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社群里兩位老板的問題,不同行業的案例,而且一個是老店,一個還沒開起來,但是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如何更好的差異化。
第一位老板是西安的一位開店新手,想開一家壁紙壁畫店,附帶自己手工繪制的墻繪,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否可行。因為想在裝修的時候就把繪畫融入進去,家人說建材市場來的人,估計沒有人會為墻繪買單,他學過畫畫,原來利用工作節假日期間也接過一些墻繪和家居裝飾畫的私單。今年想開一家小店,想自己闖一闖,家人在建材市場做衛浴,也支持他創業,但是作為新手,感覺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如何跨出這一步。
我認為這位老板的想法是完全可行的,如果走進一家充滿藝術氣息的壁紙店,老板有很強的審美能力,能為顧客提供很專業的和個性化的居住方面的建議,而且能夠安排專業和可靠的人畫畫,我一定是非常感興趣的。
對比我們現在進去的大部分壁紙店,老板介紹里,貌似除了品牌名字和價格,其他東西都說不上。
而顧客走進一家壁紙店的需要是遠遠不止這些的,需要的也許不是壁紙,而是對未來居住地方的空間,色彩,舒適,健康方面的建議。老板提供的產品不僅僅是壁紙墻紙,更應該是對于墻壁視覺和感覺方面的綜合建議甚至解決方案,而這位老板懂的東西,恰好能滿足這些需要。這也是這家店不同于其他店的地方。
第二位老板說:我是開鮮奶吧加私家烘焙坊的,現在我隔壁開了一家面包店,這家面包店是我們這邊最大的面包連鎖品牌,請問這種情況我該如何應對?
大敵當前,拼產品,拼價格,拼品牌影響力都是中了大品牌的圈套,因為這是大品牌的優勢,反過來就是小個體的弱勢,以己之短攻人之長,必敗無疑。
競爭策略依然是差異化,就跟上面這位老板一樣,要通過提供不一樣的東西為自己建造足夠高的護城墻。不是讓顧客左右為難的不知道選擇誰,而是有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的想到你,因為別人沒法代替。
我的經驗是讓顧客選擇自己小個體而不是大品牌,最有可能來自5個原因:
1,不一樣的東西,大品牌沒有,自己有,消費者也需要。大品牌并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們有自己的定位和側重點。
2,做得更好,大品牌有,而自己做得更好。大品牌的東西都是中央工廠統一制作,強調的是標準和批量化,而你的東西也許更有溫度。
3,性價比更優,大品牌成本高,把品牌溢價也加在價格里,性價比低。
4,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大品牌一般老板不在,員工跟僵尸差不多,而小店老板可以更加用心的為顧客著想,甚至可以做朋友,我們很多顧客跟我老婆就是朋友。
5,我店里有微信,大部分顧客也是我們的微信號,長期對顧客“軟影響”,忠誠度更高。小店老板都可以借鑒。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