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習慣,就是開店在完成一個階段后,會對前一階段做復盤總結,看那些做得好,那些做得不好。前幾天,我在社群里對前段時間的選址做了復盤,重點回顧了AB兩個位置的背后的決策邏輯。
B位置的月租金是13000,轉讓費2萬,面積15平米左右。A位置月租金是2400,轉讓費5萬,面積約25左右,B人流量是我現在所在A位置的5倍以上,人潮非常洶涌,你站在那里就覺得是滾滾財源。
最終選擇了A位置,一個人流量較少的門面。現在想來,也許是希望自己的項目不過度依賴選址。
對位置要求高的項目后期會遇到幾個大問題:第一是運營成本非常高,第二是租金漲幅一般比較快。第三,周末的競爭環境大很多。這三點決定了項目的失敗率非常高。
那么,哪些項目不會太依賴選址呢?
比如迷你KTV、迷你健身房、辦公室迷你便利店等項目。這些項目都在極力的避免“優質地段”的標準,就是為了不選好位置。
迷你健身房就是降低了健身房對于選址的要求,小面積更貼近用戶的健身房。
辦公室迷你便利店更是把貨架以“免房租”的方式放到了最直接的消費場景-辦公室內。
在迷你KTV和來共享電寶領域“無房租無裝修”更是應用到極致,如果選址失敗,無非是損失幾萬元的場租。
這些項目的共同邏輯是把資金投入到可以快速轉移的“流動資產”上,而不是投到固定的房租和裝修上。
傳統的開店思維都是:位置,位置,位置,每個人都把位置看得比天還大,但是如果位置一旦選錯呢,當你發現的時候,轉讓費出去了,裝修費出去了,甚至租金也出去了,也就是說,當你太依賴某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就會成為牽絆,風險頓時就放大了。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筆記學習社群”里,我們這段時間主要分享了開店籌劃,開店選址,開店勝算評估,開店準備,開業預熱,開業宣傳方案。接下來看我如何用6張牌進一步提高小店的知名度。
除了我開新店的系統分享總結直播外,還有各行各業來自世界各地的老板相互交流學習。
對社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開店筆記的公眾號進入,可以加我微信申請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