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8
期
從茶飲到餐廳,“Mini”風盛行
最近,餐飲圈刮起一股“Mini”風,喜茶、滬上阿姨、一點點等茶飲品牌分別推出“Mini兒童杯”。
打開小紅書,搜索“Mini奶茶”,各路網紅紛紛曬照,“姿勢”都一樣:手持Q萌的奶茶杯,和閨蜜/男友曬出“歲月靜好”的模樣。
“Mini”之火爆,令人驚訝。其實,早在2019年,喜茶就推出過“Mini”版,但那時候并未形成業內普遍潮流。而如今,這陣“Mini”風,屬實有些熱烈。
內參君隨即又在搜索框里輸入”Mini餐廳“關鍵詞,發現很多餐飲品牌也相繼推出“Mini店”:成都小龍坎、深圳肥韜、舟山鹽少許。而大龍燚也在深圳推出的“小龍燚”,雖然改了個名字,但也屬于“Mini”的范疇。18道菜80元,顯得性價比高,又有儀式感。
“Mini”小在哪里?
內參君分別在大眾點評網上對比各家”Mini“店,發現這些“以大做小”的店,普遍有幾個共性。
首先是“產品做小”。小龍坎Mini火鍋菜,做的是火鍋菜外賣,也就是冒菜。在官網上,內參君發現赫然寫著“小鍋單煮,一鍋一料,小龍坎火鍋同款底料”。
也就是說,小龍坎Mini幾乎完全是小龍坎火鍋的延續。一點點的Mini版奶茶,其實就是標杯的“分裝”,顧客加0.5元,即可“一改二”。
其次是門“店風做小”。典型的代表是肥韜,由于門店面積很小,所以定位“Mini”,特意設計了雙層架子,被網友瘋狂戲稱“掛在墻上吃飯”,甚至吸引了央視前去“打卡”。
大龍燚的“Mini兄弟版”——小龍燚,也直指“Z世代用戶”,運用東方賽博朋克的霓虹燈元素,打造穿越時空的未來感。
總體來說,Mini品牌都比母品牌“玩得嗨”。
最后是把價格“做小”。小龍坎火鍋的人均價格是80元,而在Mini火鍋菜店內,“壯壯牛肉火鍋菜”套餐價格僅為34元,官方給出的人均價格也在25-36元,確實是“一個人的火鍋狂歡”。
小龍燚營銷團隊負責人李燦提到,18-25歲的年輕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且習慣使用團購APP去挑選餐廳。因此,價格方面,小龍燚也給出了“勁爆”的實惠——比如158元的18道2人餐;238元的32道4人餐。
為什么Mini菜、Mini店成為新風潮?
1、改變產品視覺,維持消費者新鮮感
在菜品呈現上,Mini菜和一般的菜品形成了強烈反差,是一種視覺、體驗創新。
當下,餐飲競爭越來越白熱化。即便是肯德基、麥當勞等業內標桿,都在不斷創新,通過新鮮的產品、形式,時時刷新消費者新鮮感。
在茶飲新秀層出不窮的當下,相對來說一點點已經成為了老牌茶飲。最近的Mini杯,就讓很多消費者又開始曬起了一點點。
2、易出片,引起消費者自傳播
李燦此前也表示,小龍燚在做產品創新時,為了讓消費者主動創造有利于社交傳播的內容,要求具備高顏值、高質量兩個標準。
五顏六色的小份菜品陳列,非常容易出片,引發消費者自傳播效應。比如小龍燚這家店,在小紅書上就非常火爆,不僅是KOL們的傳播,許多年輕人也會主動曬這些精致的菜品。
3、性價比更高,體驗值更高
這其實也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有關。以前消費者多以果腹為就餐目的,如今大家更追求體驗。同樣的價格,能吃到更多的產品,體驗值就更高。同時,也會帶給消費者“高性價比”的感受。
4、契合一人食消費趨勢
隨著年輕人結婚年齡越來越晚,離婚率越來越高,單身經濟走俏,“一人食”餐廳也悄然興起。
圖源:小紅書
Mini菜非常契合“一人食”的消費模式,比如一個人要吃火鍋,點火鍋菜,就能把客單降下來。尤其現在單身的年輕人,通常不吝追求高品質的食品和生活,比起快餐速食,一人食火鍋、烤魚、日料,很招這部分人的喜愛。
5、門店模型更小,成本更低
不少售賣Mini菜的餐廳,其實面積也不大。尤其在成都,這幾年Mini店的風潮不只是在大品牌風行,有很多小餐廳也做起了Mini店。
資深營銷專家徐露認為,Mini店之所以能夠在成都流行起來,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成都一些餐飲街區的客流量足夠高,能夠實現小門店高營業額;另一方面,與品類愈加細分的餐飲趨勢有關,新品牌從細分單品切入,做小店,投資成本更低,風險也低。
6、品牌新戰略,打出Mini店副牌
像小龍坎這些發展比較成熟的品牌,開出小龍坎Mini,很明顯目的就是拓展副牌。據了解,小龍坎Mini除了補充小龍坎火鍋的外賣業務外,還將成為小龍坎發力下沉市場的重要著力點。
小龍坎Mini的模式更輕,對選址要求不高,選址比較靈活,能夠省去一部分房租成本,這樣產品的價格就能夠適應不同城市消費群體的需求。
7、符合不浪費的政策風向
2021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施行。此后,多地已經在食品浪費方面,開出罰單。Mini菜的形式,豐儉由人,符合政策提倡反浪費的大趨勢。
Mini菜向來有之,相對來說,冒菜就是Mini火鍋,很多餐廳一直都有小份菜可以選擇,海底撈也有半份菜的選項。
當下餐飲界的Mini風潮,似乎從1.0的Mini菜品,升級到了2.0的Mini門店,由菜品類型,到客單,再到整體門店的Mini化。于大品牌而言,Mini是創新,是保持消費者新鮮感的手段;對新品牌來說,Mini是差異化,是細分,是打開市場的機遇。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