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有什么大事,那肯定得是木屋燒烤“成年啦”!
是的,你沒有看錯,咱們木屋燒烤已經在餐飲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走過了18年,在這18年的時間里,咱們木屋的經歷可謂是萬分精彩,那咱們木屋的命運輪盤是如何啟動的呢?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BOSS篇——
老隋——木屋的伙伴都知道這是咱們的大BOSS,在我看來老隋在大多數木屋伙伴心目中的形象應該都是“學霸”“成功人士”“健身達人”等等的標簽詞,但是大家可能不相信,咱們現在看到的木屋第一學霸——香港大學博士生老隋其實小時候是一個學渣。
老隋出生于動蕩的文革時代,由于時代影響,老隋比同齡伙伴晚上學,使得成績一直跟不上,加上父親的嚴厲以及叛逆期的到來,在高考那年,老隋被學校勸退,早早的步入了“社會大學”。
90年代初,21歲風華正茂的老隋懷揣著心中的夢想來到了當時處于改革最前沿的深圳,幾經波折后當上了一名保安。這當然滿足不了一名熱血的青年,在內心的“欲望”驅使下,他抽出空余時間自學通過了統考,還獲得了廣東省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拿到了文憑,借此跨入了白領行業。
此后的8年里一直都從事與銷售相關的工作,同時自身打開了廣闊的視野。2003年老隋接受了朋友邀請,開始了創業。在當時,大眾對于“精英”的定義僅限于在大型企業工作的白領,但是老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跑出來創業,也因此與父親產生了矛盾。
老隋頂著諸多壓力還是堅持了下去,最開始沒有店面,只有一個燒烤攤,攤子只有五張桌子,生意也沒多少,最慘的時候一天只有幾塊錢的營業額。開始的條件這么艱苦,但是在經過18年后,木屋已經在餐飲界前列榜單上面有了一席之地,更是成為了中式燒烤界的龍頭老大。
企業篇——
咱們木屋從最初的一個地攤、五張桌子、三個人,歷經18年的時間,一路堅持,發展到現在的15個市場、200+直營門店、6000+職工、超100億市場估值的超大型企業,可謂是路途艱辛。
2003年10月,全國第一門店在白石洲江南百貨正式開業,耗費7年時間在深圳市場打好良好基礎后,2010年10月進軍北京市場,2014年6月進軍天津市場,2015年4月進軍廣州市場,同年木屋又5月進軍上海市場,歷時12年國內四大一線城市全部完成發展,而后又相繼進軍國內各大準一線城市。除卻門店的拓展,同時建設了中央工廠,成立了正信科技,組建了木屋商學院等等一系列的子公司。然而這只是邁出了一小步,咱們的目標可是“千城萬店”。
感悟篇——
我時常在想,咱們木屋能夠在老隋的帶領下走到今天,證明從草根到企業家這條路還是走得通的,可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成為不了“老隋”。因為大部分人,總是不停的在更換道路,而此類人大多也都是在做“年輕人”的時候沒有堅持下去。在我看來,咱們這些年輕人是不缺乏勇氣的,也是不缺乏想法的,只是很容易就堅持不下去了。
在木屋的這些年,常常有朋友和同事問我,木屋燒烤這么累,我是怎么能夠受得了的?其實原因很簡單,對于現實,木屋有較高的薪資;對于發展,木屋能夠提供給我們低門檻的平臺;對于信念,木屋有一群永遠在前幫我們開創未來的前輩,有無數的和我們一起奮斗的伙伴,他們都不曾退縮,我又怎么能說放棄。
老隋3年9000公里;木屋帆船隊勇拔頭籌;疫情期間的同舟共濟;門店伙伴的日夜堅守……種種的事跡都能夠完美的詮釋咱們木屋能夠“成年”的原因——堅持,咱們的企業無時無刻都有著無數的伙伴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堅持”這兩個字已經深入每個木屋人的心里了。更有著老隋的一句“帶領一群平凡的伙伴,做不平凡的事業,過不平凡的生活”,讓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繼續堅守這份事業。
在木屋,可以賺錢、可以學習、可以發展、可以提升自己,甚至可以改變自己一生的走向,這樣的木屋,我相信想留下來的人還是很多,我的青春感謝有你們的陪伴,“千城萬店,有我一份”咱們一起為了夢想,加油!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