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
期
頻頻跨界
火鍋食材超市“要啥有啥”
為什么頭部品牌紛紛“不務正業”了起來?
內參君向業內人士咨詢后了解到:今年開始,火鍋食材超市的生意,沒有那么好了。
比如內參君所住小區附近,原本有鍋圈食匯、淘汰郎食材超市、以及海底撈火鍋超市三家。就在今年春節后,淘汰郎食材超市門店已關閉,鍋圈食匯雖在營業,生意卻明顯沒有節前熱鬧了。直接表現為:在其門店運營的會員微信群里,內參君發現,人數已經由190人減少至170人。
疫情催生了在家吃火鍋的消費需求,所以2020年火鍋食材超市火了一把,但疫情過后,這種銷售模式的弊端就開始凸顯了。
第一、火鍋到家消費需求本就是低頻。2020年疫情期間,讓火鍋燒烤淡旺季都沒有了界限,這讓諸多火鍋食材超市一時間嘗到了甜頭。
從品類來看,大多數火鍋食材超市里,火鍋食材、燒烤食材、火鍋燒烤用品等,是店里必賣產品。或許是在初期就看到了單純賣火鍋食材的弊端,繼而想借助燒烤品類,來增加收入。
隨著疫情好轉,人們急迫要外出旅游、外出用餐,明顯減少了在家用餐的次數,尤其在家吃火鍋的頻次已經越來越低,在家吃火鍋遠不如去餐廳吃的痛快和舒服。
加上正值淡季,雖然吃火鍋的熱度未減,但天氣逐漸變熱,人們更多選擇直接去火鍋餐廳。夏天雖說是燒烤旺季,但家庭燒烤的消費習慣還未養成。
但店面要生存,所以要拼命找增加營收的辦法,于是大家各自從不同品類入局,如茶飲、生鮮、冰淇淋等。因為這些產品是吃火鍋的標配和絕配,所以,涮便利在門店增加茶飲檔口,倒是很合時宜,至少從顧客的體驗上,有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第二、火鍋食材超市賣生鮮、做社區團購具有先天優勢。火鍋食材超市選址基本圍繞小區周邊開店,本身零售屬性很明顯。而生鮮是高頻產品,用高頻產品引流獲客,做到顧客規模化,有利于加強自身造血能力。
這個曾被資本熱捧、大佬強勢入局的新模式,正在做轉型、升級。它們越來越不像火鍋食材超市,更像是一個小型零售超市。
垂直火鍋食材品牌,亟需“破圈”,突破這個“窄門”生意,從模式、規模、產品品類等各方面,找到破圈出局的方法。
不過,社區生鮮領域早已發展成熟,社區團購平臺玩家也不可小覷。火鍋食材超市的面積和便利店差不多大,最初是單純的銷售火鍋食材。如今,擴充品類已成趨勢,除了選址占有優勢,還需要在門店面積、人員配置、采購和保障生鮮產品質量下功夫。
零售學堂創始人劉耕曾說:“火鍋食材超市就像生存在社區生鮮店和社區團購的夾縫里。社區生鮮店有實際的消費場景,社區團購平臺有巨大的流量,相比之下,火鍋食材店優勢不明顯。”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這是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和多戰略的布局,是火鍋食材超市品牌們一定會走的方向。
轉型升級之路還要一步一步走,也許就做成功了呢。
內參君認為,火鍋食材超市頻頻跨界,根本原因還是火鍋食材超市的賽道,競爭太激烈了。
火鍋食材超市并非新興事物,但是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是火鍋食材超市爆發的元年。以鍋圈為例,2017年建立的鍋圈食匯,經過3年開疆擴土,已經成為行業的頭部玩家,引來不少資本青睞,創造了兩年拿下了10億融資、僅用3年時間就開出了5000家門店的速度。
在鍋圈的帶動下,火鍋食材超市這種業態迅速崛起,九品鍋、川鼎匯、懶熊火鍋、火鍋物語等專業火鍋食材燒烤開始融資,海底撈、蜀大俠也成立火鍋食材店,三全、安井等食品公司的火鍋食材品牌也開了起來,包括蒙牛、國美這種跟火鍋食材不搭界的企業,也介入了火鍋食材領域。不管是外賣小店、傳統火鍋店還是零售企業,各類玩家都在加速入局,火鍋食材外送已經成為火鍋行業中近期最受關注的細分市場。
一年多時間以來,火鍋食材超市這條賽道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競爭進入白熱化。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布局火鍋食材的企業大概有1000多家,規模大小不一。這個賽道,現在已經不是“藍海”,而是“紫海”了。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是火鍋食材超市賽道的爆發期。其中,“火鍋超市”相關企業注冊量3306家,同比增長165%。2021年截至今日,半年時間里,“火鍋超市”的在業存續企業有609家,顯然增速明顯下降。
潮水過后,才知道誰在“裸泳”,疫情過后,很多火鍋食材超市面臨的問題開始顯露。
一,價格不占優勢。在傳統商超、菜市場里,人們同樣能夠買到新鮮的火鍋燒烤食材,甚至部分商品的價格優于火鍋食材超市。所以,人們為何一定要去店里買呢?這也是當初該模式推出后,持續存在的疑問。
二,零售巨頭已強勢跨界這一賽道。2019年,盒馬嘗試火鍋,在當年天貓雙11期間實現日售破萬單;2020年,盒馬鮮生注冊了“盒馬火鍋”。既能堂食,又接受到家服務。不過,盒馬有火鍋季,意味著在火鍋旺季才會上線。這對于專業火鍋食材超市品牌,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線上電商平臺也入局,加劇競爭。隨著人們對于生鮮到家的的需求日益強烈,每日優鮮看到了火鍋生鮮的巨大市場。2020年,每日優鮮與安井食品達成合作,作為成熟的線上零售平臺,每日優鮮在售商品覆蓋了水果蔬菜、肉蛋水產、預制熟食等12大品類,憑借著前置倉冷鏈物流和供應鏈能力,開展“在家火鍋”業務具有優勢。
此外,叮咚買菜也緊鑼密鼓地布局市場。在2020下半年主推“火鍋到家”業務,抖音平臺廣告隨時能刷到。
所以,等待鍋圈食匯一類的專業火鍋食材品牌的,是改變、是創新、是升級..……
火鍋食材超市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需要轉型的時候了。 但如何轉型,包括行業領軍的鍋圈也是一臉“懵圈”,目前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之中。 河南上佳食品市場總監劉愛認為,與最初專注火鍋食材的1.0階段相比,這個市場已經發展到了2.0階段——即火鍋食材+其他品類。 比如火鍋食材+燒烤食材、火鍋食材+預制品(半成品)、火鍋食材+特色鹵煮、火鍋食材+西餐食品(蛋撻、披薩等)。 最好的模式,是在火鍋食材超市增加高頻剛需的產品,來滿足或彌補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段的不足或短板。
加入SIAL China,一起審食度勢,點食成金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