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維他奶國際”)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
報告期內,維他奶國際實現收入36.04億港元(單位,下同),較上年同期回落18.28%;凈利潤僅3280.4萬港元,較上年同期回落95%。并且,維他奶國際在公告中稱,由于業績不理想,以及須要優先恢復中國內地業務,不派發中期股息。
對比上一財年業績,由于維他奶國際在國內市場的低迷,整財年業績或許也將遭遇挑戰。
對于營收的下跌,維他奶國際稱,雖然于中國香港、澳洲及新西蘭、新加坡的業務仍錄得穩健增長,然而于中國內地的銷售及溢利卻因銷售下滑而受到嚴重影響。
而對于凈利潤的大幅下跌,維他奶國際稱,主要是由于中國內地的銷售下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受控,政府減少提供有關疫情的補貼,同時公司恢復了去年于疫情下減少的廣告和推廣支出等。
具體到業務區域來看來看,中國內地市場依舊是該企業的最大營收來源,占比超過63%。報告期內,維他奶國際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澳洲及新西蘭、新加坡等市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74億元,10.24億元、3.04億元、0.64億元。其中,中國內地市場跌幅最為嚴重,營收僅為去年同期31.68億元的71.78%。
而中國內地市場的下滑,也直接拖累了整個上市企業的凈利潤。本報告期內,維他奶國際在中國內地業務虧損330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溢利高達7.43億港元。
此外,維他奶國際上半年毛利跌28%至17.27億元,毛利率也由上財年同期的55%跌至48%。香港業務受益于成功推出新產品收入上升3%;澳洲及新西蘭業務收入上升27%,凈利潤增長15%;新加坡業務收入升3%,經營虧損334.3萬元。
而根據維他奶國際發布的2020/2021財年業績報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收入同比增加4%至75.2億港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5.48億港元,同比增長2%。
彼時,維他奶國際表示,收入增長主要歸功于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后者仍是這家公司的最大市場。報告期內,公司在內地市場的收入為50.08億港元,同比增長11%;經營溢利為5.24億元,同比增長10%。
今年7月2日,“維他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公司已經注意到發生的相關事件,并透露已經接受并配合調查。
7月3日中午,“維他奶集團”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網上流傳的有關文件并沒有經過維他奶集團的官方批復和發布,而是由一位員工私下撰寫并內部轉發,未經授權,也沒有遵從維他奶集團的內部審批流程。
雖然連發兩份聲明,但并沒有平息公眾的不滿,維他奶深陷輿論風波后,與公司合作的藝人宣布終止與維他奶品牌的一切合作。
并且,該事件進一步引發全國多地商戶和各大平臺商自發下架維他奶產品。
而對于中國內地市場的影響,維他奶國際早有準備。早在8月6日,維他奶國際就在盈利警告公告中披露,在整個七月份,中國內地不同銷售渠道均發生產品下架的情況。盡管產品逐漸在部分渠道開始重新上架,但預計在夏天旺季的銷售損失將對上半財年收入和盈利產生重大影響。
顯然,對比上一個財年,維他奶國際本財年基本上也得“泡湯”。
聲明:
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中科院報告:無糖飲料市場5年內將翻番,“0防腐劑”將成新競爭熱點 “好特賣”的商業模式“打動”了消費者,但品牌商仍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