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消費品行業充滿挑戰的2021年,作為國內最大的奶酪生產商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妙可藍多”)卻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
根據妙可藍多最新發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78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28.47億元同比增長57.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5925.80萬元,同比增長160.60%。
雖然妙可藍多的營收好于市場預期的43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卻低于市場此前預期的1.65億元。不過,根據妙可藍多此前財報顯示,其2019年歸母凈利潤增長約80.72%至0.19億元;2020年增長約208%至0.59億元,至此,該企業在凈利潤方面已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了。
報告期內,妙可藍多奶酪板塊實現收入33.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77%;奶酪產品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74.62%,同比增加1.71個百分點。隨著公司奶酪產品收入的大幅增長,規模效應逐步顯現,加之低溫奶酪棒迭代升級以及常溫奶酪棒推出,帶動奶酪板塊毛利率同比增加3.14個百分點至48.51%;同時,高毛利奶酪產品快速增長帶動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提升至38.14%,同比增加2.21個百分點。報告期內奶酪產品毛利占公司主營業務毛利94.93%,同比增加2.87個百分點。
液態奶實現收入4.3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4.00%,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9.62%,同比減少4.91個百分點;液態奶產品毛利占公司主營業務毛利比例為3.46%,同比減少3.79個百分點。同時,受原奶價格上漲影響,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9.31%,液態奶業務毛利率同比減少4.19個百分點至13.73%。
2021年公司貿易業務實現收入7.04億元,貿易業務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15.75%,2020年及2019年同期占比分別為12.56%、19.69%。公司貿易業務毛利率同比增加1.92個百分點至3.90%。
并且,妙可藍多在財報中引援凱度消費者指數家庭樣本組數據顯示,在2021年中國奶酪品牌銷售額中,妙可藍多以30.8%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另據Euromointor統計,中國奶酪零售市場品牌市場占有率中,2021年妙可藍多以27.7%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妙可藍多在2017年至2020年的市占率分別為1.9%、3.9%、12.5%和22.7%。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妙可藍多業績飆升呢?對此,妙可藍多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依托在產品、渠道、品牌方面的核心競爭力,近幾年在奶酪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快速增長。
作為去年對妙可藍多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于2021年6月29日,通過向內蒙蒙牛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凈額29.81億元從而使其成為公司大股東了。
一方面,2021年4月,妙可藍多位于上海金山的第五間工廠建成投產,有效緩解了困擾公司的產能不足的狀況。2021年,公司全年奶酪總產能已達到7.84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07.47%。
此外,妙可藍多向蒙牛募集的資金已經到賬,將用于“上海特色奶酪智能化生產加工項目”、“長春特色乳品綜合加工基地項目”、“吉林原制奶酪加工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募投項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將形成上海、天津、吉林、長春4個城市5間工廠(其中上海有2間工廠)的產能布局,公司將進一步鞏固產能優勢,滿足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妙可藍多共有經銷商5363家,銷售網絡覆蓋約60萬個零售終端,覆蓋全國96%以上地級市以及85%以上縣級市。
而根據在蒙牛加入之前妙可藍多發布的財報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線下擁有36.30萬個銷售網點,覆蓋全國95%以上地級市以及近80%縣級市。而在2020年妙可藍多的經銷商數量僅為2626家。
據此不難看出,隨著蒙牛的加入,妙可藍多在市場開發層面和鋪市率層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扶持。
年報顯示,2021年,妙可藍多銷售費用同比增長63.08%至11.59億元,其中廣告促銷費用9.06億元,同比增長61.5%。此外,2021年9月,妙可藍多推出常溫奶酪棒,而春節是行業傳統旺季,公司第三、四季度營銷費用前置,拖累全年利潤。
妙可藍多在財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強品牌建設,加大營銷及廣告投放力度,夯實第一品牌位置。在大傳播方面,公司繼續由明星代言,與央視、分眾等頭部媒體合作,保持品牌傳播聲量,打造第一品牌勢能。公司還在春節檔、暑期檔等營銷旺季,投放頭部衛視、地鐵廣告,豐富傳播手段,高頻觸達消費者,提升品牌形象。2021年,公司加大了數字媒體的投放,在雙微、小紅書、下廚房、抖音等多個平臺,進行多維度品牌營銷,并與消費者積極互動,提高認知。
此外,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藍鯨財經采訪時就表示:“妙可藍多實現增長與渠道、產品有關。渠道方面,妙可藍多在2021年對于原有的渠道體系進行了梳理,解決一些廠區之間的矛盾,同時,開辟三四線市場,減少價格戰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在產品端推出了常溫奶酪、功能性奶酪,比如推出的餐食奶酪。”
眾所周知,奶酪作為“舶來品”,是乳制品中營養價值最高的產品之一,一斤奶酪通常要耗費10—12斤的牛奶,其蛋白質、鈣的含量是牛奶的5—8倍,人體對其的吸收率高達96%-98%,堪稱奶中黃金。
并且,隨著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奶酪消費大軍中來。因此,妙可藍多在財報中表示,順應中國乳制品消費升級和國產奶酪快速發展趨勢,提出“讓奶酪進入每一個家庭”的企業使命,堅定推行“聚焦奶酪”的總體戰略,發展壯大奶酪業務。
妙可藍多在財報中引援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我國奶酪零售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49.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22.7億元,其中,2021年的同比增速更是高達33.7%,整個賽道正在加速擴容。
有市場就會有競爭力,即便是妙可藍多已經躋身本土奶酪第一品牌,但并不妨礙其他競爭對手的加入。
比如除了蒙牛和妙可藍多,伊利、光明、三元等都在積極推進在奶酪市場布局。
早在2017年,伊利旗下的子公司就推出了一款酪藝常溫奶酪條;2018年,伊利還專門成立了健康飲品以及奶酪事業部,并推出妙芝手撕奶酪以及奶酪芝士酸奶“芝士點”;2019年,伊利繼續發力奶酪市場,推出針對孩子市場的兒童奶酪棒,同年6月份,伊利收購新西蘭第二大乳企Westland,目的是豐富并增加羊乳、奶酪方面的產品線和資源。
去年第四季度,伊利入局常溫奶酪棒,此后又傳出或與另一奶酪棒龍頭百吉福洽談合作。雖然伊利發力奶酪業務的時間點實則稱不上早,不過其背后強大的品牌力和全國性的渠道網絡是其他國內外奶酪品牌都不足以相抗衡的,其產品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3月10日晚間,伊利股份發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經營情況的公告》顯示,伊利奶酪品類也在快速增長,根據尼爾森數據,2022年1月伊利奶酪的市場份額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1-2月合計內部銷售數據同比去年增長翻倍,增幅遠高于同行業。
而隨著伊利的持續發力,妙可藍多雖然背靠蒙牛且有先發優勢,但二者的正面交鋒已無法避免。而隨著加入品牌的不斷增加,整個賽道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究竟誰能笑到最后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不過,從品類角度來看,未來的奶酪市場依舊是屬于巨頭的天下。妙可藍多就在財報中表示,國內市場前五大品牌合計市場占有率過去五年間持續增長至64.2%,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