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在一線連鎖品牌大舉擴張的當下,我發現,總有一些區域品牌無法被打敗。

     
    “寡頭”入侵,他們有的營業額不減反升,日出杯量超1500;有的靠挨著大牌“撿漏”,單店年入750萬……
     
    中小品牌如何打贏“區域保衛戰”,我發現了幾個樣本,他們都找到了大型連鎖品牌的“縫隙”——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喜茶奈雪進駐,營業額不降反升?
     
    “2020年,喜茶奈雪相繼進入汕頭,一開始是緊張的,后來發現沒有任何影響。”英歌魂創始人張振洪對連鎖品牌進駐的感受,有點出人意料。
     
    “反而帶動了市場的消費,我們的業績還上升了,畢竟我們的價格要便宜近一半。”

     
    英歌魂是個潮汕品牌,2019年中在揭陽普寧開第一家門店,以“潮功夫茶飲”為定位,把潮汕人人都在喝的功夫茶,用現代潮流方式演繹。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定位“潮功夫茶飲”


    產品上,他們主打客單價14元上下的鮮奶茶,用當地的鳳凰單樅、烏龍茶做基地,打造出爆款奶茶“白桃沁雪”,首店一炮而紅,同年就開出了6家直營店。
     
    英歌魂的發展也很快,以40平米的小店模式為主,疫情期間迅速擴張,如今在潮汕區域內已經開了近100家店,店均月營業額超20萬,很多單店的日出杯量,在三四線城市能達到1000杯。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英歌魂門店

    在寡頭時代到來的當下
    (傳送門:一條街都是連鎖品牌!茶飲業要進入“寡頭時代”了)
    ,區域品牌守住自己的陣地,變得越來越難。
     
    我發現,類似于英歌魂這樣的區域品牌,
    在一個城市或者一個省,開出幾十家到幾百家連鎖門店,在區域內形成了無法撼動的競爭力,往往都發現了大型連鎖品牌的“縫隙”——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文化縫隙:讓本地消費者產生自豪感
     
    英歌魂的名字,來自于潮汕老少皆知的“英歌舞”,讓當地人一看就懂——地域文化,是英歌魂的一張王牌。
     
    比如在門店空間,融入天井、英歌棒、英歌舞人物壁畫等當地特色;在物料上,做潮汕方言、名勝古跡插畫;在品牌內涵上,與當地人的家鄉自豪感同頻共振。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空間融入英歌棒、英歌舞人物壁畫等當地特色


    “我們開新店能很快實現自傳播,因為潮汕消費者看到我們,就仿佛看到了本地的茶飲之光,會奔走相告,在社交平臺打call。”張振洪說。
     
    在這方面和英歌魂打法一致的還有河南的眷茶。去年跨年夜,眷茶與河南博物院聯合,在鄭州做了一場古樂器的跨年演奏會,把中原文化與眷茶的品牌內涵深度結合。
     
    最近眷茶4周年慶,發起了一個線上“全城都在喝”的插畫征集活動,同步線下發起“鄭州地標打卡”活動,線上線下聯動,把品牌根植在區域。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當一個品牌讓當地消費者產生“家鄉自豪感”后,地位就會變得堅不可破。
     
    2018年年底,奈雪的店開在了眷茶一家商場店的對面,面積比眷茶大3倍,面對品牌知名度高、空間體驗好、品類齊全的競爭對手,很多人替眷茶捏一把汗。
     
    如今一年多過去,眷茶聯合創始人惠海豐告訴我:“除了短期的波動,長遠看,營業額幾乎沒有影響,這家店仍然保持了日出1000多杯的成績,單店的營業額2020年比2019年還上升了13%。”
     
    如今在各大品牌都已經密集入駐的鄭州市場,眷茶的門店數比2019年增長接近一倍,開出了40家直營店。
     
    還有一個品牌壺見,以閩式茶飲為主打。“壺見”這個名字,就是福建的諧音,也暗和了“壺里有乾坤”的當地飲茶文化。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以閩式茶飲為主打的壺見

    壺見的品牌打造,也是從閩方言、地方美食、文化元素出發,把福建人“泡茶話仙”的生活方式融入品牌。
     
    2017年成立至今,在古茗的重點市場福建,壺見已開設了130多家門店。在KOI“占山為王”、喜茶奈雪高調入駐的廈門,壺見的本土特色也讓品牌成功“出圈”。

    總結 

    在大型連鎖品牌的“入侵”下,區域品牌最能利用的就是本地文化認同感,用情感共鳴打造區域的“集體回憶”,同時成為外地游客的打卡點。

     

    地域文化做到極致,就具有了某種無敵的基因。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口味縫隙:抓住“家鄉味”
    單店營業額雙位數增長
     
    新茶飲的產品沒有絕對壁壘, 因此任何一個環節做好,都有可能成為壁壘。區域品牌們紛紛都是從地方飲食習慣入手。
     
    比如壺見,精選福建代表鐵觀音茶,找到鐵觀音發現者的傳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監制,以新茶飲的價格,體現名優茶的價值和口感。

    在大品牌紛紛入駐泉州后,為了做口味壁壘,壺見把泉州當地的甜品四果湯,加入茶湯之后,做成杯裝化的四果茶飲品,成為門店熱銷款,“2020年,我們的店均營業額,比2019年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品牌相關負責人透露。
     
    還有個福建品牌叫莓超瘋,2014年成立,以“莓莓茶專家”為產品定位,從草莓、藍莓、楊梅等水果出發,做產品延伸,在區域市場開出40多家直營店,因為在產品上找到了口味壁壘,所以品牌在大品牌下沉后,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從草莓、藍莓、楊梅等水果出發

    總結 

    在餐飲中,有一個品類是無敵的,那就是“家鄉味”。

    這種執拗的喜愛,讓很多地域美食延續千年,地域的飲食偏好,就是市場送給區域品牌們禮物。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模式縫隙:開在喜茶對面
    靠“撿漏”年入750萬
     
    麒麟大口茶,是發源于云南保山的一個品牌,目前僅有幾家店。
     
    去年,創始人林森在昆明開店的時候,非常冒險地把店開在了喜茶的對面,隔著一條街,麒麟大口茶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很好,平效甚至超越了喜茶。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麒麟大口茶的成功,就在于產品的絕對聚焦:
    只賣一款檸檬茶,以極致單品占據消費認知。
    把店開在喜茶旁邊,也是為了“撿漏”。喜茶吸引的客流中,對口味執著度不高、不愿意等待的,就會成為麒麟大口茶的消費者。
     
    2018年成立的阿嬤手作,也是一個靠產品模式突圍的典型,主打“天然、手作”的產品模式,在門店現搓珍珠、芋圓,現蒸芋泥、現熬仙草等,把新鮮、無添加的產品特色讓消費者看見。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手作小料,讓新鮮看得見

    目前,阿嬤手作在南寧開了7家店,店均出杯量超過1500杯,去年進駐深圳后,生意持續火爆“我路過幾次都沒喝,主要是排隊太長。”茶飲資深研發丁建表示。

     

    總結 

    對于區域品牌來說,無論是知名度、供應鏈溢價、營銷能力都無法與大牌抗衡。

     

    但如果能在大品牌的產品模式中找到薄弱環節,通過聚焦品類、細節再造、強調天然等方法,把大品牌的短板變成自身的長板就能找到未被發現的商業機會,找到生存縫隙。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價格縫隙:性價比是區域市場決勝點
     
    價格就是賽道。我發現,
    上述這些區域強勢品牌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價格帶”。
     
    以英歌魂的爆款白桃沁雪舉例,乳制品使用了無菌冷鮮牛奶,加上新西蘭進口奶油調配,茶葉則使用福建的原山鮮茶,頂料也是一線供應商的凍干草莓粒,但客單價保持在14元上下,僅僅是一些大品牌的一半。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英歌魂白桃沁雪


    總結 

    對區域品牌來說,使用當地的原料,在新鮮度、運輸成本上占了先機。而區域品牌的當地人脈和選址資源,讓人力成本、以及選址成本都有一定的優勢。

     

    利用這種成本優勢找到和大品牌的價格縫隙,用文化特色吸引情感共鳴,用極致性價比形成復購,是區域品牌的突圍方法。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大樹底下不長草,但可以長蘑菇
    新茶飲寡頭時代的到來不可阻擋,巨頭們以全方位碾壓機的優勢,讓很多中小品牌找不到立足之地。
     
    在有些行業,的確是沒有機會做“小”的,比如互聯網,巨頭之下寸草不生,但新茶飲并非如此。
     
    我們要客觀地看到,大品牌的入駐,一方面是壓力,另一方面會帶動當地飲品市場發展,把蛋糕做大。
     
    新茶飲和中餐一樣,真正的魅力就在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不管是市場還是消費者,對獨特、小眾的面孔永遠有期待。
     
    對于偏安一隅的區域品牌來說,找到一條差異化的賽道,做通、打透,形成強烈的本地消費認知,就可以與大品牌抗衡。
     
    更何況,
    如今這個難覓“集體回憶”的時代,本來就適合獨特的、有性格的品牌的成長。
     
    只有做成超大規模才能被稱作“品牌”嗎?答案恐怕未必。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統籌|妮可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咖門2021新茶飲大賽,重磅回歸!線下選手報名通道已開啟,掃碼了解詳情: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區域品牌保衛戰:開在喜茶對面,還能單店月入50萬+?

    飲品店人員管理12講:

    飲品開店新手必修46講: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213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3月16日 11:05
    下一篇 2021年3月16日 11: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