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知名餐飲品牌九毛九集團今日在香港掛牌上市,首日上漲43.94%,報9.5港元,盤前成交7.39億港元,最新總市值127億港元。
該股IPO價格報價為6.6港元,認購倍數637.82倍。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11.64億元、14.69億元及18.9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7.5%,同期凈利潤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2019年前六個月的收入為12.37億元,同比增長41.5%。同期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87.6%。
據了解,目前九毛九集團管理并經營著五大自創品牌,包括九毛九、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冷鍋串串和那未大叔是大廚,菜系涵蓋西北菜、酸菜魚、煎餅、冷鍋串串、粵菜等。招股書的報告稱,按2018年總收入計算,九毛九是國內所有西北菜餐廳中第二的品牌,而太二則是國內酸菜魚餐廳中收入最多的品牌。
目前九毛九國際旗下的五個品牌,這其中九毛九和太二是當之無愧的主力品牌,二者收入在總收入占比達到98%以上。
今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魚坐擁高達4.9的翻座率,使其成為不少餐飲運營的教科書模板,在這項數據上太二酸菜魚甚至超過了海底撈。
逾600倍超額認購
盡管近期有超過20只新股同臺招股,九毛九仍然是“最亮的那顆星星”,成資金追捧對象。
全程火爆的九毛九招股于1月8日截止,據消息人士初步統計,九毛九在公開發售階段錄得逾600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超1400億港元。
九毛九國際經營287間餐廳以及管理41間加盟餐廳,覆蓋內地39個城市,遍及15個省份與4個直轄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去年收入計算,兩大品牌九毛九和太二分別在內地所有中國西北菜餐廳中及所有中國酸菜魚餐廳中排名第二及第一。
海底撈于2018年10月在港上市,目前股價已經翻倍。
九毛九有著和海底撈一樣的“網紅體質、較高的翻臺率和客單價”。近期不少投資群里充斥著“九毛九,買買買 ”的聲音。各家券商的融資額屢屢告急,投資者要守著手機不停刷新,“這兩年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景象。”
認購如此火爆,伴隨著的必然是極低的中簽率,大多數投資者難以喝到九毛九集團IPO的頭啖湯。因此,投資圈討論的熱點是九毛九的合理估值區間在哪里,能否復制海底撈的長牛走勢?
無論是九毛九還是太二酸菜魚,其主要市場都還是在華南地區。
由于備受華南地區食客的認可,九毛九國際利潤逐年增長。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九毛九國際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64億元、14.69億元、18.93億元和12.37億元,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51億元、0.72億元、0.73億元和1.02億元。其中,僅廣東地區就為九毛九國際貢獻了七成左右的收入。相應報告期內,九毛九國際自廣東地區取得收入的比例為75.1%、74.7%、73.4%及68%。
但市場地域過度集中也給九毛九國際未來的發展帶來局限。九毛九剛開始把門店集中在廣東地區是比較精準的,因為廣東的消費力、包容性都很強。九毛九國際將市場定在廣東地區有一定的策略性,但該策略或也有其局限性,關鍵在于九毛九國際IPO之后定位戰略是否會有所調整,未來九毛九國際的全國化運作對其中長期戰略有很重要的影響。
盡管九毛九集團打出了多品牌及多概念,但近年公司的收入增長主要由太二酸菜魚驅動。今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魚的翻座率高過海底撈,實現營收5.38億元,占九毛九國際收入的比重已達43.5%。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預計于2020年及2021年新開18家及20家九毛九門店,2020年及2021年新開80家和100家太二門店,可見未來幾年集團仍依仗“太二”這一爆款。
從地區布局來看,太二酸菜魚在華南地區已趨于飽和,反觀華東地區尤以江浙滬地區的市場潛力較大。但同時酸菜魚也是公認的競爭紅海,尤其是像南京這樣的城市,一旦遇到口味差異、對手崛起的風險,不知太二能否繼續狂奔?
繼續擴張或拖累盈利,招股書顯示,2017年,太二酸菜魚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34.3%,但2018年,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至了7.7%。可見太二酸菜魚的同店銷售增長率也在下滑。增收不增利成了很多正在擴張的餐飲企業的現狀,如何把門店的可持續競爭力打造出來是關鍵。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