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部品牌紛紛盯上“火鍋+酒館”,重慶啤酒慌了!









    繼巴奴開了酒水吧,海底撈開了首家Hi撈小酒館,近日,知名品牌重慶啤酒坐不住了……

    旗下首家啤酒火鍋落地重慶,“外形似酒廠,啤酒鍋里倒“,引發業內外人士的關注。

    酒吧風、酒館風、酒廠風……“火鍋+酒館”的模式究竟怎么樣?火鍋老板們又該如何借勢?









    第 954 期
    文 | 刀小刀 田果
    1

    重慶啤酒開火鍋店


    酒廠工業風;啤酒燙火鍋……

     

    “開桌啰……”服務員一聲吆喝后,將一瓶重慶國賓啤酒倒入了鍋底中。
     
    餐見君發現,重慶啤酒在重慶高調開了家火鍋店,取名為酒廠火鍋,目前只發現了一家店。
    這家酒廠火鍋到底長啥樣?和市面上的“火鍋+小酒館”有何不同?一起來看。


     ▲ 酒廠火鍋
     
    1、外形像啤酒廠,實則是火鍋店
     
    從酒廠火鍋的店面設計來看,遵循啤酒廠釀造的邏輯展開,整體看酒廠火鍋外形,整體由3個罐體串聯,好似啤酒生產廠。
     
    三樓是原料基地
    。有3個釀酒桶,聽說會根據季節變化,種植啤酒、火鍋相關原料,展現獨具一格的酒廠火鍋生態。

     ▲ 開業即火爆

    二樓是釀造車間的概念
    ,比如“純生”包間,是個小型博物院的feel,“國賓醇麥”包間,很適合打卡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洗手間叫“排水系統”,樓梯叫“糖化通道”,把酒的概念運用地淋漓盡致……
     
    一樓則是酒吧體驗
    。顧客可以在等位的時候,點上一杯重慶火鍋的特調。
     
    2、從鍋底菜品,到飲品,滿滿的酒元素
     
    首先,酒廠全紅鍋是店內招牌鍋底,放眼一看,重慶啤酒瓶造型的紅油甚是亮眼,除了有解封條的開封儀式,顧客還可以親自把重慶啤酒調到鍋底,儀式感拉滿


     ▲ “啤酒鍋里倒”
    有顧客說,體驗辣而不燥的同時,還能品出淡淡小麥香,口感層層遞進……
     
    其次,通過與啤酒融合,他們打造了5道啤酒類菜品,保證新鮮度同時還能保留啤酒的香氣:啤酒百香果牛肉、啤酒青蝦、啤酒脆毛肚、啤酒鴨腸、啤酒牛排。
    除此之外,在酒廠火鍋還能喝到5款啤酒特調、3款全城獨家特供重慶啤酒精釀(花椒味、檸檬味、白啤)。


     

    2
    火鍋巨頭紛紛扎堆開“酒館”
    消費者:瞬間被拿捏

    短短開業3天,酒廠火鍋在小紅書上的筆記就達到6000篇+、抖音播放量近300萬,主角幾乎清一色年輕人。

    據了解,重慶啤酒是一家誕生于1958年的老牌企業,1997年上市,在重慶,陪伴了老中青幾代人的成長,味道好,有情懷,影響力大,此番老樹開花,自然引起全年齡段顧客的關注。

    歸根究底,酒廠火鍋借到了重慶啤酒的品牌勢能,但不得不說,“火鍋+酒館”這塊蛋糕,已經引來了“跨界打劫

    回歸到火鍋賽道,我們先看看,火鍋大佬們都是怎么發力布局的?

    海底撈的Hi撈小酒館,與其他小酒館的酒水相比,價格偏低,現調雞尾酒特價9.9元/杯,單杯威士忌也不會超過50元,在場景上,星空變換燈帶+裝飾文案,烘托小酒館氛圍;

    ▲ Hi撈小酒館

    巴奴概念餐廳上線酒水吧,主打現場操作,向顧客提供現制飲品、現釀啤酒、現榨果汁3類酒水,金琳瑯滿目的酒瓶、調酒師專業流暢的動作,吃著麻辣火鍋,再來上一杯Mojito,相當過癮;

    相比前者,大渝火鍋不是在店內增加項目,而是選擇了另辟新品牌:杜哥川菜小酒館,主打川菜、燒烤、美酒,消費者紛紛表示,瞬間有被拿捏住……

    ▲ 杜哥川菜小酒館

    關于該現象火熱原由,餐見君認為,不外乎以下兩點——

    1、火鍋配酒,成為一種時尚無論是產品,還是場景,都不局限于火鍋,在小紅書上,搜索“微醺”的關鍵詞有23萬+筆記。“這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是一種社交貨幣。

    2、延長消費時間,增加收入。大多數商家通過增加酒水業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延長消費時間段,讓顧客留在店里更長時間,就會產生更高頻次的消費。

    3
    中小火鍋老板借勢的3點思路

    1、先搞個小檔口,用零售思維試水

    實際上,外界大牌入局火鍋行業的案例很多,像盒馬先生、國美、蒙牛、王老吉,都盯上了火鍋賽道,且多以老本行思維(零售思維)運作,優勢很多。

    對于中小火鍋店老板而言,“酒館+”的形式可以考慮,但不一定非在店里開酒館,可以先搞個調酒小檔口,試試水。

    2、巧用聯名借勢,打響區域認知度

    “重慶啤酒+重慶火鍋”的組合很強,我們不妨考慮借勢品牌,進行聯名。

    像海底撈聯名可口可樂、付小姐在成都聯名盒馬、珮姐重慶火鍋聯名別克昂科威,犢門聯名梅見等等。

    ▲ 犢門聯名梅見

    聯名如同聯姻,講究門當戶對,如果火鍋品牌勢能不夠,很難聯到其他大廠,所以,中小企業可先聯名地方品牌,從本區域打認知,也能相互借到勢。

    3、走定制化,尋找“火鍋+”供應鏈

    隨著新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火鍋店已不能只滿足于肉類、蔬菜、丸滑的供應鏈了,對于酒水、茶飲、甜品等供應鏈,也應積極尋找。

    最好,能用供應鏈打造一系列專屬自己定位的產品,以求紅海突圍。

    最后,你看好這種模式嗎?歡迎留言發表見解,評論區見!

    推薦閱讀:“火鍋+菜系”成流量密碼!川菜火鍋、湘菜火鍋……強勢崛起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田果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zhangsan426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69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0月18日 18:03
    下一篇 2021年10月18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