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單品類門店的興起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研究人員擺出一系列的果醬,分為2組,第一組有6款果醬,第二款有24種果醬,全部可以任意購買。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第一組實驗中,有30%的試吃者選擇了購買;而在第二組中,卻只有3%的人選擇了購買。 根據研究結果,科研人員表示:過多的選項,有極大可能使消費者陷入‘選擇癱瘓’的狀態中,大部分抱著一種‘既然選擇不出要哪一個,那索性就都不買’的心態。 在這個選擇太多的時代,用戶最需要的就是降低決策成本。 1 DQ冰淇淋 DQ冰激凌創立于1940年,至今已經79歲‘高齡’,迄今為止,已在25個國家,開了近8000家連鎖店,是世界銷量第一的軟冰淇淋專家和全球連鎖快餐業巨頭之一。 僅以冰淇淋來說,DQ的冰淇淋產品極其豐富,共有5大類28個品種,其中又以“暴風雪”和“脆皮蛋糕”極具特色,可謂是做到了極致。 DQ冰激凌有一個使消費者印象極深的賣點,就是‘倒杯不灑’,即使你把冰淇淋杯翻過來,冰淇淋也不會滑出。 2 楊記興臭鱖魚 楊記興的前身是徽鄉謠,2010年,它的菜單里有220道菜。然而菜單越厚、利潤卻越薄,200多道菜+笨重的菜單呈現,反而讓顧客抓不出重點。 經過了4次菜單改革,從最早的200多道,變成了如今菜單上呈現的38道,形成了兩款招牌臭鱖魚+三大特色+十大必點+涼菜+炒燉+主食+必點的出品結構。臭鱖魚這道菜占了店里銷售額35%,3大特色和10大必點菜大約占了30%。 3 犟骨頭 在犟骨頭出現之前,骨頭不管是醬還是燉,在人們的餐桌上都算一道‘大菜’、‘硬菜’。 犟骨頭的創始人王藝偉是一個在餐飲界摸爬滾打近十年的老人,各地紛紛出現‘小而美’的餐廳后,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骨頭這道硬菜,也變的‘小而美’,從正餐變成快餐。 正是有了這個念頭,2017年犟骨頭橫空出世。有了3年時間開出了312家門店,90平左右的門店一天最多可以賣出800份,其中外賣最高就可以有400份的訂單的好成績! 單品門店重拳出擊 開設單品門店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許多剛入行的餐飲老板紛紛選擇加入,專業單一的產品、復制力強、快速擴張能力強,超級單品店的優勢不言而喻。 但是也要知道,單品店的選擇過于單一、準入門檻低、容易被山寨等缺點,導致許多單品店曇花一現。 餐謀長整理了如下幾條建議,幫助各位老板平安渡過變革期: 1 單品類戰略只是敲門磚 現金有許多品類還沒有被消費者熟知,自然還沒有形成品牌。 這種新品剛剛上市,往往會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新奇’、‘有趣’是他們品嘗的初衷,但是這些新奇的風口過了,剩下的是什么呢? 2 打造消費場景 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洞察顧客需求,結合產品打造最適宜的消費場景。各大商圈中都可以發現其身影的‘阿甘鍋盔’,除了賣鍋盔外,還提供牛肉湯,提供‘主食+湯’這種產品組合,滿足了顧客快速、簡單的用餐需求。 3 拓寬場景,形成品牌 在有了基礎的用餐場景后,應該如何延展?在食客心中形成記憶點呢? 將傳統的食物與新的場景結合起來,食物成為資源,而場景則帶來了新的市場。 專注做小火鍋的‘呷哺呷哺’近期開始推出麻辣小龍蝦、火鍋底料等產品,麻辣小龍蝦可不僅可以堂食,也可以外帶,這么做相當于把固定的品牌帶回了家,告訴消費者:現在不僅在店里可以嘗到我們的味道,回家也可以吃到。 做餐飲沒有捷徑 除了學習和努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 運營方: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zhang 本文來源:飯盒財經 作者:佚名;圖:網 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餐影人書店 ▼ 閱讀原文
2009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第一次提出‘小而美’概念的經營模式,2015年,黃燜雞米飯以40834家門店,覆蓋全國329個城市的好成績,力壓蘭州拉面和沙縣小吃。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