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誰也沒有想到,瑞幸逆襲的速度會這么快。
3月24日,瑞幸咖啡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財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通讀整份報告,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事實。
第一:瑞幸的營收增長增速明顯。瑞幸咖啡總凈收入達到79.653億元,較2020財年的40.33億元增長了97.5%。
第二:門店總數首次超過星巴克。截至2021年末,瑞幸咖啡的門店總數已達到6024家,其中自營門店4397家,聯營門店1627家,首次超過了星巴克的5557家,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之一。
第三:門店迎來首次年度盈利。2021年瑞幸門店年度盈利達到12.528億元。而就在2020年,這個數字還是負4.347億元。
即便品牌運營層面還未實現完全的正向增長,但營業虧損也從2020財年的25.873億元下降到2021財年為5.391億元,虧損大幅度收窄。
其中,第四季度月均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67.1%至1620萬,更是創下了瑞幸咖啡歷史紀錄新高。
很顯然,瑞幸咖啡正不斷擺脫泥潭,并以亮眼的成績王者歸來。
更讓人欣喜的是,2022年2月,瑞幸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協會繳清了12億元的罰款,達成了和解協議。
這也意味著,瑞幸品牌已經回歸常態,而且接下來能夠以更強的財務實力來支持精細化運營,進而實現更穩健的擴張。
從兩年前的退市,到后來的“逆襲回血”,再到如今的“逆風翻盤”,瑞幸到底做對了什么,為何能夠創造出如此出色的成績?
回歸產品本身
以賽馬機制不斷打造爆品
我們都知道,瑞幸咖啡一開始的經營邏輯是“燒錢開店”,不斷的燒錢打折擴店,希望以數量眾多的門店“農村包圍城市”,進而圍剿“星巴克”,搶占咖啡賽道市場份額。
自現任公司管理層2020年5月履新以來,瑞幸就改變了經營策略,回歸產品本身,并找到了自己的爆款發力賽道——“奶咖”,以咖啡做基底,再加上各種乳制調味品。
2021年4月12日,瑞幸推出新品生椰拿鐵,一經問世便供不應求。生椰拿鐵到底有多好喝——似乎比奶茶少些負罪感,比經典意式濃縮多幾分新鮮勁,“一絲恰到好處的多巴胺”,網友松子描述道。
9月更是在全國5200余家門店上線“絲絨拿鐵”,上線9天,賣出270萬杯,再一次創造了產品銷售奇跡。
僅2021年一個年度,瑞幸就推出了113款全新現制飲品。而這一切背后,都要歸功于瑞幸品牌的強大產品研發能力。
瑞幸的產品線開發邏輯永遠是找爆品、抓存量,依賴并不是專業的咖啡大師團隊,而是非常年輕的團隊,流水線般批量化研發新品,再通過內部的“賽馬機制”來選出爆品。
瑞幸的研發部門分為5個部門,分別是產品分析、菜單管理、產品研發、測試、優化。每一個部門都只負責研發流程中的一部分。
產品分析部門,負責從消費者角度分析某個產品能成為爆款的底層邏輯。菜單管理團隊負責穩定菜單結構(維護基本盤+找不足)、跟進未來8個月的上新計劃。研發部門會通過內部賽馬研發新產品。產品測試部門做測試,優化部門進行審核和落地。
通過這樣標準化的流程,在加上瑞幸本身的數字化數據回饋機制,瑞幸不斷的推高爆品出現的幾率,成功成為了咖啡界的“爆款制造機”。
同時,結合瑞幸本身的即門店數量和高頻用戶優勢,一舉扭轉品牌頹勢,加速盈利過程。
可以說,瑞幸能夠有如今的成績,品牌研發不斷推出的爆品功不可沒。
借助營銷破圈
不斷俘獲年輕人的心
縱觀瑞幸的發家史,不難發現品牌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壯大的關鍵,正是培養和抓住那些從未接觸過咖啡的、年輕的新興咖啡市場用戶。
相比于星巴克咖啡的小資精致,瑞幸從一開始就打破了這種狹隘的觀念,借此贏得了最新一代的消費者——Z世代的心。
隨后,更是通過各種有態度的玩梗以及年輕化的趣味營銷打法,進一步找到瑞幸品牌與年輕人共話的關鍵觸點,實現品牌與消費者的有效觸達。
2021年1月,瑞幸在重慶開了家“解辣主題店”,主打潮酷風格,以紅白色、金屬、玻璃元素相結合,店內的“解辣情報墻”,有趣的“辣味名言”互動,更是成了受年輕人歡迎的打卡地。
隨后,更是攜手譚松韻開啟“瑞幸櫻花季”,以數十款櫻花新品來撫慰人們因疫情帶來的創傷,甚至還在上海開啟了一家櫻花主題店,將櫻花限定季與明星代言巧妙地玩到了一起。
緊接著5月份,瑞幸又抓住了《創造營2021》的流量風口,邀請利路修擔任起了品牌的夏日冰咖推薦官,與三位選手共同傾情演繹品牌TVC《瑞幸YYDS》。通過“不想上班一臉痛苦”、“下班快樂飛起”等趣味梗,深入挖掘出了年輕人與利路修的共鳴點,迅速引發了共鳴。
冬奧會時期,瑞幸更是提前押中冬奧會的年輕頂流“谷愛凌”,奪冠當天直接發放4.8折奪冠券包、谷愛凌定制新品咖啡屢次售罄,還順時推出了兩款冰雪系列谷愛凌主題飲品:瓦爾登滑雪拿鐵和藍絲絨颯雪拿鐵,賺足了年輕人的關注度。
這一波波出色的爆款營銷,成功讓瑞幸修復了自身品牌價值,再一次翻身成為年輕人心中的咖啡首選。
沉淀私域用戶
推高產品的復購率
除了在產品+營銷上另辟蹊徑外,私域也成了瑞幸的救命稻草。
據第三方市場機構監測顯示,2021年,瑞幸咖啡的活躍用戶超過6000萬,其中私域用戶已達180多萬,每個月的入群人數還在以60多萬的速度在增長。
180萬的私域用戶,每天貢獻直接單量3.5萬多杯,通過群內信息提醒促單10萬多杯,達到這目標僅用了3個月。
用戶在入群后,月消費頻次提升30%,周復購人數提升28%,MAU(月活躍)提升了10%。通過私域渠道的成交量還僅次于App和小程序。
后來,瑞幸更是開通了品牌專屬直播間,以陪伴式直播方式,高顏值主播,輔助瑞幸本身的高顏值爆品,將私域運營做到了極致。
改變開店策略
往下沉市場找增量
高速擴張與不做加盟,曾是瑞幸最顯著的標簽。
錢治亞早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了保障產品品質與服務的標準化,瑞幸咖啡門店全部為直營,不接受加盟。
但2021年1月起,瑞幸就改變了開店策略,宣布開啟0加盟費招募“新零售合作伙伴”計劃。
以不收取加盟費,只向加盟商賣原材料,同時瑞幸總部給予加盟者支持,共享公司營銷推廣資源的方式,向三、四線城市開放“加盟”,大規模進擊下沉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瑞幸新增的門店,就有1627家加盟門店。根據財報顯示,瑞幸聯營門店的收入增幅更快,2021財年聯營門店收入13.06億元,比2020年的3.166億元增長了312.5%,增長幅度非常驚人。
由此可見,瑞幸加盟開店策略的改變,也為品牌逆襲翻身提供了不少增量。
品牌團隊年輕化
用年輕人吸引年輕人
年輕化,一直是瑞幸管理層的重要方針。
瑞幸員工以年輕人居多,咖啡好喝不好喝,讓年輕人自己來評。
瑞幸每次研發新品都會經過很多次內部品鑒,有瑞幸員工表示“一款新品的品鑒分為好多次,比如最終的成品是抹茶瑞納冰,最開始可能只是品鑒抹茶。”
高級總裁高級副總裁周偉明,更是知道只有年輕人才最懂年輕人,所以他放手讓年輕的產品團隊自己決定上哪款新品,自己則發揮從產品設計創新到供應鏈落地上市,從實驗室、工廠建設和管理到客戶服務的全流程經驗,為年輕人保駕護航。
總結:
一邊不斷制造爆品,一邊借營銷發力,同時借助私域提高復購,利用加盟發力二三線城市,利用年輕人吸引年輕人,這正是近幾年來瑞幸自救的五大策略。
以此次亮眼的財報來看,瑞幸也的確憑此“逆風翻盤”,成功讓品牌走上了正軌。
然而,在咖啡這個熱門賽道上,瑞幸的逆襲故事遠沒有結束。
目前,瑞幸咖啡雖然看似在門店數目上勝過了星巴克。但據星巴克2021財報顯示,2021中國市場營收36.7億美元,而瑞幸咖啡總凈收入為79.653億元(12.499億美元),不過星巴克的三分之一。
顯然,瑞幸與星巴克在盈利能力、市值上都還有很大的差距。瑞幸想要真正超越星巴克,坐上國內咖啡巨頭第一位,還需要繼續努力。
-END-
延伸閱讀 堂食關閉、小區封閉…,刷屏的深圳餐飲紓困請愿書 餐飲人挺住!這里有一份紓困政策 餐飲人請看:疫情陰霾之下,那些照向裂縫的光! 營收腰斬客流銳減,疫情暴擊的深圳餐飲“眾生相”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