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應霽: 斜杠青年,卻要把三輩子都交給美食 | 專訪

    ↑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餐飲O2O準備了許久的高端人物專訪欄目,首期是來自香港的歐陽應霽。


    人物介紹:歐陽應霽,美食家、漫畫家和文字創作者,微信公眾號“大叔好”。香港理工大學設計榮譽學士及哲學碩士,曾創作有《我的天》《三七廿一等知名漫畫系列、圖文旅游書《尋常放蕩》、美食書籍《半飽》、《天生是飯人》等。


    很難用一個身份來界定他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相信旅行,鐘情漫畫,關注設計,沉迷雜志,狂戀音樂,愛恨美食”。看起來不務正業、游手好閑,他卻把每一個愛好都經營成一門學問。

    社會分工很容易讓人對號入座,把自己框住,而創作和生活本來應該是沒有界限的。歐陽應霽向來是強調跨界,因為過分的強調專業,就會把另外一些可能性抹殺掉。

     

    吃,誰不會?但是從吃飽到吃好我們都經過了什么樣的歷程?70,80,90,00,不同年齡段的人是怎么吃的又是怎能看待吃的?俗話說,飯飽思淫欲。當然不要污,其實,本意是說,在滿足了溫飽之后,大家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特別是更加年輕的群體。

     

    在美食之上,尋求新創意。好吃也要好玩,樂享人生,成了大家對生活新的追求。

     

    在深圳G&G創意社區的芒草節之際,餐飲O2O訪問了集美食家、生活家、漫畫家、作家等集一系列光環于一身的歐陽應霽,和他聊了聊關于美食,創業,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定義。



    一頭白發、白色T恤,是歐陽應霽的標志。喜歡生活的他,看似三心二意,卻又把每一個愛好都切實地融入自己的生活里,經營得頭頭是道。不過歐陽從不用“生活家”來標榜自己,在他看來,“生活家不需要貼標簽。每個人都可以是生活家,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在生活里頭。”


    歐陽應霽認為,現代都市將每個人的生活節奏按下了快進鍵,身處在這樣的生活大潮之中,一場市集、一間廚房、一所圖書館,都是人們在承受生活最真實那一面的同時,切實履行著自己恪守的那一道生活美學。


    Q(餐飲O2O,下同)最新的流行詞是“斜杠青年”,一個人有多種身份與工作,用以前的詞叫“跨界”,您如何跨界到美食的?


    A(歐陽應霽,下同):大家都說我是斜杠青年或跨界,這得從我的人生經歷說起,爸爸是畫家,媽媽是編輯,出生在書香門第的歐陽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對藝術與設計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大學讀的是藝術設計,工作后喜歡旅游,又玩起媒體,但下半輩子要把自己交給美食。


    而對美食的偏好,源于自己幼年的生活。我出生在上海,成長在佛山,中間還去了臺灣和香港,這些地方都是美食之都,加上當時家里的保姆也是烹飪高手,所以自幼對美食的記憶特別好。隨著閱歷和年齡的增長,開始回歸初心,回歸美食。


    美食可以是歷史、文化,可以是政治、可以是經濟,方方面面。它也是可以是風花雪月,可以是很輕很輕的一種享受。食物的涵蓋力,它的能量這么飽滿、這么充足,所以我覺得我花一輩子、兩輩子、三輩子,投進這個食物的領域里頭都很值得。


    食物不光只是味道,不光只是烹調的方法,因為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人情世故,還有它的故事,所有多少人在背后的那種努力,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民族一路走過來的文化里頭,都很多跟食物是很相連。


    Q?:您在美食上有哪些項目?您會親自下廚房嗎?


    A目前來看,自己業已落地的項目就是香港的“味道圖書館”和北京的“半飽廚房”。在計劃中的項目,深圳G&G的美食創客市集,還有在西安的幾間雜貨鋪里開設飯堂,還有杭州莫干山的有機農場中引進廚房。


    無論如何,今后的項目一定跟食物有關,其中一定要有一間廚房。每個項目我都會去參與策劃運營。


    我是比較喜歡動手的,所以很多項目我都會把它跟到最后完成的階段,這樣的話對我自己也是一種鍛煉,也能讓自己說的話更有分量。


    而好于親自動手,你說的一口好菜,但是你從來不下廚房,這說不過去。




    Q:您走了中國那么多的城市,您怎么看待大陸的餐飲行業


    A簡單來說是百花齊放了,大陸這么大的地方,但我覺得不同的地區也有他們需要關注的側重點。


    整體來說現在處于一個比較浮躁的時代,很少有能靜下心來做事的人。當然,也有一些個人或團隊真的是排除萬難來堅持做事,但更多的人是說的天花亂墜,真正要做起來的時候就有各有借口不了了之。


    當然,對我自己也是一樣的,如果我沒有動手去參與項目只是在一邊批評這個那個,別人也不會信服我。


    Q:最近都在談論日本餐飲的匠心與工業化,你覺得中國餐飲需要學習嗎?中國餐飲和日本餐飲差距在哪里?


    A我不是那么簡單的去看日本和我們的關系。當然,現在肯定是有差距的,日本的機械化工業化遠遠超過我們,也有相當多的米其林餐廳,而且日本的那種匠心精神肯定都是我們中國無法企及的。


    我覺得中國和日本是不可比的。不管是從國土面積還是風俗習慣,中國和日本都大不相同。中國一個省份分出來可能都比日本大,我們有那么多的菜系,而日本差不多只是一個菜系,這已經差距很大了。所以我說不可比是說他根本不是一個量級上面的比較。

     

    我們說的匠心精神還是科學技術也好,其實都是一個很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面形成的。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我們不缺乏匠心精神,社會分工也是要比日本要精細。如果說我們要學習日本的什么東西,倒不如去發掘本民族真正的文化和手藝。

     

    當然我們現在看的日本很多很精致的餐廳,他們有多少個米其林,這是現在的一個現象,但是每個現象背后有他形成的原因,他們是在長時間積累下怎樣形成今天的局面。我們更應該學這個過程,而不是三年后有多少個米其林。米其林代表什么,它只是一個商業項目,并不是神一樣的標桿。常常有人說“米其林大廚”,事實上是沒有“米其林大廚”這個說法的,米其林是指餐廳本身,但現在有很多人都混淆了,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比較很沒意思。

     

    我覺得大家更要靜下心來,站在遠一點的地方,看到全局。當一個話題炒的很熱的時候,必須要保持冷靜,用逆向思考,可能發現某種現象背后的真實狀態。

     

    說起日本總有種潛移默化學習的感覺。與其說是學習日本,更應該說是種溯源行為,因為中國和日本在文化上是有一定關聯性的。我們自己都有許多沒有學會的東西,如果我們都不回頭看自己,反而要學他們,就太搞笑了。




    Q大陸的餐飲企業,您會關注哪些品牌?


    A恩,我有留意到外婆家以及一些年輕化餐飲品牌的發展。坦白說,我對一些太過商業上面的事我沒有太集中精神去關注。


    可能我,比較關注的還是跟年輕人用新媒體方法去做飲食傳播,這個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未來是屬于年輕人的,而且年輕人肯定是餐飲里面最大的消費群。就算現在他們能消費的單價不高,但他們永遠有這個沖動去了解新事物。


    沒有刻意關注黃太吉等互聯網餐飲,這些品牌起起伏伏,只是知道一些。對于這些經營上面的細節,我不太感冒,畢竟這些商業行為,來來去去也都是差不多,我還是會直觀它的初心,直觀它最基本的原則和態度是怎樣。


    商業社會總會有不斷的更迭,邊走邊看,有一些令人眼前一亮,蠻贊的,就愿意一路關注下去。也希望這些產業能給我一些靈感,或者是一些導向。


    Q您在全世界到處跑,最近有沒有遇到一些有意思的美食形式或創意,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A簡單的說應該是現在整個形態都越來越輕松一點。我們從過去高大上,金碧輝煌的餐廳環境慢慢解放,回歸到一種更輕松的環境,比如工業元素,街頭元素,等等一些年輕化多樣化的改變;從烹調方式上來看也是一樣,過于繁復的菜品可能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

     

    對于年輕人來說,吃只是最基本的需求,更多的是要好玩,有趣。相對來說70后看重服務,80后看重個性化,而90后看重的是趣味性。未來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會挑戰餐廳的價格定位,但是也讓這些餐廳變得更平民化。

     

    就像這次芒草節,珍貴的食材,各種名貴的酒都會有,但是更平民化了,也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坦白說現在是信息高度流通的時代,以前只能是某種餐廳才能專享的食材,現在也有很多渠道,也很透明。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因為整個會讓事情活起來,更好玩。

     

    美食市集已經變成一個藝術中心,藝術中心又變成美食市集了。這樣的混搭,是我最近一兩年走過很多地方看出來。我覺得在內地,這種模式也開始有出現了。

     

    Q:北上廣深也開始有類似農場的餐廳,國外甚至還有美食創意人把一些菜種在屋頂,摘下來就做給美食愛好者來吃,吃之前還有個聚會,可以社交進行互動交流。

     

    A對,這些很好的現象。畢竟中國地方比較大,可以有一些空間能讓一些人來做嘗試。再加上現在網上,傳播的速度非常快,加上飲食本身也是一個傳播的過程,這是特別有意思的現象。


    除了新鮮天然的食物本身,更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真誠交流的平臺。人們生活在這座城市里,彼此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或許你在同間公寓里生活了好幾年,卻完全不知道鄰居是誰。“因為食物,人們聚集在一起,市集給現代人提供一種新的交流天地。“



    Q:我們餐飲O2O也經常主辦餐飲相關的論壇活動,未來想邀請給歐陽老師做一個分享。給餐飲創業從業者,提供一些特別角度的解讀。


    A非常高興能受邀請出席,我也通過大陸的餐飲自媒體了解餐飲行業,餐飲O2O就是其中之一。


    我可以作為一個非專業的人,但是可能也是真正不是在這個行業,有些時候稍微抽離一下,看的就有另外的一種角度思考。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里面的一些事情。如果是業內的話可能沒辦法看清楚。

     

    Q對一件事,需要360度全方位的去研究,才會呈現出更圓滿的狀態。我是這樣理解的,如果都是行業內的人一起交流,都是營銷、產品,服務等這些東西,如果有一些像歐陽老師這樣的跨界藝術生活家,從媒體、藝術、文化的角度上研究的更透徹。


    A這肯定是社會性的東西,不是單單一個人能完成的,更多是團隊和群體來去做的。


    (餐飲O2O補充)跟每餐必拍的美食愛好者不同,真正的大咖如歐陽老師,卻不愛拍美食。“我拍的跟食物相關的圖片,都沒有菜。幾乎都是吃的差不多,甚至是抹嘴的紙、有油光的杯子、或者喝了一半的啤酒……我覺得跟我生活的信念有點關系,從旁邊的邊角更能看出一個人對生活的真正的關系。”歐陽應霽還有一個“不吃早餐”的理論。


    Q你怎么看待新媒體對餐飲業的影響?


    A當然,新媒體和網絡對餐飲的變革影響是巨大的。我先是媒體人,餐飲產業鏈的各個族群都慢慢的認識到這一點的話,我們自家可以開發的資源太大了,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都是寶。


    其實現在還有幾個比較正面的現象,因為更多年輕人會對這個很感興趣,準備各種投入了。我們人口那么多,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先做起來就已經不得了了。


    我們現在是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一個時代。所以對餐飲還是抱著比較樂觀的心態。

    – END –


    采訪|Lcarus、林小姐

    來源餐飲O2O

    整編小貝



    8月23日——25日,三天二夜

    賽前北大專家免費培訓

    報名僅剩1天!欲報從速!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35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21日 20:45
    下一篇 2016年8月21日 21:3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