現在是微信公眾號或者app),都可以做全國的生意。同時也帶動了現代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由于互聯網降低了生意的門檻,所以電子商務的競爭慘烈遠超線下零售。核心在于資本,人才,技術的競爭。
最終阿里,京東這種互聯網團隊背景,資本實力雄厚的企業成為了最終的贏家。電商的壟斷性也遠遠超過了線下。
新零售這種業態是互聯網零售和傳統線下零售的結合,全渠道,全方位的和消費者進行接觸。
通過線上品牌傳播,獲客,數據累積,線下觸達用戶,形成轉化,多渠道,全方位與用戶進行接觸。
試想兩個場景,你在線上定了一件衣服,然后出去散步的時候,在離家不遠的商場里去試了一下,覺得挺合適,就把衣服帶回了家。
你在家附近的一個超市里買了點海鮮,覺得味道很好很新鮮。過了幾天下大雨,你不想出門,但又想吃海鮮,你就通過超市的app定了一些海鮮,快遞小哥冒雨給你送了過來。
這就是新零售的常態。
05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另外一個區別是會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傳統零售最大的成本是店面租金和人員成本。黃金地段的房租總是居高不下,而便宜房租的店面又鮮有人至。如果要全國開店,動輒幾萬人的經營人員也是巨額的管理成本。
互聯網零售雖然沒有了店面的成本,但是高昂的物流成本卻又是另外一項重大開支。這還沒算吸引培養用戶網絡購物習慣的超高補貼。
新零售可能有機會把兩者做一個有機結合,通過互相的配合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降低服務單個客戶的成本。
通過線上引流到線下,避開了線下一些高昂的租金,而通過線下的服務和觸點又節約了線上的部分物流成本,同時延長了服務客戶的時間。
比如傳統的便利店,由于商品品種較少和價格比較高,更多是一些應急的消費在這里。單店的效率較低。
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計劃打造的新型便利店,價格統一,兼具線上商品下單提貨點的功能,把線上的流量往線下聚集,有機會大幅提高單店產出。
06
新零售是未來10年零售的方向,無論這個概念叫什么,其實本質就是更加貼近消費者的需求,改造企業的運營模式,是商業的正常進程。
在這場變化的過程中,互聯網企業在積極下沉,傳統企業在積極上行,最終哪種企業能笑到最后,還是看對消費者的理解和企業的執行能力。
07
寫到這里忽然想起多年以前,大學門口有一家牛肉拉面店,由于學校門口的飲食店眾多,這家店的生意也就算馬馬虎虎。
有一天,店老板雇了幾個學生,在所有學生宿舍發了傳單,以后訂餐,只要打一個電話(那時候還是座機),就可以送餐上門。廣受學生們尤其是男學生們的歡迎。一度外賣生意占到了接近一半。
按照今天的概念,這個店可以稱自己為新餐飲。
08
如今,新零售打破的是“純粹”:純粹的線上和純粹的線下將被革新,而錯綜復雜的“混態”將成為常態。
作為品牌商或制造商更加可以確定的是,單純的思考窄域銷售問題已經無法解決銷售的問題了。新零售時代需要每一個經營者首先升級的是戰略視圖,必須且只能放眼全域去尋找解局點。
當線下的數字化和虛擬化開始進化,電商將不再以物理空間為區分,以效率為關鍵渠道選擇維度的新電商即將崛起。
當營銷手段的數字化和虛擬化開始進化,營銷也不再區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以精準觸達、聚類分群、吸引代替推送為核心的新營銷即將崛起。
當品牌無法依靠媒介壟斷這種單一手段塑造,以人格化為核心的新品牌即將崛起。
我所認知的新零售,是不刻意區分線上線下、不以“售”為核心,新品牌、新營銷、新電商三位一體全域交織構成的新的商業形態。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品牌,將不再僅僅是一個品類或者商品的代名詞,而是會成為跨越品牌、跨越商品的現象。
未來的新零售環境中,存在的必將是現象級品牌,而非能量級品牌。
不管概念如何翻新,不管思潮如何涌動,產品還是要一件一件的造,生意還是要一筆一筆的做,終歸都需要落地。每一個企業家需要做的,是在迷霧中冷靜思考、仔細觀察,然后,走出迷霧。
在后流量紅利時代,電子商務這個爆發式崛起的行業不僅僅需要降溫,更需要足夠的理智去重新思考。
寫在結尾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不是最壞的時代,這只是變革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最大的恐懼不是動蕩的商業環境和詭譎的競爭對手,而是恐懼本身。
摩爾定律驅動下的科技發展正完美踐行著荷塘定律,建筑在科技之上的商業正在以年度甚至季度的尺度瘋狂刷新。
新品牌、新營銷、新電商,很多我們熟悉的能力并沒有消失,只是升級了,需要我們重新思考重新掌握。而那些能量也沒有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形態。
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并沒有改變:思考。如果你看清楚了,如果你想明白了,那么你一定可以做到位。
內容來源:智造邦zzb 奕家之鹽 食小編整理
– END –
歡迎小伙伴們在評論區與我們交流哦
?
■ 頭條:2018線上食品消費趨勢!
■ 視界丨產品傳統,不能做得太年輕?看看它們如何修煉成“佛”
■ 這幾個論斷,將重新定義方便自熱食品行業新機遇!
■ 糖酒會不會告訴你的2018消費新趨勢!
掃一掃,更多驚喜等著你。
行業資訊|經典案例|深度解析|政策解讀……
2016年1月創立,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食品行業公眾號
關注中國最具活力的食品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食品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食品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食品人和市場上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食品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并達成各種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