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碗非遺成都粉,70平米日營業額2萬+


    這個來自成都的非遺品牌,經過不斷的優化迭代,菜單完成了口味矩陣(不同味型的湯頭和澆頭),粉品單價從17-32不等,+吃粉標配小吃+解辣甜品,在一二線城市的人均消費為35元左右,廚房面積為15平米為建店標準,70平米門店50個標準餐位,加上超級門店模型(高獲客、30秒出餐、每天翻席15-20次)是非常值得學習研究的門店模型。到目前為止,其已經成為全國小吃快餐賽道市場中的鋒利餐飲門店模型代表。

    是什么原因讓一個地方非遺走向了全國?又是什么原因使這個品牌突圍“粉面圈”,越做越強?

    小時餐飲時報發現了3個關鍵點,下面以甘食記為例,給大家展開分析。

    關鍵點1

    · 宣傳“非遺”,更讓顧客感知到“非遺”!

    “非遺”,只是一個廣告語嗎?對顧客來說,要記住非遺,需要有什么樣的體驗呢?


    首先,從門頭到店內裝飾、線上線下品宣,無一不強化著“非遺成都粉”標簽,
    將“非遺”與品牌進行全方位的強關聯


    其次,
    到門店場景打造-明檔現場展示“非遺”打粉技藝
    ,每天5次以上的打粉環節會配合著打粉的節奏,所有員工一起唱著吆喝,現場氣氛瞬間炒熱,也有效吸引了店內顧客和路人的注意力,使顧客產生鮮明的記憶點;

    最后,
    獲得央視專題報道,登上《回家吃飯》美食節目
    …提及甘食記,都會介紹說這是一碗“非遺”的成都肥腸粉,這是一個“非遺”美食品牌,向全國人民傳播“非遺”美譽。

    通過系列關于“非遺”的配稱,“非遺”,便成為顧客一想起甘食記時,首先想到的一個關鍵詞。
    另外一方面,這也是品牌傳遞給顧客的記憶點、信任點和獨特價值,也是在顧客口碑傳播時,能夠放大品牌的一個亮點。
    “非遺”無形之中使甘食記區別于市場其他粉面類品牌。

     “三代傳承”與“歷史超過百年”,這兩個條件是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硬性門檻。甘食記·成都肥腸粉,始于1912年,三代傳承,手打鮮粉,于2018年成功申遺,2020年被列入成都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甘食記成為了唯一一家有市級非遺認證的肥腸粉品牌。

    擁有“非遺”這張好牌,甘食記也打得不錯,其他非遺品牌,可以借鑒。

    關鍵點2

    ·“非遺”如何解決可持續的市場化問題?

    能被評選為“非遺”的品牌,都是一個有好手藝的品牌,但是好手藝是內部思維,顧客需求才是外部思維。不是說非遺好手藝不好,是非遺好手藝的經營模式、門店呈現、品牌呈現,需要迎合顧客的需求。

    甘食記,作為一個非遺傳承品牌,從品牌成立一開始,甘食記就以公司化、現代化經營的思路,制定了連鎖化、走向全國的目標,將傳承三代的肥腸粉小吃店“重做”,在門店模型打造、精細化管理、品牌營銷、供應鏈、新零售等方面,走在品類前列。

    從甘食記非遺的成長之路,我們也能看到答案。

    2011年,甘食記,第一家商場店成立,由此邁出了讓“肥腸粉”從街巷走進商場的一步。2019年,正式成為了成都市非遺品牌,形象也再上了一個臺階。發展至今,已在成都、西安、北京、天津、深圳、福建、大連等地開出60多家連鎖門店,每年賣出超過500萬份招牌肥腸粉,單日單店平均來客數300-600人。其強大的獲客能力就是圍繞“視覺”、“場景”、“動線”建立“超級門店”獲客模型。

    ·高勢能視覺引導“甘食記—成都肥腸粉”品牌名+品類名,消費者能一目了然的知道你是誰賣什么,起源于哪里,從而降低信息獲取成本。“非遺”著重傳遞品牌價值和品牌印象,增強消費者選擇信心。門頭主視覺以大片藍綠色為主,用黃色突出品牌,紅色突出“成都肥腸粉”,奪人眼球,快速產生品牌記憶。

    ·高感知場景營造
    門店全部明廚明檔,掛著“每天五爐,手打鮮粉,現打現賣,絕不過夜”的告示,把現打粉的工藝展示出來,一是強調食材的新鮮現做,二來有一個很好的展現形式,以現場手打粉的聲音與“吆喝聲”(打粉號子)吸引客人進店。


    ·高效動線點餐設計就餐動線始于門店中心位置的自助點餐小吃臺,擺放著各類小吃、主題新品和新零售包裝食品,顧客端盤直接拿取,旁邊還有專門的服務員提前幫忙下單,按順序走到收銀臺時直接結賬,取小票,找位置坐下后,就有服務員將餐食端過來。另外,標準門店要求后廚一分鐘出餐,以最快的速度保證翻臺率。所有聚焦快餐的品牌最后拼的就是極致效率和極致口味。

    關鍵點3

    · 依靠代代相傳的家族非遺,如何保證家族傳承的同時,做大規模?

    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了購物中心店、CBD店、高校店等模型,投資50萬便能開出一家門店,而且現在門店平均9-12個月回本。多家門店甚至做到6個月就可以回本。甘樂說道。

    已經跑出成功的超級門店模型的甘食記,在4.21發布會上還釋放了一個重要信息:“未來三年要做百城千店”,將以合伙人形式,在全國建立10+以上分公司,開出1000家門店,以技藝傳承、精神傳承、經營傳承等切入點,全方位探討傳承成都非遺肥腸粉的方法論,共同做大品類。甘樂還提到:肥腸粉這種地方小吃品類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公司化經營的“正規軍”多了,品類大了,品牌才會更有影響力。

     


    小時總結,3個非遺品牌走向全國的關鍵點:

    1.宣傳“非遺”,更讓顧客感知到“非遺”!

    2.“非遺”需要迎合顧客需求,不斷優化迭代自身的經營模式、門店模型!

    3.要做大規模,“非遺”品牌可以嘗試使用城市合伙的方式,變“家傳”到“師承”!

    順便一提,這3個關鍵點不僅適合業界打“非遺”美食的品牌,同樣適合一些有歷史但是品牌老化的品牌作為參考,尤其是快餐品牌,通過抓住品牌核心價值點并不斷放大,在品牌已有積淀上做升級,在市場化和品牌之路上越走越遠,做大做強!

    而甘食記作為歷經百年還在不斷壯大的品牌,既有“非遺”文化保護,又有三代祖傳的產品技藝,更有已經跑成功的超級門店型…“肥腸+粉”的王炸組合,能否成為既螺螄粉之后的下一個風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33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17:01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