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四川樂山,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琳瑯滿目的“甜皮鴨”、“油燙鴨”等。與傳統“鹵鴨子”相比,它增加了“油燙”和“掛糖”兩個環節。 ? 而有著78年歷史的“趙鴨子”,是當地最早制作銷售甜皮鴨且傳承下來的幾家門店之一,平日里每天的銷量在500只以上,節假日則能突破一千只! ? 今天,就帶大家解剖這款甜皮鴨的制作工序!
傳統鹵鴨子 ?腹內填芽菜
?
試驗一百多次 破解那層甜皮
?
樂山街景:排隊購買趙鴨子
“趙鴨子”傳承第三代
接班人還是趙家兒媳
趙氏甜皮鴨制作工藝
鹵湯不加著色劑
傳統的樂山甜皮鴨在鹵制環節并不添加醬油等賦色調料,這鍋鹵湯是經長年使用的老湯兌出來的,顏色是反復添加香辛料透出來的自然色,雖然剛鹵出來的鴨子看上去顏色金黃,但因為鹵湯中加入了冰糖,所以稍一放置,鴨皮的顏色就會氧化變深,此時下入油鍋,在焦糖色反應的作用下,鹵鴨會進一步“鍍”上層棗紅色,再刷上一層糖衣,便會呈現出誘人的棕紅色。因此,不需要在鹵湯中加入其它上色調料。
香料不入袋?是為養老湯
除了不加入著色調料,趙氏甜皮鴨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于不用料包,而是直接將整粒香料投入鍋中,為了讓老湯的滋味越用越醇香,每次鹵完鴨子,料渣不要立刻打出,而是隨湯倒入桶中,靠余溫將香辛料中剩余的味道進一步逼出來,使其充分融入湯中,待下次使用之前濾出。
制作流程:
1.浸泡
選用生長期在三個月以上的櫻桃谷鴨60只(每只毛重2斤半左右)宰殺治凈,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去凈殘存的淤血和污物。
2.鹵制
取老湯80斤濾去料渣后倒入鍋中,添入清水50斤,下入鹽2500克、味精2000克、香料1500克、生姜1000克、冰糖500克,大火燒開,將處理好的白條鴨按照鴨脖向后背彎曲、腹部朝上的“姿態”依次擺入鍋中,大火燒開后淋入高度白酒500克去除腥味,加熱20分鐘后湯表面會有一層鴨油,用手勺輕輕將這部分油打出,收集起來,過濾沉淀后用來炸制鹵好的鴨子,然后用鉤子將下層的鴨子翻上來,繼續大火加熱20分鐘,再次用鉤子將鴨身翻面,繼續加熱20分鐘即可出鍋。
香料配方:
八角、肉桂各5000克、小茴香、砂仁、白芷、山柰各2500克、白豆蔻1500克、排草、香葉、藿香各1000克、蓽撥750克、梔子600克、甘松、靈草、丁香各500克混合均勻,按量取用即可。
3.吹涼
將煮好的鴨子并排擺在籮筐里,置于風扇下,將表皮吹至涼透,這個環節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降低鴨皮的溫度,避免下入油鍋后將表面炸裂,破壞賣相。
4.油炸
將晾好的鹵鴨投入六成熱的鴨油(鹵制時撇出的油,使用前過濾干凈并上火熬煉,去凈水分)炸制,下鍋時拎住鴨脖子,腹部朝下放入油鍋,浸炸約2分鐘后,用鉤子將鴨子依次拎起,在腹腔內灌滿熱油后將鴨脖朝下,再次放入油鍋,繼續浸炸2分鐘,至表皮顏色變為棗紅時撈出,腹部開口向下,控凈油分,擺入籮筐。
?
5.掛糖
取麥芽糖2000克、冰糖500克、清水500克下鍋,小火熬至冰糖徹底化開、顏色金黃時離火放涼,將炸好的鹵鴨逐個均勻地刷上一層糖液,依次擺入籮筐中即可。
制作圖示:
1.提前配好的香辛料和冰糖。
2.鹽、味精和拍姜。
3.香料、調料下鍋后將湯燒開。
4.按照鴨脖向后背彎曲、腹部朝上的“姿態”將白條鴨依次擺入鍋中。
5.將湯表面的鴨油打出。
6.用鉤子將下層的鴨子翻上來。
7.用長筷子挑住鴨脖,將鹵好的鴨子撈出。
8.放入竹筐控干。
9.鹵過鴨子后不需要打出香料,盛出老湯靠余溫進一步逼出香味。
10.鹵好的鴨子用風扇吹涼。
11.在腹腔內灌滿熱油后將鴨脖朝下,再次放入油鍋浸炸。
12.炸至顏色變為棗紅色時撈出。
13.熬好放涼的糖液。
14.用刷子均勻地將糖液刷在鴨子表面。
15.批量刷好糖液的鴨子。
如此詳細的制作過程
你學廢了么?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