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差異化的重要性,那什么叫差異化?一定要在產品上標新立異嗎?
未必。
因為有時候產品本身很難再創新,或者要做一個完全不同的產品要花很高的代價。
這時候的差異化,要在產品的外延上想辦法。
產品的內涵就是產品本身提供的價值,產品的外延就是給顧客的感覺。
說說在電梯里經常見得的廣告,二手車交易平臺有兩個死對頭,一個是瓜子網,一個是人人車網。
都是買二手車,產品本身是很難差異化了,唯有在產品的外延上做文章。
瓜子網的口號一直是:無中間商賺差價。讓賣家覺得可以多賣錢,讓買家覺得可以少花錢。
下面這些廣告應該不少見吧。
而人人車網是后來居上,他們的口號是:好車不和壞車一起賣,每年拒絕100萬輛壞車,好車賣好價。
下面的廣告也經常可以看得到。
現在想一想,假如你要買輛二手車,你會選擇哪個平臺?
兩個平臺其實都是賣二手車,本身的無差別讓顧客很難選擇一個平臺,但是兩個口號讓顧客會選擇自己喜歡或者適合自己的平臺,對價格敏感的人會選擇瓜子網,因為他們的口號讓人感覺會很便宜。而且對品質要求高的人可能會選擇人人車,因為他們說自己每年拒絕100萬輛壞車,讓人感覺靠譜。
盡管瓜子網也許會拒絕很多壞車,人人車也是無中間商,他們兩個平臺本身是沒什么區別的,卻是用差異化的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在用差異化的行為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之前在上海開店的時候,同一條街有兩家面館競爭得相當激烈,兩家位置一樣,菜品差不多,價格都壓到最低了,后來留下來的那家就勝在速度,這個速度并不是本來就有的,而老板管出來的,他打出的口號就是“等餐不超過8分鐘”,于是要求廚房全面調整流程,在8分之內出品。隔壁店其實差不多時間可以出品,不過他沒這樣特意強調,那就很少人會感受得到。
我當時那個店,能由1000多的營業額到后面的七八千,是因為把午餐做起來了,午餐做起來后就跟隔壁的快餐店競爭力,我肯定不能跟他們比快和便宜,我給顧客的印象是這家店的午餐“吃飽的同時還可以吃好”,我推出了無辣不歡炒米粉,吸引力一大波喜歡吃辣的顧客,這些人為了等一碗炒米粉,冒著遲到的風險,可能要等半個小時。
顧客在選商家,商家也要選擇顧客,這就是差異化的目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