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火鍋+酒吧”新模式,
半年連開三店,勢頭強勁。
本文筆者將從多角度剖析,希望能觸發“內卷”下的火鍋從業者倦怠的神經。
857
期
興火鍋解放碑店
以興火鍋九街店的門頭為例,“硬漢”式的巖石與“柔女子”線條的交融,在燈光的點綴下,營造出一個酒瓶造型。這種超現實與未來感相得益彰,儀式感十足。
▲興火鍋九街店門頭
現場能看到許多高顏值的小姐姐,在店內不同角落拍照打卡,對著餐桌也是一頓猛咔嚓。除了環境高顏值外,菜品、鍋底、酒水等方面皆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吧臺后面是大大的酒吧墻,將酒吧式場景沉浸于整個就餐空間,店里主打現調雞尾酒和精釀啤酒。
▲大大的酒吧墻
其次,與幾年前某重慶火鍋品牌打出“打死不賣鴛鴦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家店點擊率TOP1的居然是三味鴛鴦鍋:荔枝味的紅湯+番茄+冬陰功。
菜品方面也獨具創新,除了將重慶江湖菜里的“辣鹵鴨頭”收納入火鍋涮菜;一款來自瀘沽湖名叫“水性楊花”的菜品,每桌都點上兩份;松茸抄手也成了食客贊不絕口的招牌菜之一。
所以顧客給興火鍋貼上了一個標簽:火鍋高顏值的天花板。
評論區出現許多關于“網紅店”紅與暗黑的討論,興火鍋究竟是靠顏值暫時取勝的花瓶?還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佳人?
高顏值只是表象,正如創始人謝泊磊所說:“再優秀的企業家都存在認知的狹隘,只有敬畏市場、敬畏消費者,用更瘋狂的產品創新和用戶體驗創新,去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
“更瘋狂”的創新,就是對于自我更高的挑戰,于是興火鍋提煉出了四個“哇”。
>>第一個環境的“哇”。
興火鍋的客群定位為“Z世代的小姐姐們”。環境上采用一店一設計,不僅在空間上,菜品、桌椅、餐具、擺盤等多維度,凡是顧客能觸碰和感知到的環節,都會花心思去做設計,只為引發目標客群內心“美”的共鳴。
▲興火鍋鴛鴦店內裝修
>>第二個“哇”是好吃。
關于好吃向來是沒有標準的,這里的好吃,更多是察覺到顧客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所以興火鍋的“番茄湯+冬陰功+紅湯”的三味鍋,反而成了鍋底中的頭牌。
▲點單率超高的三味鍋
>>超值,則是第三個“哇”。
很多時候餐廳的裝修提檔升級,伴隨著價格也提升了,興火鍋目前的人均客單控制在100以內,而且下一步將通過內部運營管理和供應鏈的不斷精進,實現價格的下拉。
>> “哇”,這里美女真多。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興火鍋高品質的火鍋定位,就像“西宮有梧桐,引來鳳凰棲”的道理一樣,這里成了有品位小姐姐的“社交貨幣”。
其實,這四個“哇”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做到確實不容易,是對團隊自我捕捉市場訊息和能力的高挑戰。
這里有一組數據:九街店,260平,17張桌子,平均每天接待70+桌。
興火鍋能夠在餐飲嚴重“內卷“化的當下C位出道,真正的核心是如何能夠獲得Z世代消費者的高度認可。
這里與創始人謝泊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他說要想真正了解95后的消費需求,不只是看數據報告和表現,一定要和她們打成一片,成為她們圈子的一員,融入她們的日常生活。
▲每桌菜品的顏值都超高
舉個例,和她們一起shopping,深入觀察她們在購物時影響其決策的理智因素;或者她們一起去酒吧“野”,發現她們在消費時的非理智的情感需求。
除了和目標消費者打成一片,對她們時刻保持“溫感”外,另外一方面就是基于不斷變化的市場訊息,做出的決策“朝令夕改”。
比如,為了提升顧客滿意度,謝泊磊提出餐前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的果盤。然而在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該決策推行不到一個月的某一天,突然喊停了。
原因是:果盤并沒有達到西餐廳標準,即“現切保證新鮮的及時性”。
《30000+火鍋店的名利場:重慶火鍋20年沉浮錄
》
就闡述過,重慶火鍋是碼頭文化和江湖文化的縮影,基于3萬多家門店激烈競爭下的生存所迫,當下重慶流行的一部分網紅火鍋將這種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
談及創建興火鍋的初衷,謝泊磊說道,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他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重慶火鍋才能作為代表?
>第一個新,是對待重慶火鍋的一種全新態度; >第二個新,是創建“火鍋+酒吧”新模式; >第三個新,可理解為這個“辛”。是指辛勤的付出。就如同創始人對已故左暉先生的“做難而正確的事”有高度認同感一樣。
“當時我們就計劃做一家重慶火鍋版的‘超級文和友’,做一個讓重慶火鍋乃至重慶人都值得驕傲的品牌。”
他解釋說,場地都談好了,就在解放碑,1萬平米左右。但
疫情原因,就改變了策略,先從單體店做起。
“興”可以和“新”劃上一個等號。
里面有三層含義。
關于興火鍋的幾點思考
興火鍋除了上述創新外,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同行借鑒的地方。我們看到興火鍋半年連開3店且成績不俗,但并不能說明這個品牌未來就能一帆風順。
下面談談個人關于興火鍋的幾點思考。
一、做一個能代表重慶火鍋的品牌,這條路或許并不好走。
客觀的講,重慶火鍋整體經營環境并不好,這就是當初其創始人并不愿意面對媒體的原因。
2014年,某重慶火鍋品牌,鋒芒畢露的提出了“打造重慶火鍋代表性品牌”,雖然當時還引領了一波品牌跟隨,怎奈土壤、經營環境等諸多方面原因,最后難成氣候。
二是瘋狂的創新與標準化的權衡。
興火鍋現在3家店能做到一店一裝修,但是如果進入連鎖化發展,這將是一個考驗。連鎖講求標準化,可復制,而不是突出個性化。
▲興火鍋鴛鴦店的門頭
三是創始人的“朝令夕改”。
創始人骨子里有著對消費者和市場的敬畏之心,所以時刻都在做一些基于市場變化而快速應對的調整。這在管理上有一定難度,要求團隊時刻與其保持同頻。
最后
餐飲內卷化,興火鍋的創新值得鼓勵的同時,其創始人情懷下的責任感也讓行業看到了新品牌的擔當。
撰寫本文的目是,希望更多的火鍋品牌,能夠從自身基因里找到創新的源泉,共同推動行業朝著更良性的方向發展。
海底撈、巴奴、湊湊同臺pk,誰更勝一籌?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