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4月30日下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稱五一期間全市暫停堂食,直到6月6日,北京市逐漸恢復餐飲堂食。不準堂食的36天里,有店鋪積極自救,減少損失,有店鋪以外賣業務為主,有店鋪直接閉店休息。我們找到了不同規模、類型的餐館負責人,想了解疫情以來,尤其是不準堂食、恢復堂食之后他們的經營狀況和感受。下面是他們的講述:?
我在紅蓮烤鴨店做了七年了,我們做北京菜,總店位于廣安門,開30多年了,另有5家連鎖店,包括幾家專門做社區生意的社區店鋪。我們幾家店,2017年就入駐了各平臺做外賣,也會通過顧客微信群提供送餐服務。不過我們的顧客大部分在40歲以上,更習慣堂食,所以外賣在整體流水中,占比一直不高,大約三分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的第一波沖擊是2020年年初,當時是臘月二十九,也接到通知不準堂食,只能外賣。于是原本被預訂的年夜飯,80%都退了,剩下少量客人,什么樣的要求都有,但我們都盡可能滿足,一是盡量減少損失,二是也不讓員工閑著,有點積極性。當時,原本為了春節,我們準備了平日幾倍的食材,忽然不準堂食,我們很慌張,首先想的是,怎么處理這些食材?2020年大年初一,為了自救,我們開始在店鋪門口擺攤賣菜。賣的價格都很低,對面超市里的大白菜三塊多錢一斤,韭菜賣四五塊一斤,我們都只賣一塊多一斤,比進貨價還低。但好歹挽回了部分損失。當時,也有少數居民,以及一些不會做飯的年輕人愿意去店里點餐自提。我們就動了念頭,想做點成品菜擺在門口賣。一開始不敢,因為傳統的餐飲是“你點什么我做什么”,后來實在沒辦法了,蔬菜也賣得差不多了,還是得給員工找點事,免得懈怠。2020年正月初六,我們開始擺攤賣成品菜,一開始做的是家常菜,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絲、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這種,想著能賣出去就賣,賣不出去就當員工餐吃了。定價也很便宜,比如宮保雞丁,菜譜上可能賣38塊,裝在外賣盒里就賣20,西紅柿炒雞蛋、土豆絲一盒就10元。第一天我們做了一二十份,出鍋、包裝的都拍小視頻,發在顧客群里。后來賣得越來越好, 我們開始做些半成品菜,比如干燒大黃魚這種硬菜,我們提前腌制好魚,送一份調料汁,客人買回家,稍微處理下就能吃。有些食材,比如整條的魚,放進盒子魚就碎了,我們就把菜做好裝在盤子里,保鮮膜封好,客人端著盤子回家,吃完再把盤子送回來。這些菜都比菜譜上便宜得多,客人也知道是互相幫忙,沒人會貪圖你一個盤子。用這種方式,我們處理了庫存食材,沒有賠太多,讓員工拿到了基本工資,也增進了跟社區居民的關系。不過,確實沒有利潤可言。所以今年4月30號下午,收到不能堂食的消息后,我們算是有了一些經驗。我們第一時間先給五一勞動節訂餐的客人打電話,確認是要送餐到家還是取消訂單。然后在幾個店里留下部分員工,準備擺攤、做外賣,其他員工提前放假。這次擺攤,我們還是試探性做了熟食,熏雞、豬蹄、烤鴨這些。今年擺攤比兩年前好一點的是,擺攤的攤位位置限制不嚴,可以在店門口稍微往前挪一點。不過,我平時雖然很愛發朋友圈宣傳店鋪,這次卻沒發,主要是怕聚集買東西的人多,給管理部門帶來麻煩。跟兩年半前一樣,我們也需要處理一些食材,所以菜品定價很低,還出了菜譜上沒有的涼皮、包子,價格幾乎都是平時市面價的一半,不管附近的居民,還是外賣小哥、工人,都能接受。另外,員工集體一起做包子,也能調動積極性,不然員工都在宿舍待著,也掙不到錢。我們總店還給附近做核酸的工作人員提供盒飯,算是和政府合作。2022年5月2日,北京市,餐廳謝絕堂食只接受外賣服務。(圖|人民視覺)不能堂食期間,我們沒有“躺平”,也不能隨便“躺平”,因為公司體量不小,成本高。我后來算了下,其實5月份有擺攤,也外送餐品,營業額還可以。反而是6月6日放開堂食后,門口不能再擺攤,進店也要限流50%,加上我們的顧客群主要在40歲以上,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很謹慎,不愿堂食,我們的營業額反而較5月還下降了。目前,我們幾家門店的堂食狀況很差。比如琉璃廠店,今天(6月18日)上午一共4桌,另一家店2桌,加起來一共就6桌。但我們一個酒樓,原本可以容納五六十桌。我做餐飲20多年,以前在內蒙,后來到北京,從沒遇到這樣的沖擊。我看有的店鋪因為疫情開始做直播,直播賣的餐品價格也很便宜。雖然看起來效果一般,但我們之后可能也會探索。疫情兩年半來,北京有過大大小小的疫情風波,最近這兩個月,是我覺得最難熬的時候。我在東城區交道口開了家炙子烤肉店,2013年開店,至今快十年了。我的店西邊兒是南鑼鼓巷、鼓樓,再往外一點是故宮、北海,所以我的客人基本都是游客,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主。我店內11張桌子,以往節假日、周末人多的時候肯定要排隊,一天翻5、6次臺,加起來將近60桌,平日生意冷清點,也有個十幾二十桌。
春節前的龍門跳炙子烤肉店
我的店離簋街也很近,只有五六百米,沒疫情的時候,簋街每天下午四點到凌晨四點,吃飯的、來逛逛的,人山人海,沒歇過。我11點準時關門,算早的。但是今年,6月6號北京允許堂食的第一天,簋街上也沒多少人。我的店里一整天只有四五桌,比我剛開店時還要差。我的店今年第一次受影響是4月中旬,當時街上有家烤鴨店的員工確診,附近十幾家店鋪里,跟那名員工一起做過核酸的,都受到波及,我店里也有倆員工隔離了14天,屬于“躺槍”。但4月總體還好,周末客人還是不少。我真正受比較大的影響是五一后不允許堂食了。我的店平時不做外賣,因為2016年我入駐過外賣平臺,還專門推出了適應外賣的菜品,但發現外賣平臺的傭金很高,收餐費的20%,還有各種滿減活動,甚至需要花錢買排位,補貼也越來越少,很難賺錢。所以2019年初,我停掉了外賣,2020年,疫情剛在武漢暴發時,也因為不準堂食的政策恢復過外賣,結果一天只做了一單,我就完全退出外賣平臺了。
這次不準堂食的36天,我們一直閉店,沒做外賣。當時我們為五一準備了比平時多近一倍的牛羊肉、禽肉、蔬菜等,還提前做了粗加工,后來吃不了那么多,只好扔了一部分。我知道有的店鋪不走外賣平臺,就靠自家員工,給社區周圍幾公里的居民送外賣上門。但我的店不大,只有7個員工,分不出人負責外送訂單。加上我的顧客主要是游客,所以外賣的路子幾乎徹底斷了。停止堂食期間,我們6、7個員工就在宿舍住著,相當于帶薪休息,我算了下,加上房租、水電費、員工吃喝和工資,我損失了六七萬。6月4號,我收到消息說6月6日恢復堂食,當時網上有人說,要出現“報復性消費”了。但我預感,起碼我的店里不會,因為6月6日是周一,加上北京還處于疫情狀態,不會有多少游客。后來情況果然跟我預測一樣。此后,店里的流水也一直沒有起色,再后來沒幾天,天堂超市酒吧又有病例了。簋街離酒吧就三四公里,去喝酒的不少年輕人也來簋街吃過飯。我們店鋪也接到了街道的電話,說是有個密接還是次密接來過我們店里,所以我們又關店了四天。
2022年6月6日,北京海淀區金源時代購物中心五層餐飲業恢復堂食服務。(圖|人民視覺)
這兩天,經開區又有個新增病例,他來過我們店附近,附近的商場、超市、飯店大概有200多人成為密接被隔離。他沒來我們店,但附近幾十米的超市關了,拉上警戒線,我們店也沒人敢來了。這陣子開店,我幾乎都不需要大批量進貨了,每天早上去批發市場拉點肉,菜也不用買多少,實在不夠,直接到超市買幾個土豆、洋蔥回來,走路三五分鐘的功夫就解決了。我估計供貨商最近也清閑了。關于未來,我現在還真沒什么計劃,順其自然吧。目前我還是不愿意做線上,花那么多廣告費跟其他商家競爭個排位,太內卷了。我的店要真正恢復,估計得等到全國旅游業都放寬,更多人來北京游玩的時候。我做餐飲的時間不長,不到三年,相當于其中兩年半都在疫情中度過。我老家在東北吉林,到北京打拼也有十幾年了,之前沒接觸過餐飲。2019年12月15日,我在海淀區田村路京糧廣場的四層美食廣場,租了一個十多平米的小檔口,開了一個賣醬骨頭飯的攤位。我找到這家美食城比較晚,當時四層有一、二十個檔口,我的店面在往里走最后一家,一個月租金一萬出頭,我想先做,等有合適時機再往更好的位置挪。我們是夫妻小店,入駐美食城三四天后,就進駐了兩個外賣平臺。
《愛很美味》劇照
當時平臺收21%的傭金,我們上線的主要套餐是醬骨頭飯、排骨飯,套餐里有酸菜、蛋花湯,一套大概36元,折扣下來,跟堂食價格差不多。總體上,我家的套餐比其他家的醬骨頭飯稍微貴一點,因為我們比較注重品質,排骨、蔬菜都是每天現買的,不囤積。天氣冷的時候,我們還給外賣的盒子套上銀色的保溫套,保持口味。我們的顧客主要是附近居民,還有周圍辦公樓里的上班族,堂食的客人本就不多,外賣比例占比超過80%。在美食城做了半年,我們的生意逐漸好起來,開始有利潤了。雖然我和老婆挺辛苦,每天早上六點十分就要起床,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只有下午兩點多,能輪流回附近住處歇一會兒。但每個月有一萬多的凈收入,而且也算是不受人管。2020年疫情開始時,我的店剛開張一個多月,因為美食城的管理,我們不能做外賣,閉店了一個多月。不過雖然閉店,但春節我和老婆都沒回老家,擔心回去后不能再回北京,虧損就更厲害了。復工后,我們剛積攢的顧客就流失了一部分,只好在外賣平臺上增加了一些小菜,加大活動力度,盡量吸引新客人。此后,北京零星有幾波病例,我們都沒閉店。不過因為生意下滑,房租上漲,以及美食城的管理人員變動,今年2月底,美食城整個四層都關閉撤銷了。我們這些檔口小商鋪,掛靠在美食城,沒有獨立的經營執照,也只好跟著關閉。還好,在外賣平臺的幫助下,3月初,我在附近幾百米的一個平層美食街里又租了個檔口,二十多平,做了一個多月后,訂單恢復到之前的80%,利潤相當于我們兩口子掙了個基礎工資。換店的時候,我們不敢換得離之前商場太遠,擔心老顧客在平臺上搜索不到我們的店。今年5月到6月不準堂食的36天,我們損失了堂食訂單,占總量近20%。外賣競爭也更大了,因為美食檔口里的其他幾家,原本不做外賣的,也只能外賣了。為了多做些訂單,我放寬了外賣距離,十幾公里外的訂單也會接。這種單子,商家要給騎手補貼路費,是不掙錢,但還是得做,不能流失顧客。6月6日是恢復堂食的第一天,我記得很清楚,當天我家總共賣出了一份堂食訂單,后來幾天也就三四份。可能顧客是真的怕了,不敢在公共場合吃飯。后來,過了幾天,美食城不僅沒恢復到往日的堂食單量,反而因為一個騎手確診,整個閉店了一周。連外賣也不能做,意味著我們每天三四百的收入也沒了,可能還會流失一些顧客,比5月的影響還大。2022年6月6日零點,北京部分餐廳正式恢復堂食。(圖|北京青年報/人民視覺)我記得閉店前一天下午五點,正是晚餐時間,政府工作人員來監督我們閉店、消毒后,我們跟老婆把沒用完的骨頭、蔬菜帶了點回家,更多的因為帶回家也吃不完,只好扔了。我們那天,光食材損失就有1000多元。而閉店期間,各種費用最少要損失三四千。不過這事兒,你也不能天天去想,只能堅持等到政策恢復的那天。我今年51歲,醬骨頭飯應該還能干兩年。這幾天,我和老婆就當是難得的休息,白天去附近公園走走,坐一會,看看別人都在做什么。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轉載請聯系后臺。原創文章,作者:三聯生活周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