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韓式泡菜與白切雞相結合,味型新穎,肉質細嫩,滋味很足,墊冰沙上桌,夏日特別受歡迎。
制作流程:
將三黃雞治凈,入清湯中鹵熟(類似鹵白切雞的手法),撈出放涼對半剖開,浸入泡菜醬中,封保鮮膜入保鮮冰箱腌制24小時即可。
走菜流程:
撈出半只雞斬成小塊(雞身上的泡菜醬不必抹掉)。取一只大號深碗,裝入冰沙、墊入粽葉,擺上雞塊即可上桌。
泡菜醬:
用料:
本地大辣椒1500克,鮮紅小米辣250克,大蒜蓉250克,蘋果300克,梨300克,白糖250克,廣東米酒50克,鹽適量。
制作:
本地大辣椒用開水泡透、泡軟,擠干水分,加入小米辣、蘋果、梨、大蒜入攪拌機打成蓉,調入米酒、鹽、白糖,密封后放入保鮮冰箱發酵三天即成泡菜醬。
提示:
用韓國泡菜手法發酵的這款紅椒醬辣度柔和、微酸微甜,帶有濃濃的水果氣息,除了用來腌制白切雞,也非常適合配伍海鮮,例如“泡菜海螺片”、“泡菜大連鮑”等,效果很不錯。
注意:海螺需切片泡2小時,大連鮑則可整只泡制,半天即可入味。
制作:胡久武
此菜將粵菜常用的海鮮嫁接湘菜,螃蟹吸收臘肉蒸出的油變得更香,臘肉染上螃蟹的鮮味,既顯檔次又好吃。
提前預制:
1、將臘肉放在明火上燒至皮軟,刮洗干凈,入清水浸泡一晚,入蒸箱蒸40分鐘,改刀成3毫米厚的片待用。
2、豬油30克燒至五成熱,下蒜蓉10克、豆豉5克爆香,下鮮小米椒末20克炒出鮮辣味待用。
制作流程:
1、新鮮花蟹4只(重約500克)洗凈去鰓和殼,每只切成8塊,加適量蔥花、姜末、料酒、胡椒粉抓勻,腌10分鐘去腥味。
2、金針菇20克洗凈墊在長盤底部,將蟹塊肉面向外擺在金針菇上,淋蒜蓉油(蒜蓉入色拉油中熬香即可)25克和蒸魚豉油10克,入蒸箱蒸3分鐘。
3、將螃蟹取出,頂端擺臘肉片、淋炒好的小米辣,再蒸7分鐘,取出后撒蔥花,激熱油即可。
制作關鍵:
1、在制作蒜蓉油時,蒜蓉炸至淺黃色即可,不能炸老,否則入鍋蒸制后容易有苦味。
2、蒸螃蟹的時間不能太久,否則鮮味會流失。
制作:蔣學云
這是蔣學云大師在美國事廚時設計的一道菜品,以川式鹽水鴨為原料,裹蛋清糊、粘芝麻后油炸,搭配蔬菜、沙拉醬上桌,中餐西做,狀似雞排,但品嘗后才發現別有玄機,從而獲得了許多外國食客的鐘愛。
鹽水鴨制作:
1、凈鍋下粗鹽100克,加入花椒5克、五香粉10克、桂皮1段、生姜、香蔥各20克中火炒香,待鹽粒變成淺黃色,盛出即為炒鹽。
2、選用生長期在一年之內、重約2斤的土鴨宰殺治凈,用炒鹽充分揉搓其表皮和內膛,冷藏腌制6小時以上,取出后汆水、晾干,放入托盤,大火蒸40分鐘,晾涼即成。
走菜流程:
1、鹽水鴨去骨,將鴨肉斜刀切成重約30克的片。取鴨肉7片,在表面裹層蛋清糊,再拍一層芝麻,下入七成熱油炸至外表金黃酥脆,撈出瀝油。
2、盤底擺入番茄片、生菜葉,上面放炸好的鴨片,擠入沙拉醬即可走菜。
沙拉醬:
1、蛋黃12個放入攪拌機,快速攪打5分鐘,待其變成略微發白的奶油狀,分次倒入色拉油,第一次油量要少,最好不要超過50克,否則蛋漿難以全部吸收,攪打時容易“吐”出油,使其漂浮在表面。之后每次倒入色拉油的份量可略有增加,但不能超過12個蛋黃的重量。這一步驟需攪打45分鐘,共倒入色拉油150克。
2、待油被蛋黃全部吸收后,下入白砂糖、白芝麻、白胡椒粉、味精、細鹽、雞粉各25克,攪拌至完全融化。
3、蒜末40克、色拉油900克分次倒入攪拌機中打勻,期間每隔5分鐘倒入白酒醋(這是以還沒成熟的白葡萄與香料、醋菌釀造而成的一種調味品,醋味淡,甜度較低,多用于制作沙拉醬或油醋醬)5克,待30分鐘后,原料呈現半凝固的煉乳狀即成。
制作關鍵:
1、此菜中所用的鹽水鴨,加炒鹽揉搓、腌制的時間較長,且還有后續加工過程,因而無需浸泡鹽水,取出蒸熟即成;若是制作直接食用的鹽水鴨,則建議在搓鹽后,再將鴨子放入鹽水進一步入味。
制作方法為:
清水100斤、鹽80斤加適量姜片、蔥段、八角燒開放涼,放入鴨子浸泡6小時即成。每泡完一批原料后要清理一次:鹽水燒開,打去浮沫,補入適量清水和鹽再次燒開。鹽水用得時間久了,便成為老鹵。
2、經過鹽水浸泡的鴨子不宜蒸制,否則過咸,而是應該放入清水小火“焐熟”。加熱過程中,鴨子會慢慢往外吐鹽分,待其成熟時,咸度剛剛好。需注意的是,水面冒魚眼泡時即可放入鴨子,用微火保持似開非開的狀態煮45分鐘,千萬不能燒沸,否則就變成燉鴨湯了。
3、做沙拉醬時不能使用蛋清,因為它不吸油;色拉油需提前冷藏30分鐘再使用,能起到延緩醬汁升溫的作用,在后期攪打時每隔5分鐘要倒入少許白酒醋,目的也是為了給醬料降溫。
制作:周華
現在年輕食客喜吃辣,但傳統川菜對他們的吸引力越來越低,于是周師傅便將廣東菜里的蜜椒味型與川式辣子雞相結合。
粵菜里的蜜椒味型,是由蜂蜜和黑胡椒混搭而成的復合味,甜中微帶辣口,這道菜在此基礎上添入了黃飛紅脆椒碎,提升了成菜的香度和辣度,同時賦予其紅亮的色澤;傳統辣子雞是將整雞或雞腿斬成碎丁,賣相散亂不美觀,而這道菜選擇用雞翅代替雞丁,成菜效果更加悅目。
(帶花生)
25克搗碎納盆,添入炒香的白芝麻15克、炸蒜蓉15克、小米椒圈少許混合均勻制成脆椒料。
1.雞翅煎熟后一定要瀝干油分,否則不容易裹勻脆椒料。
制作:付翠英
此菜從KFC的奧爾良烤翅改良而來,將雞翅與牛蛙這兩樣食材做了新搭配,原料腌制時加入了奧爾良粉、蘋果、牛奶、小米辣,焗制時則使用了腌汁和高湯,成菜顏色黃亮,奶香微辣,一咬滿嘴肉汁,口感極棒。
批量預制:
1.雞翅中5000克斬成小塊,沖去血水,瀝干后放入盆中,加蘋果片300克、洋蔥絲200克、蒜片150克、小米辣段50克拌勻,再放奧爾良粉350克,加雀巢全脂牛奶1盒(1000克)抓勻,覆膜入冰箱冷藏腌制12小時。
2.牛蛙10只宰殺治凈,去掉外皮和內臟,沖去血水、斬成小塊,納入盆中,用與雞翅同樣的方法腌制。
走菜流程:
1.取生鐵鍋,底部鋪一層洋蔥絲,再墊入提前過油的輔料(土豆塊、胡蘿卜塊各100克、山藥塊80克),之后鋪上腌好的雞翅中500克、牛蛙塊100克,倒入雞翅腌汁(即腌雞翅時所用的牛奶及腌制過程中各種主輔料滲出的汁水)100克,添高湯500克,加蠔油30克,老抽、鹽各3克,加蓋中火燜8分鐘。
2.此時將被水泡透的面劑子取出,放在手掌上,用另一只手將其拍扁并搓成橢圓形面餅,貼在鍋邊,加蓋再燜3分鐘,開蓋撒香蔥碎10克,加蓋后直接將鐵鍋端出走菜。
面劑子:
1.中筋面粉5千克放入盆中,加老面1250克、鹽40克,分次倒入清水2800克,充分攪拌至均勻,蓋上濕布靜置發酵15分鐘。
2.取面團400克,分成8個劑子,放入清水中浸泡,將劑子拍扁并搓成橢圓形面餅,面餅貼在鍋邊,加蓋中火燜3分鐘即可。
技術關鍵:
用清水浸泡面團可使其變軟,入鍋制熟后口感不會過硬,且更容易吸收鍋中的湯汁。
制作:佟鳳超
此菜將東北地區的醬燒茄子與川式的煳辣味型結合,做成一款半湯版的創意素菜,盛入底部帶火的砂煲,與鮮九層塔同煲,熱、燙、滑、香。
批量預制:
1.長茄子5000克去皮,改刀成長條,下入六成熱油炸至金黃,撈出瀝油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五花肉片500克煸出油分,放蒜末200克、蔥末80克、干辣椒段30克、花椒10克爆香,放東北大醬220克、甜面醬180克炒香,添高湯7000克,調入香醋180克、白糖80克、生抽40克、雞粉25克、味精25克以及適量鹽,放入茄條大火燒開轉小火煨10分鐘,倒入不銹鋼盆保存。
走菜流程:
1.砂鍋中舀入茄條和原湯共500克,置于煲仔爐上。
2. 鍋入蔥油3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干花椒10克、干紅辣椒段30克爆香,起鍋倒在茄條上,放鮮九層塔20克,加蓋燜至湯汁沸騰,帶底火走菜,上桌后揭蓋的一剎那香氣撲鼻,極為誘人食欲。
制作:丁忠華
此菜原型是“順德焗魚嘴”,但傳統吃法過于常見,點擊率不太高,后來丁忠華結合重慶辣子雞的炒法創制了這道新菜,口味微辣,搭配新穎,走菜快速,毛利可觀。
制作流程:
1.三黃雞宰殺治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丁,花鰱魚頭切成小塊,將雞丁和魚塊分別納盆,加適量鹽、味精、生粉、蛋清上漿,入六成熱油中拉油至八成熟。
2.鍋上火放花椒油、紅油各15克,燒熱后下入干辣椒、干花椒、蔥段、蒜片各10克煸香,舀入阿香婆香辣醬25克,倒入雞丁和魚塊各約200克,撒入孜然粉、椒鹽各2克,放入黃飛紅脆椒、蒜苗段各10克快速翻勻即可出鍋。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