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營運老兵口述:菜單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來源 | 勺子課堂(shaozisxy)
    作者 | 何姍
    口述 | 李展春
     
    前麥當勞上海區域營運負責人、前西貝莜面村總部營運負責人&高級副總裁、現“潮界”品牌創始人李展春,一邊經營著榮登必吃榜的排隊熱店,一邊運營著口碑出色的咨詢公司。擁有二十年的營運經驗的他,與我們分享了菜單背后的基礎邏輯。
     


    “大菜大賣”
     
    餐廳要做大,首先要學會做“小”,做“簡單”,做“標準”,這是我們在麥當勞和西貝工作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小即是美、少即是多”,它是一種發展邏輯,并不是說只有絕對的小才有絕對的好,而是要放在自身發展階段里看,當你想要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時候,必然需要做減法、做標準化。
     
    我們現正提供咨詢服務的客戶,在2008-2011年左右處在自己的發展巔峰期,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大的突破,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對“大而全”太執著,從宴會、到散臺、到小吃,各種模式全部囊括,雖然有的門店一年營收過億,但用相對長的發展眼光看,就能看到可復制性方面的瓶頸。所以我們說,“大菜大賣”不只是菜單設計邏輯,也是企業發展邏輯,菜單上它指的是一兩個菜、或者一個品類上面著力,發展上面它指的是集中精力、聚焦方向。
           20年營運老兵口述:菜單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那么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那個“超級單品”或者“大菜”,這里有兩個建議:

    1. 菜品不夠強,品類可以補。比如說我們的“潮界”餐廳,包括了鹵水、粥品、牛肉火鍋等,它們都是潮汕當地歷史悠久,同時擁有全國名氣的產品,制作也不太復雜。在我們當前發展階段,很難在特定類別里走得很深,所以就把它們集合起來,同時也滿足中午白領就餐(粥粉面飯)和晚間聚會(下酒鹵水小菜)的需求。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酸菜魚世人皆知,但你沒有聽過酸菜蝦/酸菜豬肉中誕生什么大品牌;比如火鍋長盛不衰,它的存在本就比炒菜歷史更悠久;羊肉串永遠是燒烤世界的王牌產品,以牛肉串知名的品牌鳳毛麟角。所以如果我要尋找一個突破口,一定是找最為人熟知的、普遍認同的、多次驗證的。很多人最開始能找到這個起點,但后面總想在“巨人”身上做加法,跑偏了,就走上了彎路。
     

    20年營運老兵口述:菜單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小菜大賣”
     
    麥當勞的汽水、湊湊的奶茶、巴奴的山藥汁、太二酸菜魚的米飯,這些都是高利潤、高單量、高搭配度的成功“小菜”案例。“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孫子兵法的名句也可以解釋大菜和小菜之間的關系:大菜就好比一記重拳,但如果戰斗中只揮這一拳,沒有其他組合拳,那么其殺傷力并不足夠。小菜在這里就是配合,是奇兵,出其不意、變化多端,這是相對固化、根基式的大菜無法做到的。如果沒有這些“小菜”作為輔助,復購的顧客很容易覺得“空落落”。
     
         
    20年營運老兵口述:菜單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怎樣找到出奇制勝的“小菜”呢?還是回到自己所選擇的菜系,或者大菜所屬的品類中,而且很多的好搭配,其實已經存在了,“拿來就能用”,應該去洞察而非去創造。比如在內蒙的燒麥館子里,先奉磚茶,再上食物,為的是刮油解膩;在四川,冰粉就正是為麻辣辛香的菜式而生的,歷史已經證明其是絕配;在潮界我們入座后奉茶,它本就是潮汕人的生活方式,同時又讓消費者卸下點飲品的壓力,可以放松地就餐。所以,一開始找到關聯、認識邏輯非常重要,直接去做“極富創造性的單品”,埋頭苦干后發現,可能這東西早就存在了,或者最后沒有做出來……
     
    “小菜大賣”的基礎邏輯,同樣能從菜單延展到整個運營中。如果說家庭裝修中,需要一個主色搭配若干元素的撞色,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那么在餐廳經營中,除了拿下“品質”“服務”“衛生”等基礎分之外,也可以用 “氣氛”“器具”等“小菜”來創造更加豐滿的門店體驗。
     

    20年營運老兵口述:菜單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招牌菜”在哪里

     
    “招牌菜”應該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菜單設計技巧之一,幾乎有餐廳的時候,就有了菜單,就有了招牌菜,現在有很多餐廳都使用了標簽或者是“X大必吃”的設計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但這個看似簡單的手段背后其實還有一個大坑:你的招牌菜是不是真的夠格?比如麥當勞會用一系列的實驗、小規模的測試、和所有能用數字化體現的動作,通過點單率、好評率、差評率、利潤率等一系列數據來判斷一道菜是否能成為招牌菜。現在我觀察到的很多做法是,管理層吃著感覺不錯、看數據賣的也還不錯,一拍腦袋就讓它成為招牌菜,這些“不夠格”的假招牌菜,頭一兩次能吸引到顧客,但在這之后只能帶來口碑的貶損。
     
         20年營運老兵口述:菜單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其實招牌菜已經在那里了。就好像我們有生之年能掘到的黃金,它早就已經形成、存在在地層中了,同理可證,招牌菜也是這樣的,只是有的還沒被挖掘出來,而“挖寶”、并且“持續挖到寶”則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曾經上海街頭風靡的“雞公煲”,我覺得現在如果有一個強勢的品牌出現,肯定會卷土重來再火一次。三十年風水輪流轉,盛衰流轉是時代規律,會有很多的招牌菜被翻出來,被推向新的極致,也會有很多招牌菜成為了時代的眼淚,品類和品牌一起歸于沉寂。
     

    “菜單”怎么設計

     
    任何你看到的一鳴驚人的作品,它其實是一座海上的冰山,其實海面下才是支撐它的最大的主體部分,它是老的、普適的、依邏輯,做餐廳,第一層能力是找到這個海面下的部分;接下來的第二層能力,是讓海面上露出的部分更多、更突出,這里就涉及到商業模型設計、餐廳運營管理等各類能力;第三層能力,是讓“一鳴驚人”的影響力延續下去,讓企業螺旋式上升,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有的品牌想要做大,試圖擴張自己的品類,從團隊管理、從產品研發上入手,但這只是在解決“海面上的問題”,并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菜單也是如此,設計菜單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把飲品放在前面拉動客單價;有的把唯一的招牌菜放在最前面;有的把一系列多品種的招牌菜都并置在一起,這些都沒有對錯之分,因為這時候菜單只是一張大拼圖完成之后才加上去的畫框,而不是里面的每一片拼圖。畫框當然重要,但是它的質量、材料都不是最核心的問題,很多經營者老盯著這個框,卻沒有把里面的拼圖完成好,這就進入了一個餐飲人在菜單上常入的誤區: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裝進一個不錯的框里就好了。事實上,菜單內容是可以設計的,但菜單本身不是設計出來的。菜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菜單之所以重要,不是菜單本身能決定一切,而是它背后體現了餐廳經營的基礎、邏輯和本質。菜單設計的技巧是很容易習得的,但品牌的路線、定位、側重點,這些決定菜單的因素卻往往難以掌握。

    勺子課堂公開課,3大成功菜單案例
    ,帶你由“術”至“道”,探入海平面以下,從根本上“讀懂”菜單、“育成”菜單。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267.html

    (1)
    上一篇 2020年11月4日 00:00
    下一篇 2020年11月5日 0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