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壁門店生意這么好,只因從來不給顧客推薦大杯,換了你呢?

    這是小編接觸過的一個實例,同一品牌,同一地段,相差不過50米,但一家的生意好得出奇,另一家卻門前冷落鞍馬稀。了解過后,只是生意好的那家店做到了一個細節——從來不給顧客推薦大杯。不要眼紅別人,門店運營細節中的用戶感受,你換位思考了嗎?

    小編的一個朋友,做茶飲的,最近老跟我吐槽:生意不好。而且他心里老有一個梗:與他的店相隔不到50米,也有一家做茶飲的,加盟的是同一個品牌,但這家生意出奇的好,最高的時候每天能賣到1000+。

    朋友百思不得其解,“我長得比那家的老板帥,人也有親和力啊,但怎么生意反差這么大?”

    從來不給顧客推薦大杯

    湊巧,那家姓李的老板,我也熟。提及此事,李sir會心一笑,“我們兩家差不多同時開的業,剛開始時,生意都是差不離的。”

    李sir強調,他贏在一個細節,就是從來不給上門來的顧客推薦大杯。

    深究下來,李sir認為,同行不是冤家,愿意提拔提拔。

    按照杯量,他們這個品牌有三種規格:500ml、700ml和1000ml,也就是顧客通常所說的:小杯、中杯和大杯。同樣的客單數,如果杯量越多,當然賺的也是越多。

    李sir告訴小編,起初,他和店員也是拼命地推大杯,“這是正常心理,誰不想多賺點。”慢慢地,他注意到一個細節:很多顧客買了大杯堂食,都會剩下很多,“正如主廚燒菜一樣,光盤最好,有剩菜的,心里就不舒服。”

    與顧客多次了解后,他換了玩法,除非客人要大杯,不再推薦大杯。即使有顧客要了大杯,他們還一再地友情提醒:

    您好,按照您要的糖量,大杯會有點齁,建議中杯的。

    您好,做常溫的,您的飲品有點酸,還是中杯的好。

    今天天有點冷,如果加冰,建議您中杯。

    如此等等。

    “你是切身處地在為顧客考慮,一來二去,雙方有了信任,口碑會迅速地上來。”李sir說,在大眾點評上,反映得很直接,“生意不好也不可能。”

    推得最多的是700ml

    李sir的這家店推得最多是700ml。

    700ml和1000ml是個什么概念呢?又有什么區別呢?

    李sir拿來了家庭常用的牛奶和礦泉水瓶現身說法。1000ml的就是1L,一般的礦泉水是500ml,1000ml的奶茶等于兩瓶礦泉水的容量。

    普通的牛奶是250ml,常規的500ml裝奶茶是兩瓶牛奶的容量。1000ml的牛奶為家庭裝,一個人根本喝不完。

    再來看看一個人一天到底需要多少水?

    小編請教了華中農業大學的張教授,他的說法是:在正常氣溫下,健康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200ml。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下,會適當增加。但這個1200ml是人體一天所需的量,并非一次性所需水量。

    張教授強調:一次性納入過多會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即水中毒。

    所以市面上常喝的牛奶和水的包裝都是根據人體科學來規定的,國內外都是如此,大包裝都是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而生產的。

    我為什么不推薦大杯?

    為什么不給顧客推薦大杯?從茶飲制作的專業角度,李sir還談了他的看法。

    首先說說食材的新鮮度。現在的茶飲都是現做的,很多物料都有溫度要求,水果更是現切現制的,出杯后,飲用和放置的時間越長越容易變質,大杯裝兩樣都占了。大杯的,喝得慢,鎖鮮程度也更低,喝到后面就都沒味了。

    “大杯裝的,價格也高些,一杯又貴體驗感又差的東西,你會買嗎?”李sir反問小編。

    其次是口感。茶飲大多涉及奶和糖。飯到八分飽,物極必反。喝多了容易漲肚惡心,700ml剛剛好,能夠細細品嘗出奶茶該有的味道。

    要想生意好!多為顧客想想很重要!

    你get到了嗎?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45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13日 19:45
    下一篇 2017年11月13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