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訂閱,學會用新思維玩轉互聯網
最近有一個外賣商家披露自己從做外賣到現在,一共賠了30多萬,一直在吐槽外賣價格那么低,活動那么大,怎么能掙錢呢? 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火遍網絡的一篇文章《XX,讓我賠了66萬》。舉個通俗例子,斗地主輸錢,你怪斗地主這個游戲不好? 一方面是心疼這些外賣商家,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個月回到解放前;另一方面是外賣商家的外賣運營意識不夠,特別是在成本計算和外賣菜單體系定價方面。 不想忙忙活活,最后回到解放前的商家,都應該知道外賣的菜品到底怎么做好定價呢? 1/4成本定價法 成本定價法指的是根據成本在整個零售價的比重,考慮到利潤后,倒推出來的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 外賣零售價(不包成本價)= 原材料成本價÷ 0.25 外賣零售價(包含包裝費)=(原材料成本+包裝成本)÷0.25 舉例:燒茄子蓋飯原材料成本價2.5元,外賣零售價=2.5÷0.25=10(元) 作為基礎定價數據,為了更好、更接底氣的定價,還要參考商圈的定價、門店的定價,做一對比,從而打造更有性價比的產品。 最小單位定價法 目的:利用菜品的最小單位定價法,降低顧客決策成本。規避堂食與外賣的菜品價格不統一,形成差異化定價。 舉例子: 大份的烤鴨給拆成小份,搭配小菜一起賣,把價格也進行拆分。這樣就降低了門檻,提升了顧客購買意愿,拆分完畢之后,訂單量都有大幅度提高。而麻小外賣的小龍蝦,同樣對于大份的龍蝦進行了半份份量的組合拆分。 另外針對烤鴨、烤雞、雞翅、雞爪、肉蟹煲等外賣產品,很多商家都進行了拆分定價。 這就是典型的最小單位定價法的案例,也就是商家依據顧客傾向于降低決策風險的本能,將一個原本比較貴的產品的價格,拆分為最小單位,最終降低用戶決策風險,加大決策成功率,最終提升下單轉化率。 價值導向定價法 指的是以用戶心目中的價值感為外賣的定價。價值導向定價法,就是以你為用戶創造的價值為基準,指導你的產品定價。 這個方法,尤其適用于一些比較創新的品類和產品,因為競對少、參照少,大可以需求作為定價的基準。 計算公式: 原材料成本價+ 包裝成本價+溢價+ 平臺成本 + 售后成本 =最終零售價格 在外賣業務上,用戶價值感分為三種: 基礎使用價值 無非就是吃飽和吃好,沒有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大部分商家都還在基礎使用價值上徘徊,最終只能陷入低價競爭。 自我定位價值 這就是說一個人始終是在尋找自我定位,這個時候給他一個自我定位就有價值。 自我提升價值 商家要永遠追求滿足用戶的高級需求,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外賣版本的消費升級。 很多菜品像鮑魚汁撈飯本來可以賣的很貴,但是很多商家定價很便宜,有價值感的新菜品或者小眾菜品比如沙拉等都可以參考此定價法則。 尾數定價法 是基于整數定價之后,做的外賣補充定價,簡而言之,就是把小數點后面的數字吃干榨凈。 計算公式: 菜品價格設計,原價19元,現在改成19.89元 不計算平臺扣點,最終收入:0.88 * 4000 = 3520(元) 只是在小數點后面加了兩位,在顧客心目中19元和19.88元差別不大,顧客感知不強烈。10%可能全都是你的凈利率,多少人做外賣這么久,凈利率可能都趕不到10%,而你一個動作就能增加10%的凈利率! 然而整個外賣平臺上把價格設到小數點后面兩位的,卻只是少數。外賣不就是一毛錢一分錢摳出來的生意,所以尾數定價法,就是把小數點后面的數字吃干榨凈。 黃金比例定價法 考察外賣商圈內,考察同樣的產品最低價格和最高價格,以及活動力度,推到出外賣菜品的定價策略。 計算公式 最低實付價+(最高實付價-最低實付價)X 0.618 =外賣菜品的零售價格 其中實付價格不包含配送費。 外賣掙不掙錢,很大程度上,跟我們整體的菜單規劃和菜品定價,以及活動策略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當別人都在掙錢,我們就不要再抱怨,多學習,多看報,少吃零食,少睡覺。 來源:外賣頭條(wm88766)編輯:Eddy | 統籌:鶴九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云味館|Kao鋪|蠔門九式|西尾抹茶達美樂|丸龜制面|撒椒|沙縣小吃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炒作】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wuya099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