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在家也會看一些企業的案例,看到了李渡,很有啟發性,有些生意可以直接借鑒。
喝酒的老板應該喝過李渡,這幾年發展得很好的一個品牌,算是白酒行業繼江小白之后的又一個現象級企業,去年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銷量,很多產品賣到脫銷。
白酒品牌很多,能在眾多大品牌下突圍,怎么做到的呢?
他們有一套反常識的做法讓我印象深刻,對我們開店做生意的人也有啟發。
從2014年開始,他們就不考核業務員銷量。不考核銷量,考核什么呢?考核來酒廠體驗的顧客數量。業務員減少了銷量目標的壓力,開始做支撐銷量目標的基礎工作。隨著基礎工作的積累,來酒廠體驗的人數越來越多,隨著數量的積累,酒廠在當地的口碑慢慢變好,業績逐漸好轉。
而且更反常識的做法是對來體驗的顧客,只體驗,不允許業務員推銷。不推銷,那做什么呢?
第一件事情:吃酒糟冰棒、酒糟雞蛋。無論初夏秋冬,都會讓用戶體驗李渡的酒糟冰棒。甜甜的略帶酒糟味道的冰棒,會強化消費用戶對李渡“老酒”自家釀造的認知。
第二件事情:文化洗禮。參觀酒行業歷史文化、酒廠歷史文化,店長講解,過程中強化李渡酒廠的歷史文化,特別是李渡酒廠的元代窖池、明清民國窖池。
第三件事情:酒王爭霸賽。在專門的體驗臺上,為每位用戶倒上五杯酒,分別是醬香、濃香、清香、特香和李渡高粱1955,每一杯鼻聞和嘴品分別是什么特點由店長詳細講解,講完以后順序打亂,用戶盲測打分,得分最高者為酒王,同樣得分按照交卷先后評判。
第四件事情:吃飯品鑒。上述環節結束后,開始吃飯。吃飯前,店長還要用十分鐘左右,詳細講解李渡高粱1955的色香味,然后說“少喝酒、喝好酒”。
第五件事情:自調酒。每名用戶在調酒臺前會看到一個“老配方”:高度酒比例多少、低度酒比例多少、調味酒幾滴,在店長的指引下自行勾調,然后會分到一個酒瓶標簽,寫上自己的名字或者一句話,貼在自己調制封好的瓶子上,用戶“人生中的第一瓶自調酒”就這樣產生了。
李渡把他們這種行為叫沉浸式體驗。
我開始想,一個企業這樣做會不會效率很低呢?因為這個過程復雜,周期長,體驗的人數也有限。但這幾年李渡的成長告訴我們,他們這一套做法是有效的,不推銷,銷量卻年年高速增長。因為,這種做法會讓顧客深度體驗到產品,從而產生自主傳播,而且是非常用心的傳播,最重要的是成本低,效果好。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加入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學頂層設計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可以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10000多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請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