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薛老板說了很多開餃子館的事情,不要忘了今天晚上8點薛老板的直播。
有沒有發現,這些年發展得好的一些餃子品牌,基本上都是堂食+零售的模式在做,就是顧客可以在店里坐著吃,也可以買新鮮包好的餃子回家自己煮著吃。原先一些小個體餃子店也會在門口寫上“鮮餃外帶”。
是不是因為疫情管控,催生了這樣一種需求呢?我覺得不是的。這個需求一直都在,疫情只是火上焦油。
我家就是生餃外帶的顧客。小區門口有兩家餃子店,我和我老婆都是他們的常客。兩個店都有大大現包餃子展示窗口,看著他們把剛點的餃子包好,打包好,然后給到我手上。我女兒喜歡吃餃子,又懶得自己弄,很多時候路過店鋪時也未必餓,于是就打包回家自己煮著吃。
即使沒有疫情,外帶的需求也會不斷提高,因為這也是商家需要的,因為外帶可以極大的提高營業額,提高坪效。一個店鋪的面積是有限的,飯點的時間也是極其有限的,中午和晚上就那么兩三個小時,如果只是依靠堂食,坪效就太低了。
在店鋪租金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你要開店,想要提高開店成功率,一定要想方設法提高坪效。
坪效是啥?用坪效= 營業額 / 店鋪面積 ,比如一個店鋪面積是100平米,平均每天做10000的營業額,那坪效就是=10000 / 100 = 100。我們小個體對這個數據不會太關心,因為大多數人只有一家店,但是當你有兩家店了,就會用這數據來做對比分析。
如果提高坪效是我們一開始就要考慮的問題。先給大家看看我一個店的坪效,然后我再說說我的建議。
我覺得我的坪效還是不錯的。下面是我其中一家甜品店昨天的營業額,和四月份的營業額。
昨天做了6209的營業額,是比較高的一天。四月份截止到昨天一共22天,108596的營業額,平均每天4936。
我這個店開了四年了,店鋪面積大約25平米,算算我店里的坪效。
昨天的坪效是=6209 / 25= 248,也就是每平米的產出是248。
按照平均日營業額4936來算,坪效=4936 / 25 = 197 。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數字沒多少概念,你可以想想一個100平米的餐廳,按照我這個坪效的話,他的營業額應該是24800,或者至少19700每天。一個小飯店每天兩萬多的營業額,你想想多火爆。
但是我店里的生意不火爆,起碼看上去不是生意火爆的店。即使昨天營業額高的一天,也看不到很多人,為啥?
因為我的有效營業時間比較長,從早上10點就開始有單子,一直到晚上9點打烊還有單子,有11個小時,單子不是很集中,但是單子不斷,時間長了,就有單量了。一般的餐廳有效營業時間就是飯點,一共四五個小時。
我店里有固定的不固定的團購訂單,偶爾來一兩個大訂單問題也不大。昨天營業額高,是因為有兩個大訂單。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最閑的時候送走了,大訂單都是提前幾天預定的,準備工作早早就做好了,所以店員可以有條不紊的正常工作。
再一個,這個店外賣比重占了60%,這也是店里見不著幾個顧客的原因,我的另外一家店,線下營業額就高些,中午忙的時候顧客可能還要等。我很難想象我這個營業額如果都是靠堂食,那得需要多大的場子。
所以,要提高坪效,可以做三個工作:
1,增加外帶,外賣和團購的比例,而且要有意引導顧客外帶,或者有意提高外賣比例。餃子店這兩年發展堂食+零售,就這個原因。老板在運營過程中,要多挖掘產品的使用場景,然后推出相應的產品或者服務滿足。
2,增加有效營業時間。餃子外帶就有這個功能,以后去餃子店不一定是飯點,不一定是餓了的時候,其他時候也可以,路過看見了就帶一份回家,這就相當于增加了營業時長。很多生意,傳統的有效營業時間也許確實不長,這是個痛點,要增加時間,需要你的創新,差異化就在這些地方產生。
3,日常運營商,要多引導。比如活動上可以推出,非飯點買餃子,一律8折優惠。產品組合上,可以增加不同營業時間的產品。
當然,想要提高坪效,還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比如產品要標準化操作,最好是能批量化操作,生產效率一定要提高,很多準備工作要提前做好,而不是顧客點單以后才開始操作,這些基礎工作是提高坪效的前提。
東北餃子將于4月23日晚8點 (周六晚上8點)進行第三次拜師學藝項目直播介紹,薛老板本人直播。
長按二維碼,進入直播群: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