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當地一個三輪車賣粥的,五六個保溫桶,一年很輕松的能掙20個” | 開店筆記

    一位老板開店12年了,有2家店,有些困惑:

     

    你好、老陳!

     

    自從聽了你的開店筆記,好像找到家的感覺,現在每晚都是在聽你講課的聲音中睡著.

     

    最近一直心煩,想再找個合適的店鋪做、一直不知道做什么合適,考察過水果店、早餐店、不想做加盟,想自己學習技術,我們當地一個三輪車賣粥,也就五六個保溫桶,一年很輕松的能掙20個.給誰說都不信.投資小.風險小.產值大其實有很多大家都看不上眼的小生意,他的營收而是很大的。

     

    我在的是一個北方的小縣城,最近這幾年各種加盟的快餐店,面店是一家接著一家開一家接著一家轉讓,最多的是一個店鋪一年換了四個老板,都是餐飲,我們當地做廣告門頭的生意可是火了,再就是各種奶茶店,大部分都是加盟的,有做的好的,一年弄二三十個不成問題,也有生意不行的,總知生意好不好,不是全靠老板經營,還要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綜合因素。

     

    現在說說我自己的店鋪,現有兩個飾品零售店鋪。

     

    一個15平,一個70平。15平的是2011年開始經營的,60平方的是2016年開始的。到現在為止,15平的店鋪,一個店員,剛好營虧平衡,沒有自己的利潤,最近三年也是硬撐著了,只當算是做個品牌宣傳。70平方的店鋪有三個員工,最近兩年每天最多也就2000左右的營業額、毛利潤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除了房租、人員開支,一年也就剩下十幾個吧。總之,只能掙個溫飽而已。

     

    感覺這幾年,生意一直在下滑、而房租、員工工資等各項開支每年都在上漲,唯一不變的就是咱自己的一顆想掙錢成功的心。

     

    回頭文章的開頭,最近一直在考察水果店和粥店,這類店鋪不用投資多大,而且周轉的快很想試一把,有一個想法是如果同時在縣城開三家水果店,自己負責每天給店鋪上貨,全用員工看店心想總有一家店應該能盈利吧,再就是開一個十幾平的小粥店,只賣外帶,做精,做全,主要以外帶為主,也可堂食,再加些籠包,想象總是美好的,店鋪開起來,也許又是另一番景象,文筆有限,望老陳幫我把握下。

     

    我的想法:

     

    第一,第一個15平米的店鋪應當關掉,集中精力搞那個賺錢的店鋪,時間花在哪,價值就會在哪產生。

     

    我做生意一直有個原則:不求規模,但求利潤。求規模是那些能人和大資本干的事,我是普通人,把利潤做高才是正道。實際上,大企業也在這樣做了,前幾天華為任正非說啥來著: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當你第一家店發展不錯,你兩個選擇:你可以開分店,擴大規模;你也可以不開分店,而是把第一家店的基礎繼續夯實,繼續打磨提高核心競爭力,繼續提高營業額,提高凈利潤。太多事情可以做了。

     

    絕大部分老板會選擇擴大規模,因為“多家店”比“一家店”聽起來好聽,有面子。但往往,店多了,問題就開始出現了,老板能力,時間和精力都顧不上,顧此失彼,原先掙錢的店也不再賺錢。面子啊,害死人。

     

    關于面子啊,我建議大家看開點,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表演,我們活著是為了讓自己更安全更舒服,更久。

     

    第二,如果從水果店和粥店兩個里面選,我肯定是選擇粥店。水果生鮮這個生意是很難做的,能做出來,也是極其辛苦,起早貪黑進貨搶貨。首先,產品無差異化,大家都一樣,門口來一個擺攤的人就可以搶你店里的生意。產品無差異,就需要你的選址和運營很強,選址好,投入就大,風險變大;運營要做好,對你的個人能力就高,而個人運營能力往往是小個體最欠缺的。

     

    粥店這個品類其實挺好,可以標準化批量化生產,花樣也多,容易搞出差異化。把時間和精力大部分花在產品打磨上,我認為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個體是可以做到的,產品能超出80%的同行水平,加上運營就差不多了,運營的東西開店筆記里就夠用。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115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31日 08:19
    下一篇 2022年8月31日 08:2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