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Q3業績回暖,但仍面臨三大挑戰

    昨日(11月10日)晚間,據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統一”)發布的未經審核財務資料顯示,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個月稅后利潤人民幣14.8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11.56%。


    圖片來源:統一企業中國公告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統一實現收入130.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歸母凈利潤8.47億元,同比下滑20.4%;毛利率34.8%,下滑1.0個百分點。由此統一對應第三季度的凈利潤約6.42億元,同比增長4%。

    對于統一第三季度凈利潤遠超預期,有券商分析主要是由于食品飲料均增長穩健,且企業銷售費用管控良好,食品板塊盈利由負轉正。但從盈利方面看,統一的經營情況有所恢復,但長遠來看,依舊充滿挑戰。

    挑戰一:消費變革帶來的品類沖擊

    統一作為國內食品飲料市場的頭部企業之一,旗下產品品類也非常豐富,但整體而言,方便面和飲料依舊是其營收的主要來源。

    去年,受疫情影響,整個方便面市場快速回暖,也致使康師傅、統一等企業的方便面業務在持續了多年低迷之后再度迎來高光時刻。



    但在日前舉辦的第21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方便食品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年度)》中這樣指出。“自2018年起,我國方便面產量連續兩年出現高位下跌,2020年因疫情催生市場對方便面食品需求激增,而2021年1至5月中國方便面累計產量重返下降通道,同比降幅8.01%,行業發展回歸常態,屬正常 。”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是方便面回歸常態,并非方便食品市場的收縮,根據CBNData發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業洞察報告》顯示,方便速食行業近年來規模增長穩健,預估國內市場規模超2500億元,方便速食品類線上規模近一年增長率超7成。

    從品類角度來說,在這些新增市場里,即有像廣西螺螄粉、四川紅油面皮等地特風味的方便食品快速崛起,還有像預制菜、自熱食品等新興品類給方便面帶來的沖擊。



    當然,統一并非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上述方便食品大會上,作為國內方便面市場排行第二的巨頭品牌,統一今年的展臺竟然不再展示方便面產品,而是全被自熱米飯、沖泡餛飩等產品取代,并以“開小灶”的全新品牌亮相,成為此次展會上轉型最徹底的大品牌。

    而在飲品市場依舊如此,對于統一而言,已經很久沒有像往年那樣新品不斷了,即便是當年新品不斷,如今已經很難在終端上看到那些新品的身影了。



    如今,能為統一飲品事業貢獻大部分營收的,依舊是阿薩姆、冰紅(綠)茶、鮮橙多等老產品,而像小茗同學、茶里王以及元氣覺醒等產品,要么陷于產品老化,要么屬于品類展位甚至可以說是跟風,真正為企業貢獻的營收比例并不大。

    因此,對于統一來說,在開小灶、A-Ha、果重奏等迭代型產品尚未起勢之前,既要面對新品類培育的風險,又要面對友商跨品類“打劫”的可能。

    挑戰二:群敵環伺帶來的市場沖擊

    有券商在研報中指出,統一第三季度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雙位數。食品板塊錄得中雙位數增長表現穩健,其中5元以上產品增速高于5元以下,銷售結構持續改善(三季度5元以上食品占食品營收40%),湯達人及開小灶均實現雙位數增長。飲料板塊于基數正常化及點狀疫情反復的擾動下保持雙位數增長,其中茶、果汁受益于餐廳消費復蘇增長相對強勁。

    不過,從統一的業態來看,每個領域都有比它更強的競爭對手,并且,緊隨其后的追兵也是來勢洶洶。



    以方便面為例,康師傅在方便面領域的霸主地位依舊沒有品牌能夠撼動,而緊隨統一企業中國之后的今麥郎在方便面領域隨時有超越它的可能。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食評方表示:“我一直不看好統一的整體發展,在方便面被今麥郎超越之后,在飲料部分也和康師傅(規模)越拉越大也是必然的。”

    而在飲料板塊,統一需要面對的強勁競爭對手就更多了。在一二線市場,有康師傅、農夫山泉、元氣森林、兩樂等,而在下沉市場,有康師傅、娃哈哈、今麥郎等。



    “統一是用渠道效能去拉動銷售的,那就是不管是他的方便面還是飲料,尤其是飲料,基本上是按照渠道的利潤、渠道的促銷、渠道的優惠、渠道的返利去拉動的,所以當整個飲料板塊進入以費用攻略為主導的周期時,它的整個利潤蠶食會更加嚴重。”朱丹蓬補充道。

    挑戰三:成本上揚帶來的利潤沖擊

    對于成本上漲,包括統一、康師傅等企業早在半年報時就有所提及,而今即將進入財年尾聲,受各項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成為包括統一在內的各大企業。

    有券商表示,原材料價格壓力延續,良好費用率管控對沖成本影響。PET及棕櫚油等原材料價格仍維持高位下公司前三季度整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個位數百分點,第三季度壓力顯著增加,飲料板塊成本沖擊亦逐漸顯現。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是否提價就顯得非常關鍵了。

    但價格策略作為重大調整事項,既要考驗企業內部包括渠道庫存,也要考驗企業在終端市場的表現,更關鍵的是還要看競爭對手是否有所動作。

    雖說當前食品飲料行業已經進入新一輪的提價周期了,但照統一當前“腹背受敵”的形勢來看,并不具備率先提價的優勢。

    一方面,有消息稱康師傅在今年7、8月份對部分產品有提價,但食評方就此向康師傅方面進行求證,對方表示并未提價;另一方面,雖然不少國際巨頭提出了即將提價,但目前尚未落實,因此,在方便面和飲料領域,大家都還處在觀望狀態。

    若此時統一率先提價,其競爭對手一旦按兵不動,那么統一在市場上將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當然,隨著統一戰略思路的調整,未來是否會提價仍然有待觀察。

    綜上來看,無論當前統一是否提價,并不影響今年各項成本攀升給企業全年盈利帶來的挑戰;而消費端的熱情下降,對其全年營收表現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反而更強。

     · END ·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食品漲價潮引發的“蝴蝶效應”

    雙11第一波銷售戰報已出,哪些品牌和品類在領跑?

    億滋、恒天然、洽洽等食品巨頭亮相進博會,帶來哪些“新物種”、“新規劃”?

    奈雪的茶不“耐撕”

    五日三個“漲停”的鹽津鋪子,能否松口氣?

    【看勢】烘焙食品千億市場:新中式顯風口,冷凍烘焙是藍海(附報告PPT)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61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11日 21:02
    下一篇 2021年11月12日 04: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