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為顧客提供優質、新鮮、安全的食材。傣妹為您層層把關,食材不好不上桌”,這是知名連鎖餐飲傣妹火鍋在品牌介紹中的宣傳。
然而近期,中國質量新聞網曝光了傣妹火鍋上海兩家門店的后廚,有蟑螂、蟲子、老鼠,并使用變質的菜品和食材等問題……讓不少網友直呼:看吐了!
目前,涉事門店已停業整改。
傣妹火鍋上海兩家門店
后廚衛生問題重重被曝光
掉落的蟲子、飛奔的老鼠、趴著的蟑螂……
近日,有媒體調查人員來到傣妹火鍋上海豫園店。在這家店的后廚,調查人員看到備餐架上有一盒水泡的海帶上,漂著白沫,上方還有蟲子飛來飛去,旁邊則放著垃圾桶。
第二天,該店有顧客退餐,原因是凍豆腐上有一只蟑螂。
更人吃驚的是,豫園店的后廚,還有老鼠竄來竄去。調查人員先是看到了疑似被老鼠咬過的川粉,又在不同時間看到了流連于后廚的老鼠。
不只是豫園店,在傣妹火鍋蘭溪路店,調查人員也發現了諸多問題。
有客人稱,從鵪鶉蛋里吃出了蟲子,要求退餐。對此,一位后廚的服務人員邊擺生菜葉邊說:“鵪鶉蛋下面有菜葉,可不是有蟲子?!”
此后不久,在蘭溪路店后廚一名服務員突然喊道:“備餐架上為什么會有蟲子?”
經仔細檢查,蘭溪路店后廚的菜品、餐架上都有不少蟲子。隨后,店員開始查找并清理。
這一現象,看得調查人員頭皮發麻。
餐具不消毒,變質海帶、木耳、牛蛙繼續用
在豫園店的洗碗間,調查人員看到,店內服務人員只將餐具進行簡單沖洗,就收放到藍色餐具箱子備用。
這些餐具沒有經過消毒程序,其中一名女服務人員甚至用餐盤掏廚余垃圾。
在蘭溪路店,餐具同樣沒有經過消毒程序;店員在后廚清洗餐盤,沖洗干凈就摞到藍色餐具箱。
調查人員詢問洗盤子的服務人員:“餐具直接放進去,消毒嗎?”服務人員回復:“四五天消一次毒”。
除了餐具不消毒,傣妹火鍋店還經常使用過期食材。在豫園店,海帶被泡得長起白沫,調查人員拿起其中一根發現,海帶上的一層皮已經褪去變質,但仍被拿來使用。
在準備出餐的食材中,調查人員表示表示,聞到一盤木耳有酸味。
隨后,服務人員們紛紛傳遞此盤木耳,并確認是否真的酸了,并換上了一盤“稍微好點兒”、經過沖水的木耳給客人端上桌。
同樣在豫園店,牛蛙有味道了,后廚人員聞了聞,仍不確定是否可以繼續出餐,便詢問門店主管。對此,門店主管直言:“可以用”!
隨后,這盤牛蛙被后廚人員制作好,由服務員端給客人。
食材不衛生、缺斤短兩也普遍
調查過程中,在傣妹火鍋門店后廚,經常能看到不衛生的場景:
準備盛菜的餐盤不干凈,就用抹布擦一擦; 掉在地上的食材,不沖不洗,也用抹布擦一擦。
在豫園店,一名女服務員更是將洗好的菜板放垃圾桶上切西紅柿做湯底,令人瞠目結舌。
調查人員鮮少看見豫園店的店員在制作食材戴一次性手套,店員們徒手制作食材已習以為常。
蘭溪路店的店員在給客人備餐時,竟徒手拿取食材放于盤子中;店內還出現店員徒手抓春卷、徒手抓南瓜餅的行為。
此外,上述兩家店還出現菜品缺斤短兩的問題,理應300克出餐的羊肉,豫園店和蘭溪路店出餐重量分別是235克和260克。
市場監管局:閉店、約談、立案
上海黃浦區市場監管局于1月7日晚立即趕赴傣妹火鍋豫園店進行檢查。經檢查,備菜貨架及陳列的菜品上未查見蟑螂或其他蟲子,未發現待供應的食品存在變質、有異物等情況。現場未查見有老鼠活動。但檢查時發現,該店廚房加工區域地面積水、油膩,吊頂存在不同程度損壞。
經調取該單位后廚視頻監控,發現2021年12月31日晚該店后廚有老鼠活動。
黃浦區市場監管局表示,“涉事單位已于1月7日晚11點關門停業,1月8日上午我局到該店檢查,發現未在經營;1月10日上午對該店進行復查,仍處于閉店狀態。”
此外,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已于1月8日上午委托相關檢測機構對該單位食品及餐飲具開展抽樣檢驗,目前檢驗結果未出,后續將根據檢驗結果作進一步處理。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已對該店存在的食品加工環境不符合要求等違法行為予以立案查處。
經了解,傣妹火鍋創立于1997年,目前上海的傣妹火鍋門店多達39家,分布于各區。
涉事餐廳豫園店隸屬于上海旺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涉事單位負責人稱該店為傣妹火鍋加盟店,與傣妹火鍋品牌屬于合作關系。
而據傣妹火鍋2019年在官網發布的聲明顯示:為保證公司的服務質量和品牌信譽,公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合作,特許經營等申請,也未授權任何網站、企業、個人以公司名義開展合作、加盟等工作。任何以“傣妹”名義公布加盟信息均為假冒。目前該聲明依舊在官網置頂公示,同時據官網顯示,傣妹火鍋在全國已有160家門店。
對于上述涉事兩家門店是否為傣妹火鍋加盟店以及如何處理,新京報記者1月11日致電傣妹火鍋,并根據對方提供的郵箱發送采訪提綱,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澎湃新聞、新京報、職業餐飲網綜合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