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沒有將,不開店”一直縈繞在木屋人的耳旁,培養人才便成了門店的重中之重。今天,10名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了層層篩選的勇士又摩拳擦掌,從各店趕來參加華南區2021年第一期店經理競聘。
你以為只是一次平平無奇的競聘嗎?不,這次的火藥味相當濃!因為現在要想晉升店經理,難度系數又增加了,首先精細化排班、招聘與訓練系統、目標與計劃管理和門店經營分析四項認證是必經之路,不然連競聘的門檻都跨不過。
雖然看起來更難了,但對于伙伴來說是個好事,以往競聘完上任卻hold不住整個店的案例比比皆是,就算上崗了也很難有成就感,而現在嚴選出來的是實戰性更強的經營型店經理,是經得起考驗和折騰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人總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但今天的競聘不走尋常路,是毫無保留地把門店的不足之處暴露在太陽底下,通過深度剖析,再提出解決方案,亮出追蹤結果。好家伙,沒點勇氣還真不敢來競聘啊!
比如沙井京基店的賀騏就分析了京基店的口味分為什么從試營業時候的4.91分掉到了開業后的4.80分。沒開業前,顧客不多,一切都很有秩序,口味分蹭蹭蹭上漲,開業之后顧客猛增,各種問題就來了,什么服務質量差,菜品品質差等等。
后來發現從各個店調來的伙伴服務標準不太統一,忙的時候比較亂;出品間一忙,品質把關也不嚴格,而且區域伙伴和顧客缺乏交流,根本不知道顧客哪里不滿意,所以才造成口味分嗖嗖嗖下滑。
看到這個局面,他也是樓面出品兩手抓,樓面開始制定樓面服務標準,引入到員工ABC中;為了加強伙伴和顧客交流,把桌面買單的二維碼封住,讓伙伴給顧客買單并詢問體驗如何。不僅把差評扼殺在搖籃中,還鍛煉了伙伴處理問題的能力。

出品問題是先讓出品伙伴對菜品充分解凍,哪怕高峰期也要保證上爐的菜品已經解凍充分了,再找品質部要菜品的標準圖給出菜口的伙伴看,然后分樓層傳菜,來解決菜涼的問題。
最后就是每周店里開周例會,伙伴互相交流品質、服務有哪些機會點,進而改善提升。

這才是競聘店經理的正確打開方式,從顧客體驗、人才培養和效率指標入手,分析門店的現狀,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改善方案,執行、追蹤再總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展現了伙伴們做過的事,也體現了伙伴們的管理思路。

畢竟選拔店經理也是在為選擇木屋未來的創業合伙人打基礎,需要他們既要能腳踏實地,又要能仰望星空。

所以恭喜這7名脫穎而出的木屋勇士:
大仟里店肖凱

上梅林店魏曉峰

皇崗村店何燕如

沙井京基店賀騏

坂田佳華店梁劍強

小徑灣店賀正松
清湖店梁友現
不過平姐說現在木屋選人才越來越難,要求越來越多了,本期沒有兩把刷子很難脫穎而出。但競聘成功意味著踏上新崗位的起點,重新進入另一輪的PK中,后面會有更加嚴苛的考驗。
希望這些木屋勇士們接下來用實力帶領更多的伙伴,玩轉千萬生意!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