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餐飲洞察
過去,餐飲人做一家店會堅守數十年,日復一日的采購、烹飪、迎來送往;
?
現在,一個新晉品牌三兩年開出幾百家門店,成為常態。
?
一道簡單的菜品,可能集合了蜀海的凈菜、聚慧的底料、快驢的生鮮,再加上餐北斗的倉儲、圓規的物流,如生產一部手機般,通過各個部件的設計、組裝,最終呈現在顧客的面前。
?
標準化的產品和流程,大大加速了門店的復制速度。
?
而這背后,是餐飲供應鏈的飛速發展。
餐飲“怪相”:
1000家門店卻不如300家門店賺錢?
?
王寬是餐飲連續創業者,他的第一個創業項目“王貴仁砂鍋麻辣燙”,前前后后開了近1000家,但他直言:成本結構和商業模式并不完善,很多店看起來生意特別好,但最后算賬,卻賺的并不多,都是辛苦錢。總部一開始也沒有在供應鏈上著手,對加盟商的掌控力也很弱,所以加盟商賺錢難,總部也并不怎么賺錢。
?
第二個項目“喜姐炸串”,在創業之初,就是選擇的標準化程度高、對人工依賴小的賽道,一個9平米的小店日營業額就能達到7萬元。門店35%以上的產品都是總部配送的,300多家門店帶來的營收和利潤,已遠超之前1000家麻辣燙門店的成績。
“因為我不是做餐飲出身的,我不懂餐飲,所以我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更簡單地開店上,不但自己管控簡單,也讓加盟的人不用太多的餐飲經驗,就能開店賺錢。
?
最終發現餐飲連鎖的本質就是供應鏈。目前我們有自己的工廠,自己加工一部分產品,與第三方工廠合作一部分,然后在物流上與絕味的絕配和正新的圓規合作,送到各個門店。沒有供應鏈做支撐,餐飲就連鎖不起來。”王寬說。
?
“供應鏈是本質”,是王寬在餐飲經營中實踐出來的經驗。
?
圓規供應鏈總經理陳澤華曾說:“供應鏈是一整套的體系,建好中央工廠,能標準化生產之后,還得有物流和流通,工廠+物流+貿易都打通,才算是真正的供應鏈。”?
?
但這一整套龐雜的體系,并不是一個企業可以獨立完成的。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的條件下,餐飲供應鏈也出現了專業化的細分,不同的細分領域供應鏈企業組合起來,才有了相對完善順暢的餐飲供應鏈體系。
?
新餐飲洞察記者采訪了分別在產品、物流和平臺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供應鏈企業,為餐飲企業探秘餐飲供應鏈現狀。
?

“我們使多家餐飲企業關閉央廚”
“確切說我們并不能被稱為餐飲供應鏈企業,我們只是供應鏈中的其中一環,就像手機的整個生產流程一樣,我們是其中的芯片角色。”聚慧餐調創始人茍中軍說。
?
聚慧餐調在火鍋領域的名氣不小,身邊問上幾個餐飲老板,就能說出聚慧的名字來,問及選擇聚慧的原因,幾乎都會說出一個共同點:口味。
?
這樣一家專注于連鎖餐飲企業湯料、底料、調味料的研發、生產和產品應用解決方案的企業,是如何與餐飲企業聯結的呢?
?
新餐飲洞察記者走訪聚慧餐調北京辦事處時,負責人白雨楠分享了接待客戶的場景:
?
比如我們一知名火鍋品牌客戶,他們打算明年上一款新型的檸檬味或者番茄味的鍋底,給我們下一個只有終點的需求,我們的研發工程師就開始分析市場并調配各種食材占比,用自己的專業和食品天賦去“創造”出一種味型來。
?
直接提供配方或者提具體要求的客戶占比并不多,更多的是客戶并不非常清楚自己具體要什么,而我們要給他研發創造出來,來滿足他的潛意識需求。
聚慧餐調擁有近一百位研發工程師,并且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將反應釜應用到復合調味品生產的企業,研發能力和標準化生產是核心競爭力。
?
“從2000年到現在,我們積累了4000多個SKU,市面上的味道幾乎研究了個遍。”白雨楠說。
?
正是因為強大的研發能力和供應能力,創始人茍中軍說,創業經營過程中,最有趣的事是,幫助許多餐飲企業直接關掉了央廚。
“餐飲是服務管理行業,中央廚房是精細化工廠管理,完全是不同的行業,餐飲營收做得好,不一定有能力做好央廚。我們幫餐飲企業研發出想要的口味,并將口味標準化,使得選多餐飲企業直接關掉了央廚。
?
餐飲行業最終也會像其他行業一樣,從產品設計、到組裝、到模塊化生產,社會分工明確,大家各司其職。可以說,餐飲行業是最后一塊工業化藍海。”茍中軍說。
?

“把餐企的倉儲拿過來,
讓人效、坪效、車效翻倍”
?
國際知名物流公司出身的黃曉波,在創立“餐北斗”,切入餐飲供應鏈時,選擇的是只占餐飲業總成本不到10%的“綜合物流服務”模塊。
?
“我們不干采購,也不做中央廚房的加工和門店的零售,餐北斗聚焦在物流上,通過SaaS系統,做共享倉儲和配送。”黃曉波說。
?
為什么要做倉儲和配送共享,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正如我們了解的一樣,餐飲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自建中央廚房,但全國各地大部分連鎖餐飲自建的中央廚房都是虧損的。中央廚房對于餐企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把它扔了吧,覺得對自己門店的服務有巨大影響,留著吧,又產能過剩。這就是中央廚房面臨的實際的問題。
而餐北斗做的事,就是把大家產能過剩的央廚和倉儲拿過來,讓一個倉儲點可以服務多個餐飲企業,通過SaaS系統,把進出庫數據統計分析,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周轉速度。
這樣一來,整個倉儲和配送的人效、坪效、車效都成倍增長,實現降本提效。
?
在聊到餐飲企業連鎖發展時,黃曉波說:“以前人們選擇加盟一個項目,是看這個品牌影響力,至于經營好壞,大部分要靠自己,更像是創業;而現在加盟一個項目,更像是加入一個體系,后端的所有原材料、倉儲、配送等供應鏈都十分完善,沒有餐飲經驗也能上手。前端會越來越簡單,后端會越來越復雜和精細。”
?

“我們30%的客戶是‘黃沙拉麻’”
在眾多供應鏈企業都在追求連鎖餐飲企業、腰部餐飲企業合作時,美團旗下的快驢選擇了中小型的餐廳,“中小型”什么概念呢?
?
營業額5000元/天左右,200平左右,3-5名員工,就算是中型商戶,還有無數個是中型以下的單店小商戶。
?
快驢標品負責人付輝表示:“大家都聽說過一個調侃的詞——黃沙拉麻,也就是說,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蘭州拉面、麻辣燙,四大國民小吃,我們30%以上的客戶都是黃沙拉麻。”
?
倒也不是快驢刻意選擇了中小商戶,而是快驢本身的定位,與美團打法一脈相承——選擇做可復制、可規模化的事情,產品以大流通品為主。
?
這就決定了快驢無法直接滿足大連鎖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而是與具有研發設生產能力的企業合作,幫助易被忽略的中小商戶,解決他們進貨、供應的問題。
?
“依托美團平臺大數據的天然優勢,未來快驢可能會以大單品+社會供應鏈的平臺模式發展,用大單品切入到大型連鎖企業中,目前依然還在探索期。”付輝說。
?

餐飲前端的標準化運營,帶動了后端供應鏈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而供應鏈更加精細和專業的管理,也正加速著餐飲企業的連鎖化進程。
?
美國餐飲連鎖化率50%以上,而中國目前只有不到20%,但中國餐飲連鎖化率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著。這中間,是差距,也是巨大的市場空間。




1.可落地的“流程機制與組織能力導向”的營運系統
2.提升顧客體驗的關鍵指標及優化路徑
3.實現顧客口碑傳播的差異化服務體驗
形式:線下課?
地點:北京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