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夏夜,微風習習。在35℃的氣溫里,燒烤和啤酒似乎更配。然而,為我們烹制美食的伙伴們的工作日常又是怎樣的呢?來到屋檐下的一周之后,小編走進了木屋燒烤民豐店,在這里和門店小伙伴度過了在火與熱中,充滿汗水與歡笑的7天。
新來的樓面小白
第一天,懷著忐忑的心情,門店小白根據地圖導航來到了民豐店。在我領到了工牌之后,便跟著認真學習了收臺、垃圾分類,熟悉菜單上的菜品和給客人點單的注意事項。“有一種在帶小徒弟的感覺!”合上菜單之后,前廳助理海琴姐姐笑著對我說。
在上班時間前,新來的伙伴每天都在刻苦背菜品代碼,資深的伙伴們熱情地分享背誦竅門、幫助他制定計劃。分享和學習,在木屋燒烤已經成了伙伴們每時每刻都在踐行的習慣,在這里我感受到了溫馨友愛的氛圍。
正在忙碌的海琴姐姐
方丹在傳菜口清點菜品數量
擺放整齊的門迎臺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樓面的工作那就是用雙腳丈量每一塊地板。門迎、點單、傳菜,無一不需要眼疾手快。腳上淺灰色的鞋子在不知不覺中印上了大大小小斑駁的黑色印記。汗水的咸味、各國啤酒的馥郁、燒烤熱辣的香味交織在我的一身工服上……客人們絡繹不絕,迎來送往的每一杯茶水都要帶著微笑服務。我只體驗了短短的一天,但這卻是民豐店每天晚上對顧客們最誠摯而熱情的服務。
快樂的上班時間
門迎伙伴換班時間
店長給伙伴買荔枝
“晚市是爭分奪秒的黃金時間”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用這句詩來形容晚市這段黃金時間真是再合適不過了。黃金時間的門店宛如戰場!在傳菜口打單的時候,我總是感覺十根手指用不過來,恨不得能手腳并用。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打,單面像一朵朵白色的雪花一頁頁飄飛出來“啊!怎么辦?我這里卡紙了單出不來!”聽到我的呼救,馬上就有伙伴來為我解決,然后大家繼續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只聽到在油煙機和排風扇的轟鳴聲中,前廳和出品間伙伴們急促而迅速地互相“咆哮式”對單。在這個忙碌的夜里,這些嘹亮的聲音是奮斗者對于勞動奉獻擲地有聲的回答。
金服在和老A商量事情
伴隨著晚市客流量逐漸變大,樓面小伙伴的步伐也跟著忙碌緊張了起來。點單、傳菜、上酒水、結賬、收臺,穿梭來往之間體現著伙伴們對工作的嫻熟和自信,以及默契度十足的配合。好在有樓面小伙伴的耐心指導,即使我是小白,也快速融入了大家,在這里找到了存在的價值,讓自己的工作變得很充實。
門店結束營業后,店長賀騏在給伙伴寫鼓勵卡
火與熱是出品間永恒的主題
如果想體驗門店最辛苦的環境,是哪里呢?那當然是在高溫的熏陶下永遠熱情似火的出品間。在煙熏火燎的氛圍中,我進入了出品間,這一呆就是四天的時間。在這里,我學習了配單、烤生蠔以及所有涼菜的做法。如果說在滿滿的收獲之余,還有其他收獲的話……那就是因為過敏導致的滿腿“紅色小饅頭”和一雙在收檔時被泡發的鞋子~(哈哈!)
雖然我總是頻頻出錯,好在有一位細心負責的師父手把手地教我、指導我,完全不拿我當外人,只當是個新來的小徒弟——“人家屋檐下的小伙伴來了就要好好教!”。說到她……沒錯!我們民豐店有一位女烤師,并且她還在上周通過了老A考試!妥妥的出品間花木蘭~
出品間花木蘭
雖然花木蘭“巾幗不讓須眉”,奈何卻收了個笨笨的“小徒弟”。在蠔爐前工作的第二天我就把手燙傷了,一條像小蟲子一樣的白泡豎在手指上,痛得我直冒眼淚,看著大家都在忙碌的身影我趕忙出去做了緊急處理,然后又回去工作了。直到晚餐休息時間,師父讓我給她挑手上的刺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一雙手上滿是扎傷、燙傷的“勛章”。
在爐前忙碌的老A
記得我剛剛學配菜的時候,總是會把菜品配錯,然而機智的師父們總是能迅速地調整過來,根據出單的順序把配錯的串串補到鄰近的單里。“你比我第一次配菜的時候配得好多了!”看到我內疚的表情時,師父們甚至對我豎起了大拇指。用鼓勵、調侃代替批評似乎是民豐店的師父們帶徒弟最常見的方式。
在出品間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中,師父們放著音樂高聲唱著歌。哪怕是凌晨,這里依然響徹著木屋人快樂勞動的歌聲……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