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盡管不賺錢,但身邊太多朋友仍有一個開咖啡館的夢想。

    開什么樣的咖啡館,成功率才會高呢?如果咖啡館的營收陷入瓶頸,該如何突破?

    最近,行業人都在轉《蠟筆小新》里的一個片段,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作者 | 國君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蠟筆小新咖啡館現實版:加上輕餐,我終于盈利了
     
    最近,一則蠟筆小新去咖啡館的視頻,被咖啡圈朋友和咖啡行業公號廣泛討論。
     
    視頻中,
    一個有情懷的咖啡店,在市場需求的捶打下,成了“咖啡很好喝的咖喱飯專賣店”,生意卻意外爆火。
    7分鐘的短片,無數咖啡人被戳中——
     

    而在現實中,我發現了兩個非常相似的真實案例:

     
    湖北四線小城的一家咖啡館,2015年開業,300平面面積,美式、意式、手沖、虹吸都有,咖啡是絕對主打,結果第一年就虧了。
     
    “幸好我轉型快,不然早就死了。”店主告訴我。
     
    店主對產品采取末位淘汰制,每月最后一名砍掉,增加銷量前3的品類,幾年下來,咖啡只剩下了美式和卡布兩款,茶飲變成了十幾款。
     
    “加上奶茶后營收持平,加輕餐和小吃后才開始盈利。店還是那個店,裝修也沒變,門頭也沒換,不斷調整產品,目前在四五線城市,一年能凈賺十幾萬。”
     
    “7年了,店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舍得砍咖啡產品。”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浮白咖啡的蛋糕

    位于石家莊的浮白咖啡,2020年10月開店,在一個學校附近,老板是因為熱愛咖啡才入行,但為了讓店活下來,做成了“復合式咖啡館”——
    雖然咖啡機、咖啡豆都很專業,但店里的奶茶、面包、三明治才是銷量擔當。

    盡管一年的租金約30萬,但浮白咖啡開業2個月就實現了盈虧平衡。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開一家賣咖喱飯的咖啡館,不丟人
     
    賣咖啡的同時賣奶茶、賣甜品、賣飯、賣小吃,這種模式被稱為
    “復合式咖啡館”
    ,早已存在多年。通過豐富的產品組合和場景體驗,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讓咖啡館的開店成功率、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曾經風靡全國的迪歐和上島就是這種模式,這是很多80后、90后第一次接觸咖啡館的樣子。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這種模式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咖啡館的樣子


    但最近幾年,精品咖啡館的崛起,以及10平米外帶小店的發展,讓“復合式咖啡館”顯得不夠酷、不夠高級了。
     
    很多人夢想中咖啡館,都有這些共性:
    縈繞著濃濃的咖啡香氣、有三五好友時常來聚、技藝上精益求精、得到一波志同道合的客人……
     
    但現實是殘酷的:
    無數案例表明,一個只會悶頭做咖啡的人,開不好咖啡館。
     
    “如果你想開咖啡館賺錢,該有的果汁飲料甜點都要有,還要做好服務,因為客戶群消費者的需求在哪。如果你是玩情懷或刻意堅持自己的原則,也可以,那
    就注定只能服務志同道合的專業咖啡愛好者,還要做好砸錢養店的準備。
    ”咖啡從業者張凱說。


    很多時候,
    開咖啡館,你得做出好吃的咖喱飯和三明治,在四五線城市,甚至還要在店內擺上一個臺球桌。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咖啡館里的臺球桌

    正如湖北咖啡老板所說:“咖啡館售賣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社交替代品和自我安慰的飲品,客人喜歡什么,就做什么。”
     
    在咖啡消費認知高的地方,賣咖啡就夠了;在消費認知有限的地方,餐飲才是剛需。
     
    “如果顧客能通過簡餐甜品認可你,在這個基礎上推薦咖啡,就很好做。”在西安糖人咖啡創始人郭麗說。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糖人咖啡的配餐主要是法甜、歐包、簡餐

    “餐很好吃、咖啡很好喝,我覺得是消費者對咖啡館的最高贊譽。
    如果不是%或者藍瓶這樣的店,沒有什么可糾結的。”
     
    “不屑于做復合式咖啡館,還是對咖啡本身以及開咖啡店不夠認知和了解。或者說,對市場、對客群、對產品架構沒有清晰的判斷,不懂生意。”
     
    事實上,連星巴克也在大張旗鼓的賣早餐了。
     
    咖啡館主要營收不靠咖啡這事兒,不丟人,活下來才是最大的真理,才有機會實現咖啡夢想。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咖啡館“不務正業”,還有這些姿勢
     
    有很多咖啡人,早已開始轉型,理性熱愛,曲線救國。
     

    1、地方小吃+咖啡,“土洋集合”有話題

     
    天津有個叫Till summer的咖啡館,把肉夾饃和咖啡組成了一個套餐。
     
    咖啡+肉夾饃的“迷之組合”一經推出,就給顧客留下了話題點,在社交平臺實現了自傳播。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這家店2019年3月份開業后,第2個月就盈利了,一天的營業額保持在1300~1500元。
     

    2、用賣奶茶的方式賣咖啡

     
    去年蜜雪冰城總經理帶隊做的品牌幸運咖,目前已經開店超過100家。
     
    幸運咖的做法,是用奶茶模式賣咖啡,通過冰淇淋引流,通過奶茶口感的咖啡留住顧客,還加了三明治、牛軋糖、曲奇餅干等小吃增加營收,突破咖啡館的經營局限。
     

    3、西式/日式簡餐組合,契合度高

     
    北京的藏書館咖啡,開店15年,大眾點評上,網友推薦TOP1是蜂蜜柚子茶,招牌單品是三杯雞,但在評論區也不乏“拿鐵很香、手沖口味贊”的評論。
     
    長沙的離島咖啡,開店5年,日式松餅是顧客到店必點,還憑借簡餐成為美食好評榜第一名。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幾年前,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創始人曾表示,其在品牌的營收上,不加餐、不賣豆子、不做培訓,絕大部分靠咖啡賺錢。如今在Seesaw的菜單上,甜品、面包已經是常態,天貓旗艦店的零售產品也賣得風生水起。
     
    以外帶式小店模式起家的Manner ,從去年開始,也在一些有座位的門店售賣面包,還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與黑珍珠主廚聯手,開了一家以輕餐為主的MANNER CAFE。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Manner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店


    “咖啡專業和平效最大化完全不矛盾,做兩手準備就好了,無論普通愛好者還是專業咖啡愛好者來消費,你都有充分的準備,才是一個合格的從業者。”張凱告訴我。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不務正業”,也能引領一個區域的咖啡潮流
     
    上海張江有一個叫做穀屋的咖啡館,2005年開業,穀屋名字的含義就是稻谷,寓意一切和面粉相關的東西,都會做。
     
    但穀屋的經營范圍從來不局限于做甜品和咖啡,店里的西式簡餐,從香煎谷飼牛排安格斯西冷牛排色拉到牛排口袋餅,不僅選擇多樣,而且性價比很高。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2007年,憑借26元咖啡無限續杯、任選一款甜品的套餐,性價比高到無數人周末專程做著地鐵來張江打卡,引領了當時的咖啡風潮。
     
    對于在張江工作上學的人來說,穀屋是中午和同事聚餐的食堂,是程序員們給女朋友買下午茶的甜品店,是深夜加班結束后休憩的小酒館,甚至還有人在這辦過求婚宴。
     
    穀屋就像是老友記里的Central Perk
    (中央公園咖啡館)
    ,屬于一個限定群體的獨家記憶。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家好咖啡館呢?

     
    Come True Coffee,在咖啡競爭激烈的臺灣,依靠創意咖啡、舒芙蕾、彩虹飯組成的“爆款三劍客”,第一個月營收持平,第二個月開始盈利,客單價60元,日出杯量300杯,復購率35%,讓創意咖啡在臺灣區域開始流行。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Come True Coffee的舒芙蕾

    如今Come True Coffee已經在臺灣開了9家店,一年的營業額超過3000萬,成為很多臺灣年輕人,甚至臺灣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如果你不在咖啡市場發達的地區開店,也不想做10平米外帶小店,還想賺點錢,那么就要正視一個現實:很多人進店是想吃點什么,順便點杯咖啡。

    高頻帶低頻,先用餐食、烘焙俘獲人心,再去做咖啡市場教育,這比單純講咖啡風味、口感,好接受多了。

    如今的顧客,越來越相信真誠的接觸、體驗,而不是灌輸式、洗腦式、自嗨式的宣傳。
    品牌黏性來自商家針對客戶需求所做的改變,而不只是嘴上說了什么。
     
    咖啡是陽春白雪般的夢想,更是一門瑣碎的餐飲生意。
     
    這個被文藝外衣包裹的商業項目,終究是一個依賴現金流的行業。


    如果不能緊貼地面,及時調整、找準顧客需求,而只想保持夢想的純粹,那只能是一個又一個燒錢的故事。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如何正確地巡店?擁有15年連鎖運營經驗的講師全面梳理巡店專業流程,提供可參考的巡店體系!

    長按下圖二維碼了解課程詳情: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飲品店開發選址實戰2講:

    “7年了,咖啡館能活下來,主要是我沒有咖啡夢想”

    產品研發精選課合集:

    茶顏悅色地爆紅路徑: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
    (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
    (同微信)| 
    15565053720
    (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25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2月25日 19:03
    下一篇 2021年2月25日 19: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