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業快速發展,中國茶的供應鏈也在被重構。
咖門出品

茶行業未來的20年就是這三個賽道:原葉茶、方便的茶、茶飲店。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人用自己的身體充分驗證,下一個30年原葉茶不會消失。
但原葉茶的市場份額,在廣義的行業中,有可能會萎縮。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茶行業最大的品類,不是原葉茶,也不是茶飲店,而是茶飲料,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
30年之前,日本人也是原葉茶為主,30年以后,純茶飲料成為了主流。
我們的茶飲店用5到10年的時間蓬勃崛起,整個市場非常非常地活躍。對標咖啡,當星巴克成為咖啡第一主流品牌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未來有一天中國茶葉的第一大品牌、第一業態,也許是茶飲店。
在14億的國民中,這一代人喝上第一杯茶的機會,遠比70后、90后更早。
中國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圖片來自網絡
方便的茶是快銷品,這一瓶你喝完了,一個袋泡茶二泡就結束了。但原葉茶是消費品,不是快銷品,因為沒有人天天買原葉茶。
中國茶要感謝新茶飲,讓中國的年輕人提前喝上了第一杯茶。
大量中國年輕人第一杯茶的味道,可能是奶茶,尤其是00后、95后。
。
茉莉花、紅茶、鐵觀音
,這一類的茶,是所有茶里面邏輯最簡單的。

“最深水區”
。除了說芽葉、工藝之外,還說普洱生茶、熟茶,還有老樹、古樹和小樹,還有山頭——
中國茶進入“玄學”,這個品類功不可沒。
中餐和西餐、茶葉和咖啡、中醫和西醫,玉石和鉆石,其實邏輯都一樣。
茶不是一個典型的工業產品,我們必須用人文的方式和用戶溝通表達,這可能是所有的茶品牌要掌握的一個基本的邏輯。
中國茶的工業化是還沒有邁過去。


快速脫水,我們借鑒了中草藥的技術,包括包揉機、勻堆機、智能挑茶機器人,我們和IBM合作,用機器人代表人工,未來在更多的品類都可以實現。

如何加速中國茶葉工業化的進程。
只有量,只有規模,才能把工業化的進程推得更快,才能把所有的設備、所有的想法驗證得更清楚。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運營高管養成計劃第二期來了! 長按下圖二維碼了解詳情: 會員體系打造3講: 創意咖啡研發,從入門到精通,精細10講: 飲品店人員管理12講:
商務咨詢
—
(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課程咨詢
—
(同微信)|
15565053720
(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