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
期
我們先看看,別人家“2020年賣得最好的一道菜”是什么?
根據采訪結果,不完全統計如下:
為了更加精準地把握消費需求,根據窄門餐眼相關數據,餐見君梳理了13個知名火鍋品牌的“消費者推薦菜品榜單前三”。
接下來再看看,在消費者心目中,最受歡迎的菜品分別都是什么?
牛肉、蝦滑搶奪霸主地位,鹵味崛起
在上文兩個表格中,牛肉和蝦滑的出鏡率最高,但兩款菜品的具體表現存在差異。
可以看出,蝦滑的受歡迎程度,和火鍋店的品牌力存在正相關,像海底撈,巴奴的蝦滑產品更受信賴,在知名度不高的火鍋店則表現一般。
牛肉類產品儼然成為各大火鍋店的爆品,此前,餐見君進行了《2020年火鍋店生存狀況》調查,其中問到:2020賣得最好的食材是什么,從目前回收到的300多份問卷,也佐證了這個趨勢,牛肉的支持率高達34%,遠超過其它品類。
▲其它選項包含有牛蛙、雞肉、豬肚等產品
分析原因:它很符合當下餐飲業對鮮的追求;又能從產品造型上,做出價值感;如果供應鏈穩定,還會是一個高毛利產品。
同時,鹵味產品的身影頻繁出現,譚鴨血、賢合莊、鹵校長的鹵味產品都上了推薦榜單,從產品品類來說,集中在辣鹵雞爪、肥腸、牛雜這樣的葷鹵上,符合大眾口味。
近日,賢合莊鹵味火鍋突破600家店,這股“鹵味風”越吹越盛。
不止于此,很多火鍋店都跟風加碼,如巴奴上新了牛雜類熱鹵;珮姐推出了鹵鳳爪、鹵肥腸等。
菜品打“組合牌”,就餐不再做選擇題
火鍋產品同質化嚴重?這次老板們的反饋似乎給了個解決辦法。
大渝火鍋創始人杜松林說,“越來越多的食材被開發成適合火鍋涮煮,新品研發方向從尋找一個產品C,變為用原有的產品A+產品B做出一款新產品。”
比如,他們新升級后的番茄湯,不影響涮菜味道的同時,搭配芹菜牛肉粒喝起來也酸甜爽口,這次改變使番茄鍋底的銷量從原來單日十幾件,提升到200多件。
土貨火鍋賣得最好的則是土貨九大碗,“基本上每桌必點,我們把顧客最喜歡的9道菜如毛肚、鴨腸、麻辣牛肉、嫩牛肉,組合成一道菜,主打‘一份九大碗,吃遍重慶火鍋必點菜’。”
▲土貨火鍋的“土貨九大碗”
現在多為2~3人吃火鍋,想吃很多菜,但是點多了又吃不完,菜品組合的方式,讓他們就餐再也不用做選擇題了。
餐見君發現,珮姐最受歡迎的貢菜丸子,也是由傳統肉丸和貢菜組合而成,并創造出“一年賣出了1110000顆”的成績。
當然還有火鳳祥的四喜牛肉,藤椒、酸菜、雙椒、原味,一盤齊聚四大人氣口味,再刁鉆的嘴也總有一個味道能夠滿足。
▲火鳳祥的“四喜牛肉”
這招,你學會了嗎?
挖掘地域美食,產品線更具煙火氣
在“講情懷”的年代,極具煙火氣的地域美食,將成為香餑餑。
季季紅火鍋負責人反映,這一年,更多是做了地域特供性食材的挖掘,如高安的腐竹, 大山里的手磨豆腐等。
“現在顧客吃飯,更追求那種本質的煙火氣,所以我們的產品線也要更具煙火氣。”重八牛府創始人杜坤給出了很好解釋。
▲重八牛府的“老娘蹄花”
他們去年把小吃提上了日程,學習川渝火鍋,然后創新做一系列屬于自己的小吃類產品,比如改良版的老娘蹄花,把紅糖糍粑改為糯米粑粑,賣得十分不錯。
再比如,朱光玉火鍋館,最近上新了重慶萬州地方特色小吃:萬州格格,排骨、粉蒸肉、羊肉配著紅苕或洋芋,放在小小的格格里,恍如回到兒時。
▲朱光玉火鍋館的“萬州格格”
提醒一句,把地域食材引進到店內,在進行微創新的同時,切不可丟了“地道、煙火氣”。
突出產品價值感,讓顧客覺得“值”
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健康的品質食材。就像這次調查中,巴蜀大將創始人提到,顧客越來越識貨,好的食材,他只要嘗過一次就知道好在哪兒,并愿意為其買單。
同時也有不少老板說,今年感受最大的變化是,消費力持續下行,消費者變得更理性。
這就要求老板們在設計菜品時,著重突出價值感,讓消費者覺得“既好又值”,同時根據目標客群的接受范圍,科學定價,否則就有“挨罵”的風險。
為什么西貝屢屢因為價格的事情挨罵?
“一份饅頭19元、白菜燉豆腐53元、人均200感覺還沒吃飽……”顧客說“貴”,多是不認可你的產品值這個錢!
提升品質沒有錯,但要適度,一定要讓顧客能感知到,這樣自己的成本能控制,消費者也能消費得起。(相關閱讀:如何聰明的漲價?)
要甜品/飲品引流,急需打造“特色標簽”
深圳一家牛腩煲老板說,他們店除了單品牛腩煲,就屬手打檸檬茶賣得好了,為了提供更好的體驗,這杯檸檬茶迭代了20多次,現在可堂食,可外帶。
回顧下,去年也有不少火鍋店都引入了甜品/飲品,為什么好多沒有賣起來?缺乏特色/獨創性,是通病。
比如湊湊,大紅袍奶茶已被打造為專屬標簽,即使排名第一也毫不意外,再比如,哥老官的創世紀冰粉,已成為桌桌必點的標配。
它們甚至也可以成為品牌壁壘,有老板反饋,“我們在飲品上下了足夠多的硬功夫,人家模仿也很難,因為流程太復雜了,學的話成本高,也不劃算。”
可以看到,海底撈似乎也在響應這股風潮,上新芒果豬大福、奶酪魚柳、馬蹄山藥蛋撻等。
據觀察,有一家火鍋店,20道招牌菜里有13道是甜品!餐見君建議,在跟風前,先結合定位,打磨好尖刀產品,再去和別人PK。
追求極致的新鮮,“鮮貨火鍋”仍有市場
在所有反饋中,“鮮切牛/羊肉”的出鏡率也很高,都是專崗廚師現點現切,比如巴莊、巴蜀大將。
數據顯示,四川有60%以上的火鍋門店已經上了鮮切牛肉的產品,而且還出現很多專做鮮切牛肉的火鍋門店。
2020年,巴蜀大將直接聚焦現切牛肉與紅油鍋底相結合,“成都直營門店現切牛肉類菜品月銷高達10萬份”, 也驗證了該產品的潛力。
連一直很出圈的火鳳祥,定位也是鮮貨火鍋,現在街上大大小小的火鍋店,有不少都在店招上打著“鮮貨”的名頭。
疫情過后,人們更加追求健康飲食和品質菜品,尤其經歷了接二連三的凍品危機后,對火鍋菜品的要求是越來越鮮了,“能冷鮮不冷凍”逐漸成行業標準。
結語
除了上面提到的6個火鍋菜品趨勢,再補充幾句:
特色鍋底的呼聲也很高。如海底撈的番茄鍋,呷哺的印度風味咖喱鍋,消費者的口味一直在動態變化中,鍋底呈多元化趨勢,應該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機會。
爆品戰略的紅利依然還在。主打毛肚的巴奴,以鴨血為爆品的譚鴨血,以大刀腰片為尖刀產品的周師兄,在消費者心中,還是爆品的認知最深……
關于2021年火鍋菜品的流行趨勢或創新方向,您還有哪些獨到觀點,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推薦閱讀:
開年不利!多地叫停年會聚餐,火鍋老板們該如何備貨?
掃碼
參與,或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參與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