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勢造賽道,大品牌涌進小酒館

    近年來餐飲大牌紛紛開店“餐+酒”,時勢造賽道,小酒館已成最火風口之一:

    奈雪開店“奈雪酒屋BlaBlaBar”

    湊湊開出全國首家“火鍋+酒館+茶飲”新模式店

    呷哺呷哺 “Light-Pot升級版”店型兼容火鍋+下午茶+呷酒小館

    和府撈面的新品牌“小面小酒”

    喜家德開出“喜家德餃子酒館”,Slogan“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老鄉雞新店融入酒吧功能

     

    老鄉雞酒臺

    像是為這個網紅賽道做注腳,hkexnews網站放出消息,擁有372家門店的酒館連鎖品牌海倫司(Helens)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海倫斯招股書有幾點細節讓餐飲界既驚且羨:

    1、海倫斯分店數量,2019年為162家,2020年為252家,2021年351家,疫情未讓海倫斯收縮,反而逆市大幅擴張;

    2、海倫斯在IPO前只經歷過一輪融資,資金杠桿不高,崛起之路較穩健;

    3、海倫斯新直營店的盈虧平衡期2018年為6個月,2019年為5個月,2020年為3個月,經營模式快速轉入穩定;

    4、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海倫司毛利率分別為72.35%、65.32%和66.82%,同期凈利率分別為9.42%、14.01%和9.26%;

    按常理,擴張期必然要承受虧損,且抗風險能力轉弱。海倫斯能夠一邊進化一邊快速擴張,在疫情沖擊下仍保持了2018年的凈利率,或許表明海倫斯身處一片優質藍海。

     

    仔細拆解餐飲界對小酒館賽道的構想,大致不出以下三個方面:

    1、  錯峰經營乃至全時段經營

    餐飲界競爭日趨白熱化,坪效、人均、翻臺率全計入KPI,如果能在常規之外又開辟兩塊經營時段,店面不變,團隊略增,營收卻能翻番,這樣的商業模式自然風靡。

    特別一些主打“晚餐+夜宵”模式的餐飲店,非常適合轉型小酒館,將兩個經營波峰直接化為持續經營。

    更顯優勢的是,餐館先天處在酒館的營業時間上游,若能留住要轉場續攤的酒客,就能順勢截留酒場生意餐館門口站著一圈圈結完帳商量“待會兒去哪喝一杯”的人群,會發現他們當晚的消費,會發現餐館人均150元

     

    2、下酒菜,彼之短板,汝之勝場

    過去喝個晚酒,要么燒烤攤,要么街邊檔,就著油煙與鑊氣,花最少的錢,咂最響的嘴。后來有了注重情調和氛圍的酒吧,下酒菜突然成了重災區。

    有用薯片抹罐頭鵝肝醬的,有用萬年黑油鍋炸一份凍薯條的,還有用微波爐叮一片風干魷魚沾醬油的,酒吧美食很快與大學食堂美食、火車站美食齊名,并稱中國三大勵志美食流派。

    同時酒吧菜還貴得理直氣壯,自稱“吃個環境”。所以當餐館裝修與氛圍提升到一定程度,開啟酒館模式就成了降維打擊:同樣的瓶裝酒,配上更專業的下酒菜,不輸酒館的環境氛圍,更好的衛生與服務,關鍵消費還比酒場大幅降低。

    而且餐館對口味研究已臻化境,即便美食街級別的麻辣小龍蝦,打包到酒吧就是圣品。一但餐飲廚師用專業廚房加工下酒菜,都是信手拈來。同質化的酒品競爭,往往不如下酒菜特色單品更能鉤住客人。

    3、化理性消費為沖動消費

    賣餐是理性消費,同地區一份炒蔬菜18元,一但標價2字頭必然引發消費者強烈的排斥。餐飲界多年的競爭,培養出大批精明食客,專業術語叫“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而賣酒的場合大多是沖動型消費,首先菜品單價高企,KTV和夜場一份冰毛豆賣到餐飲界2-3倍的價格是普遍現象;其次酒場的客人點菜頻次也遠比餐飲更顯狂熱,吃飯時光盤很正常,下酒菜就得隨時充盈半桌才心安。

    甚至起心動念的原由都更充分,餐館每一單生意的根本動機無非“饑餓”和“社交”,而酒館客人除了社交還會因為“空虛“、“無聊”、“饞了”、“想遇見某人”等莫可名狀的理由出現。

    另外,酒客另一個不理性特點是粘性更大。每天光顧同一家餐館的客人極少,可視為怪癖。而習慣某一酒館卻是酒客的常態。究其原因,一半是因為酒精的成癮性,讓酒客在動念時有很強的路徑依賴。

    而另一半原因,酒館不是單純果腹的場地,它更多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所以深夜食堂才值得玩味,因為它以餐館之名,行酒館之事。

    成功的餐館,部長能叫出客人的名字;而成功的酒館則是客人進門總能叫出一半在座客人的名字。

    所以酒館的內核是客人的靈魂歸宿,非雕琢“色香味意型”就能解決。

     

    01

    小酒館出品邏輯

    餐飲跨界小酒館,可以發揮一些原有自身優勢,推陳出新:

    1、干香咸辣

    酒吧總結出的下酒菜四大特點“干香咸辣”,具其一就能讓菜品成為佐酒利器。重口的菜加大了啤酒需求,而被酒精麻木的味覺又需要更重口的菜,兩個正反饋達成循環,這就是小酒館高客單價的秘訣。

    另外,參透“重口”這一酒客規律,也就抓住了精釀啤酒崛起的緣由,讓啤酒館理性地自迭代。

     

    2、  碳酸魔法

    碳酸飲料入喉,能讓身體在一段時間內加速對酒精的吸收,以更少酒精達到峰值。這就是啤酒與香檳的成品邏輯,也是啤白混喝會被迅速放倒的原因,最近許多“斷片酒”就是這么設計的。

    所以碳酸加酒,更HIGH更健康,也更經濟。

    除了定制的啤酒與香檳,預調酒中使用湯力水和碳酸飲料也能達到這個效果,所以近幾年崛起的預調酒全是氣泡型。

     

    3、  國酒回歸

    洋酒吧是新生事物,但咸亨酒館不是。近幾年崛起的酒館風,對國酒表現出極大寬容。前有江小白開道,各種國產白酒品牌都推出年輕態的產品。同時黃酒、果酒也搭車復興,很多融合態的產品思路非常新穎,比如氣泡黃酒,比如瀘州老窖調制的“四川司令”。

     

    一些強大品牌還能聯合上游推出聯名款,之前深圳蠔爺針對軒尼詩V.S.O.P和X.O專門推出過蠔宴,最近在他新店封測中又看到了蠔爺與蔡昊聯名款威士忌,陳列在新店明顯作為酒吧使用的區域,據說此款威士忌有特制的佐酒蠔菜對應。

    連鎖酒館對產品打造遠比單打獨斗的小酒館擅長,且在標準化、量產化和成本控制上極具優勢,同時裝修裝飾、駐場表演與促銷活動也有規模效應,助長了餐飲進入酒館賽道的自信。

     

    其實過于強調產品,也是餐飲在涉足酒館生意時最突出的短視問題。我們反推那些酒靠量產、菜品簡陋的酒吧長期存在的原因,會發現一個差別:餐飲萬不可脫實務虛,而酒館已在務虛中經營了很久,自成體系,堪稱意識流。餐飲人要搞清一個酒館成功的秘密,不免要對自己固有知識體系來一次解構。

     

     

    02

    風格與氣場

    小酒館之魂

    盤點前些年的酒館視覺風格,大致分為這幾類:

    景點古鎮風,蝕化的木桌椅外加景點買來的各種廉價工藝品裝飾,綴滿麗江旅游歸來的回憶

    歐式Old Money與美式鄉村風,是最早抄襲西方的成果,銅釘皮椅、油畫和針式唱機標配

    蒸汽朋克風,緬懷工業時代的氛圍,紅磚墻與大量帶彎頭的水管,燈泡必用愛迪生式

    居酒屋風,日系主打,特點是擠,能提高坪效,菜品非常不下酒

    江湖風,國風自創,接地氣,但略顯破敗,木桌木凳不容久坐。

    近些年連鎖餐飲其實也在設法突破視覺風格,但受限于裝修材料市場供應,以及連鎖店經營需求,很多店會顯出一股喜氣洋洋的塑料風。

    歸根到底,連鎖店的根本邏輯是要保證翻臺率和坪效的,所以連鎖餐廳很少讓客人能真正坐得舒適放松。

    這是連鎖餐飲轉型酒館模式的硬傷,但還不是核心問題。

     

    我曾說,夜晚最后逗留的地方,是人的靈魂歸宿;晚年想要回到的地方,是人的精神家園。前文也提到,去小酒館的沖動是一種精神需求,所以據我觀察,人們會盡量嘗試不同風格的餐廳,但不太會頻繁更換駐足的小酒館。

    從某種意義上說,去酒館有類似“回家”的情結。對一個好的酒館,回憶里一定充斥著與人的互動,而不是對產品與裝修、沙發的依戀。酒精有成癮性,但不是酒館唯一讓人成癮的東西。

    所以一個成功的酒吧或深夜食堂,老板必然習慣經略情感,擔負客人的怨念與惆悵。這也是好的酒吧難以開出一家分店的原因,因為核心人物不可復制,人文關懷難以量產。

    這是我們對連鎖酒館天花板的揣測,餐可連鎖,飲可連鎖,靈魂卻一匙一鎖。

     

    -END-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延伸閱讀

    • 新式茶飲“大洗牌”,千億市場中,誰是下一個王牌?

    • 刀削面走上西餐桌,掀起西餐廳里的國潮風

    • 90%餐廳處于缺工狀態,智能設備帶給餐飲業的效率革命

    • 紅杉重倉投資虎頭局,萬字剖析烘焙賽道新機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40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4日 04:09
    下一篇 2021年6月4日 11: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