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鍋江湖不太平。 先是呷哺呷哺營收凈利雙降,人事動蕩;再是海底撈翻臺率創近年新低,四個月市值蒸發2400億,張勇承認:“我對趨勢判斷錯了”…… 火鍋頭部品牌接連受挫,除了資本市場的風云詭譎外,火鍋這個品類現狀如何
線上訂單量占比27.2%,是第二名2.5倍
連鎖化率達18.3%,高出平均水平3.3%
利潤總額183.7萬元,同比減少99.4%;海底撈翻臺率從4.8下降至3.5,2020年全年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7.8%;
全年凈利潤3.09億元,同比2019年下降86.8%。
“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
美團數據顯示,2020年四五月份,疫情剛剛有所緩和,烤肉的搜索量就力壓火鍋,成為搜索第一。
燒烤有品類無品牌,正處于野蠻生長階段
烤肉幾乎可以完全拷貝火鍋的標準化和供應鏈,并且“烤”比“涮”口感更豐富,更容易有上癮性。
資本偏愛小吃小喝,小吃不再“小”
另外兩家拉面館也獲得了融資。
中國正步入千店萬店時代,大連鎖路徑有跡可循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