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說說昨天的案例。
先看看大家的投票。不出所料,73%人認為應該放棄,19%的人認為還要繼續。也就是說,大部分人不看好他們的合作。
關于合伙開店,我的一貫觀點也是不看好,這就是為什么我常常很“武斷”的說:開店做小生意不合伙,無論你多看好對方,多看好生意,一旦合伙,大概率會爛尾。
其實,像文中這種情況,已經是合伙里面矛盾最小的一種了,一邊有錢,一邊有經驗,有錢的一方做純粹的資金型股東,不參與運營,也不干涉運營。因為開店運營都是些很瑣碎的事情,雙方平時交集少,矛盾自然也少。
實際上,他們這種不算是合伙,而是投資。就跟風險投資一樣,投資人認可項目認可老板,就給老板一筆錢,由創始人折騰去。除非重大決策,平日運營管理都不干涉,風投機構頂多派一個會計或者董事啥的到被投公司,行使監督權力。
有老板說,開店的錢都是投資人出的,只占49%的股份,是不是不合理。我認為從投資的角度看,這是合理的,而且給的49%的股份已經很高了。風投機構去投資的時候,投幾千萬幾個億,一般也不會超過被投公司20%的股份。當然,實體店和創業公司的估值邏輯有所不同,不好類比。不過,擁有將近一半的股比是合理的。對方以產品,技術,品牌,管理和經驗入股,占51%,只要雙方認可,也是合理的。
應該改善的地方是:出錢的這邊,應該派一個人到門店工作,或者說,投資的門店都應該有一個是自己的人。投資方雖然不干涉運營,但是要了解運營,了解店鋪經營情況啊。有人在現場,對老板也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否則,財務上弄小動作是有可能的。
現在他們應該怎么搞呢?我的建議是:要繼續,但需要做大的調整:
1,關閉一個店,只留下一家店繼續折騰。困難的情況下,必須收縮戰線。
2,設定虧損時間和幅度,一到虧損時間或者超出虧損額度就關閉。底線是不繼續往里投錢了。
3,心平氣和復盤的虧損原因,制定下一步行動方案。
為什么這樣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
1,做成一件事情需要時間,開店也一樣。一個店要宣傳開來,要形成穩定的顧客基礎,這個過程短則3個月,多則一年。一炮打響,一夜走紅,第一個月就盈利畢竟還是少數。
2,這是這四位老板的第一次投資,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如果遇到不順就放棄,這不是做事和投資的態度,也無法學到東西。沒有什么創業是一帆風順的,下一次也會有各種困難,難道也放棄?
3,店鋪經營不理想,不能只怪老板。現在虧損,如老板所說,有很多客觀原因,比如疫情,比如天氣,這就是客觀因素,也要考慮進去。
老板原先的店開得很不錯,但是新店就是不好,這是什么原因呢?難道真的如有些老板說的,是很壞么?
我認為也不是。有人給自己投資,沒必要使壞,而且其他四人也不是傻子。
新店開得不好,一方面是客觀原因,就是上面說的天氣啊,疫情的因素,還有大環境的消費不景氣。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老板心態和策略上的調整導致的失誤:
原先的店用的是自己的錢,謹小慎微,控制風險為主。而有大筆錢進來的時候,放棄了原先的開店理念:找好地段,高租金,高競爭,上檔次的裝修。。。,而原先的店都是社區店,都是做細水長流的生意,一點一滴通過產品,服務和時間建立起來的優勢,在新店就沒有了。模式和打法都變了,老板還沒有適應過來。這就是老板心態上的變化。所以說,錢多,未必就好。
在心態上,四位投資人其實也應該調整,你們是去投資的,而且是風險投資,一開始就要認識到,錢投出去有賺錢的可能,更有虧錢的可能,甚至血本無歸的可能。去看看那些風投機構的投資人投資經理,都是頂級名校畢業的,聰明絕頂,識人無數,經驗也豐富,成功率也就10%左右。就是投資10家公司,最后成功的也就一家。就是10%的成功率,在投資人里面都算是成功的。看到這個數據,你也就知道投資是多難的一件事情了。知道了這個數據,心態上也許會更加平和吧。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