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4個快餐品牌“關門停業”!“低價”的快餐模式跑不通?

    文 | 職業餐飲網 旖旎
    海底撈半數快餐副牌接連“關店”!
    在北京開業僅5個月的人均30元“日料店”——大牟田關店;
    在鄭州開的8.9元/碗土豆粉店——喬喬的粉也關門;
    在成都開的2.99元/份涼面快餐品牌——撈派有面兒3家店都歇業;
    ……
    最近,職業餐飲網記者發現,海底撈旗下的7個快餐品牌,其中4個快餐品牌都陸續關店歇業。
    隨著海底撈主品牌的“戰略收縮”,其快餐副牌也進入“收縮模式”,其中有剛開業的,也有開出多家門店的。

    這不禁讓我們想,海底撈在快餐賽道的嘗試,是否還能跑得出來?
    “喜憂參半”的海底撈快餐副牌,
    4個品牌“歇業關門”,3個品牌“擴張開新店”
    在職餐的不完全統計之下,海底撈這兩年開了近7個快餐副牌,走的都是“高性價比”路線,有實惠到2.99元的涼面,也有人均30元日料店。
    土豆粉、米粉、日式蛋包飯、蓋飯,基本嘗試涉足了各個快餐品類。
    但近日根據職餐記者觀察,這7個品牌,其中4個快餐品牌已經全部關門歇業,疑似放棄。而只有3個在北京的品牌今年依舊有擴張動作。

    1、位于鄭州、北京、成都等4個快餐品牌全部“關門停業”
    去年海底撈在不同城市,進行了“低調”的快餐品類嘗試。
    而今年率先被曝出“關停”的是在鄭州主打土豆粉的喬喬的粉。
    1)8.9元/碗的土豆粉店關門!

    去年12月,海底撈在鄭州正弘城負一樓推出全新快餐品牌,它用8.9元/碗的極致性價比降維打擊,在當時餐飲圈引發熱烈討論,業內人士還對標了鄭州本土土豆粉品類頭部品牌姐弟倆。

    但就在前幾天,喬喬的粉被爆倒閉了,只開了不到10個月。
    當時有消息透漏,喬喬的粉在鄭州不僅關了這一家門店,還有一家門店沒有裝修完就開始對外轉讓,這個副牌被放棄了。


    2)開業不到半年的日料店大牟田關門
    當我們查看點評網站的時候,發現在去年7月開出的人均30元“日料店”,主打蛋包飯,烏冬面等日式快餐,開在北京望京的大牟田也關門歇業。
    為了求證相關信息,職餐記者特意撥通了店內電話,其負責人回復說,門店已經關閉一個月了。
    從回復的語氣能聽得出,略顯遺憾。
    而這個品牌在開出的時候人氣很旺,也受到很多餐飲老板的關注和看好。

    3)成都3家“撈派有面兒”相繼停業
    而在成都,堪稱一碗面基本不要錢的快餐品牌“撈派有面兒”,3家門店全部關閉。
    撈派有面兒,當時可謂是做到了極致性價比的天花板。
    6.99元一碗牛肉面,加1元可換購大碗;特色涼面更是讓人驚掉下巴,直接給到2.99元一碗,這么低的價格,在路邊夫妻開的小店都是很難見到的。
    當時還開出了三家店,春熙路店、新會展中心以及荷花池店,如今這些門店都已“歇業關閉”。
    4)均價7元的“佰麩私房面”關停
    而同樣是面類快餐品牌的“佰麩私房面”,去年9月在鄭州中原萬達金街外街開業。
    有17款sku,主打拌面和湯面,招牌包括油皮面、芽菜肉醬面、番茄湯面等,還有鄭州人最喜愛的牛肉燴面,均價7元,2分鐘可出一份面。
    也是主打高性價比,當時小店因為便宜實惠人氣也不錯,現如今也沒有逃過“關門”的命運。
    雖然點評網站依舊顯示新店營業,但是記者電話聯系以后確認,這家店目前處于關停狀態。而記錄顯示位于大衛城和建業凱旋廣場的店“尚未開業”,估計也不會再開了。

    2、飯飯林、十八汆、秦小賢等快餐品牌今年“擴張開店”
    雖然有半數快餐品牌在試水之后,都沒有成功繼續。
    但是海底撈開的7個快餐副牌中,有3個不僅生意還不錯,還在今年開出了多家門店,有持續擴張的態勢。
    1)首家快餐面館連開3家新店
    十八汆是海底撈開出的首家快餐面館,主賣面條、茶飲、早餐!
    這家快餐廳是2019年10月在北京低調開業,顧客“全自助”模式,一分鐘出餐。共有4個產品線,“面+甜品+茶飲+早餐”,炸醬面9.9元一碗,茶飲5元一杯,人均19元!
    職餐記者最近發現,十八汆除了酒仙橋首家店之外,又新開了三家新店,分別位于十里堡、日壇新薈坊、以及知春路。
    這也是目前海底撈開的快餐品牌中,看上去走勢最好的店。

    2)主打蓋澆飯的飯飯林開出2家新店
    除了面、粉兒,海底撈對快餐品類中的蓋澆飯也沒有放過。
    去年10月,職餐記者首個報道“飯飯林”品牌,一碗蓋澆飯只要9.9元。都是主打平時上班族、打工族喜歡的回鍋肉、魚香肉絲、麻婆豆腐等口味。
    產品線很簡單,人均就20元,第一家店也在望京,靠近十八汆。
    而今年職餐記者發現,海底撈又在北京知春路和好世界開了兩家新店。

    3)主打“米線、紅油面皮”的秦小賢開出2家新店
    相比于開面館品牌、蓋澆飯品牌、土豆粉品牌。
    秦小賢似乎另辟蹊徑,拎出了一個奇怪的產品“西安紅油面皮”作為主打!
    四個產品線,肉夾饃、米線、小食、甜品飲品,非常有陜西風味。
    依舊是自助取餐和高性價比,米線9.9起、小食3.9起、肉夾饃6.9起,人均20元。
    而根據職餐記者了解,秦小賢在望京首開和三里屯分別開了兩家新店。

    海底撈的副牌們,
    也進入“戰略收縮”模式
    這樣看起來,海底撈半數以上的快餐副牌都“折了”。
    而且還有很多還未成形,未開出門店,就宣告暫停的,而這背后也許與今年疫情客流影響有關,也許同海底撈總部的“收縮”戰略有關。
    1、在海底撈主品牌的影響下,“快餐副牌們”也進入戰略收縮
    11月5日海底撈宣布:
    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對較低,及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海底撈門店。
    這是海底撈成立27年以來首次大規模關店!
    當時職餐記者曾采訪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回復是“目前的苦果只能由我們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我們在此向大家保證,海底撈1000余家門店服務員的笑臉依舊燦爛。”
    而目前其旗下半數以上快餐副牌宣布“關停”,也許與總部的“收縮”戰略也相關。
    相比于火鍋賽道,快餐品牌更難于生存,而且多數副牌只是一個嘗試摸索,進行戰略收縮關掉也在情理之中。
    2、“低價策略”沒有成功突圍,部分快餐模式難跑通
    縱觀海底撈的所有快餐品牌,似乎都在用“極致性價比”、“低價策略”來降維打擊,擁有壁壘和優勢。
    如果說海底撈火鍋是依靠“服務”,那它的副牌們似乎都在走“物美價廉”,價格是殺手锏。
    快餐本來就是剛需,需要的就是實惠低價,這無可厚非,而憑借之前海底撈擁有的點位優勢、供應鏈優勢,能夠把極致性價比最大化,搶奪市場份額。
    為什么如今頻頻失利?9.9元的快餐打法似乎不靈了?
    因為“低價策略“背后的邏輯是要匹配“高客流”,這就跟商業領域進貨量大能夠壓低采購成本一樣,但當客流變少,成本沒有降低的情況下,低價策略反而會壓垮門店。
    雖然海底撈旗下的快餐大部分都是全自動點餐、半自動后廚,操作簡單、出餐迅速、標準化程度高,但也是需要人工成本、房租成本、食材成本。
    今年全國各地都受到疫情反撲,客流也受到影響,加之是新的快餐品牌,選址、門店運營多方面因素綜合下,也許部分門店成本已經負重前行,甚至難以和夫妻小店抗衡。
    這也是為什么十八汆雖然連開3家新店,但是被曝漲價。
    職業餐飲網總結:
    無論是海底撈的土豆粉品牌、私房面品牌,還是日式蛋包飯等快餐品牌……
    這些所有項目的“失靈”,一方面是疫情的反復影響下海底撈采取“收縮”,一方面也是在告訴我們,沒有人能一直成功。

    餐飲創業對于老手和新手都是公平的,即使頭部餐企要資源有資源,要人才有人才,也會經受失敗。
    失敗不可怕,可怕是沒有及時止損和認清自己。只希望在疫情常態的當下,大家能守住自己的品牌和企業,找到突圍之路。
    -END-

    主編丨陳青
    推薦閱
    月虧損2000萬,茶顏悅色調薪引發“內訌”!創始人向所有員工道歉
    餐飲人,這一年你過得還好嗎?
    一天賣出3.2億!直播帶貨讓餐飲品牌“一夜暴富”?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14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