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腸品類正在發力,2022年它要大爆了? || 品類洞察

     
    導語
     


    近來,以肥腸為主打的品類開始在市場上有了存在感,在成都、重慶、長沙等地,都開始出現標準化連鎖品牌。

    那么,2022年,肥腸作為一個重口味食材,能否延續螺螄粉、臭豆腐等“臭味”品類的強勢,從市場中突圍而出呢?

    大腸作為動物身上不太好描述的存在,作為食材出現,自然有人愛如潮水,有人避之不及。
    但近年在螺螄粉、臭豆腐等重口味的“熏陶”之下,消費者對重口味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不少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開始變得“無臭不歡”。而肥腸作為相對更有群眾基礎的食材,也越來越多地被餐飲老板選進菜單,甚至作為主打與砂鍋、干鍋、火鍋、粉面等諸多品類搭配打造全新品牌。
    1

    “肥腸+火鍋”受青睞

    隨著對常見餐飲品類改造、升級的逐步覆蓋,餐飲品牌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餐飲人的目光開始轉向原先較為小眾的品類、單品之上,餐飲也進入到新、奇、怪產品的挖掘潮流中,諸多肥腸菜品開始登上更大的舞臺。
    而川湘地區流行的“肥腸+火鍋”,則讓肥腸作為主打率先出現在消費者視野。
    比如原產于彭州的肥腸雞,可以說是近幾年川渝美食中興起的一種新味道,也是新派流行川菜中較有市場潛力的一個品類。
    △圖片來源:曉彭肥腸雞官方微博

    肥腸雞以優質山雞和豬大腸為主料,就餐模式介于干鍋、湯鍋與火鍋之間,算是近一兩年大有崛起勢頭的“有料火鍋”一類(
    “有料”火鍋成新寵,火鍋賽道格局要變?
    ),雖然也是川菜經典麻辣鮮香的紅湯味型,但相比火鍋,少了些豪放的麻辣,多了點家常味的醇厚鮮香,更因雞肉香嫩,肥腸脆滑,深受當地消費者青睞。
    不過此前的肥腸雞多為單店經營,也不為大眾所熟悉。然而隨著近一兩年,不少肥腸雞連鎖品牌開始在川渝崛起,讓這個品類有了更大的發展潛力。比如起家于重慶的曉彭肥腸雞,本是重慶長壽區菜市場一家幾張桌子的肥腸飯小店,在30多年發展中,憑借著肥腸雞火鍋在重慶主城站穩腳跟。

    △圖片來源:曉彭肥腸雞官方微博
    在基本完成重慶本地布局、品牌升級后,曉彭又向武漢、上海、青海、江蘇等地進行拓展,目前在全國已經擁有50+家門店。
    此外,北京的八兩·肥腸雞火鍋已經開出多家門店,并在加速拓展中。而深圳也出現了香火肥腸、火胖子肥腸煲等品牌。
    既然有肥腸雞,那也可以有肥腸魚。
    川江人民挾長江之水,把肥腸和魚做了搭配,并在川菜紅湯中烹制,除去了材料原有的異味,讓魚的鮮美與肥腸的濃香結合。其中,老哥門肥腸魚近幾年發展迅速,在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個城市快速開店,最新公開數據顯示,其全國門店已經超過200家。
    △圖片來源:老哥門肥腸魚官網
    而在長沙也出現了籠八肥腸蛙等一系列以肥腸火鍋為主打的品牌。
    “籠八肥腸蛙”,以90%去油,干凈無異味的理念,重新定義傳統肥腸的油膩和腥臭。其結合牛蛙六種口味開創了肥腸蛙的全新品類,并得到了專業肥腸大廠的全力支持。短短一年時間,籠八肥腸蛙開了30多家門店。據了解,籠八下階段將從街邊店走向商場,聚焦年輕群體,欲將肥腸蛙打造成肉蟹煲、烤魚、碳烤牛蛙、酸菜魚等類似的網紅爆品。
    △籠八肥腸蛙,圖片來源:籠八官網
    總之,“肥腸+火鍋”的形式在川湘渝地區不僅單店數量有所增多,還有了品牌連鎖化發展的趨勢,并逐漸向全國擴散,相信未來兩年的餐飲品類市場里,肥腸必然有著一席之地。
    2
    肥腸攻占小吃、正餐等連鎖門店

    同時,在小吃、正餐領域,肥腸出現的頻率也在增多,各種肥腸類菜品、小吃也展現出發展潛力,開始走向標準化、連鎖化發展。
    作為流傳許久的傳統小吃,肥腸粉在成都人民心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在2018年“大眾點評”城市必吃榜投票中,肥腸粉成為與火鍋、串串齊名的成都三大必吃美食之一。
    紅薯粉配上鹵入味的肥腸,口感軟糯,加上干紅辣椒、花椒、酥黃豆等調和的佐料,味道醇厚。特別是在重慶小面走紅后,不少餐飲人就將目光瞄準了肥腸粉,開始打造連鎖品牌。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中1935年開始在成都東門水碼頭挑擔售賣的甘食記,三代傳承后成立餐飲公司進行品牌化、連鎖化系統運營。目前,甘食記在成都、深圳、天津、西安、鄭州、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等地開出了100+家門店,每年累計售出招牌肥腸粉單品500萬份。

    在2022年伊始,甘食記宣布獲得5000萬A輪融資,再一次證明了肥腸品類的魅力。

    而在湘菜的大本營長沙,酸菜肥腸則成為率先走向連鎖化的肥腸菜品。
    聚鑫朋酸菜肥腸改良自常德的傳統菜肥腸缽,將肥腸缽的湯汁收濃,加入豬頭拆骨肉、炒至綿沙的土豆,以及四川酸菜制作而成。Q彈、韌性十足的肥腸,口感爽脆的酸菜,讓成菜后的酸菜肥腸不僅不油膩,反而因為類似干鍋的風味,這大大消除了消費者原本對肥腸的一些慣性思維。
    △圖片來源:聚鑫鵬酸菜肥腸官方微信公眾號
    后來聚鑫朋直接把“把酸菜肥腸賣給不吃肥腸的人”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并為此升級了品牌形象,以卡通八戒為吉祥物,讓品牌形象更加親民,聚鑫朋也就此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目前其在全國擁有了18+家門店,據說每天要用掉200個豬頭、2000斤肥腸。
    酸菜肥腸的崛起也讓其有了連鎖發展的趨勢。據統計,在聚鑫朋酸菜肥腸之外,湖南也涌現了晟隆田小二酸菜肥腸、張氏父子常德腸子館等品牌。
    肥腸飯、肥腸粉、砂鍋肥腸在川渝各地遍地開花;酸菜肥腸在湖南有了連鎖發展的趨勢;上海也出現了肥腸烤魚、肥腸雞;廣州成名多年的祿鼎記也推出了肥腸辣子雞……如今,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開始把肥腸作為主打,這讓肥腸這個重口味食材開始被更多餐飲人關注,也促進著相關連鎖品牌的涌現。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連鎖化發展的基礎就是群眾接受度,但肥腸這個在很多人心目中重口味存在的食材,卻無形中會成為一部分消費者進店的阻礙。

    3
    肥腸品類在全國范圍普及,
    到底有多大可能性?
    但其實,相對于螺螄粉、臭豆腐、榴蓮披薩等重口味品類,肥腸在我國飲食文化的發展中,一直有著其獨特地位。
    魯菜的經典名菜九轉大腸,北京名吃鹵煮火燒、炒肝,四川的江油肥腸,粵菜經典的脆皮大腸、啫大腸,貴州的知名小吃腸旺面……可以說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肥腸一直都是我國餐飲的重要食材,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只是由于處理手法、品質和部分消費者的認知慣性,沒有登上更大的舞臺。
    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現在可能也是肥腸發展的好時機。
    一來,“重口味”不再是一個負面詞匯,反而成為引起部分消費者興趣的存在。
    從早先的榴蓮披薩,到臭豆腐再到螺螄粉,這些“重口味”品類的走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抓住了消費者對新事物的好奇。
    隨著餐飲的日漸豐富和標準化發展,消費者難免對常規菜品產生審美疲勞,在現在的餐飲環境下,能出位才能制造熱點,才能更好地成就品牌。而肥腸既有一部分的群眾基礎,部分菜式也能給消費者帶來新奇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全國的消費者來說,肥腸雖然普通,卻并非常出現的品類,當火鍋為川渝菜系打開通道,當成都、重慶、長沙成為網紅,特別是它們的美食標簽被年輕人競相追逐,在這些地方高頻出現的肥腸品類,自然成為這些年輕人的興趣所在。為食客打開新食材的大門的同時,也為肥腸品類品牌的全國拓展打下基礎。
    加上現在都市人在壓力之下,更容易傾向一些重口味餐品,這在火鍋、螺螄粉等品類身上已經得到驗證,而衍生于此的“肥腸+”品類也就迎來了東風。
    二來,此前賢合莊、鹵校長等鹵味火鍋的風靡,讓鹵肥腸逐漸成為火鍋店的必備,促進了消費者對肥腸的嘗試,為其他肥腸菜品的連鎖發展打下了消費基礎。
    同時,相對于臭豆腐、螺螄粉必然會有的臭味,肥腸只要處理得當,很多人擔心的異味并不會出現。隨著偏見的逐漸消除,受眾也會擴大,曉彭肥腸雞、聚鑫朋酸菜肥腸能在全國實現拓展,也得益于此。
    △圖片來源:鹵校長老火鍋官方微博
    而且無論是北方的九轉大腸、鹵煮,還是南方的脆皮大腸、肥腸雞,無論火鍋還是炒菜,肥腸都有其用武之地。這也可以看出,肥腸這個食材本就有著多樣化的烹飪方式,能在諸多菜品當中得到施展。
    像以吃肥腸出名的四川江油,這里的肥腸店通常不以某一道肥腸菜品為傲,而是菜單上的每一道菜都以肥腸為原料,但每道菜的口味又都不同,展現了川菜的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特點,也體現出肥腸的“多用性”。
    隨著以肥腸為主打的連鎖品牌的增多,也就意味著一個品類開始走向集約化生產,加上目前消費者對重口味的需求,肥腸可能帶來更大的市場。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肥腸這個有著一定群眾基礎的食材,很可能成為未來餐飲的潛力股。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雖說肥腸這個食材具有普適性,但作為單獨的品類、品牌主打出現,可以說是剛剛起步,顯得“經驗”不足。
    現有的連鎖品牌門店數、全國分布范圍相對有限,在食材的處理、管控上還未接受真正的考驗,尚未真正形成規模效應,市場反饋也有待進一步檢驗。在更廣大市場的消費者偏好如何,如何搭配菜品,都會成為餐飲老板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

    撰稿 | 陳漠

    往期推薦

    品牌剖析系列

    巴奴 | 和府撈面

    茶餐廳 | 呷哺呷哺 | 吉野家

    絕味鴨脖 | 瑪尚諾 | 幸福西餅

    蛙小俠 | 甜啦啦 | 正新雞排

    巴比 | 紫燕百味雞 | 華萊士

    文和友 | 眉州東坡 | 茶顏悅色

    古茗 | 瑞幸咖啡 | 喜茶 

    品類洞察系列

    鮮餃 | 米線 | 早茶 | 國民小吃

    火鍋 熱鹵 | 烘焙 |  | 包子

      酸菜魚 | 烤魚 | 烤肉 | 日料 

    燒烤 | 粥品 | 米線 | 茶飲

     豬肚雞 | 小龍蝦 | 火鍋外賣

    餐飲報告&榜單系列

    2021營銷力白皮書

    2021品牌力白皮書

    第三屆中國餐飲紅鷹獎

    2021十大品牌榜單總榜 

    檸檬茶報告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品牌觀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66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3日 18:01
    下一篇 2022年2月4日 17: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