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 讀 一 點 , 一 年 大 不 同
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r811關注我們!
全球互聯網用戶已達30億,僅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就達6.68億。
整個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滲透率達到50%。
且不提互聯網科技給整個餐飲商業環境帶來的便利性,就是單看整個互聯網市場,線上線下的成功轉化也是塊含金量極高的大蛋糕。
全文需3分鐘時間閱讀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說過:“曾經,我們故意去避開有關互聯網的東西,但現在我覺得應該直接去面對,迎合這個時代。”
如何迎合?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從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出發,做精準定位,讓自己跟消費者站在同一條戰壕里,給他們一種“我們是自己人”的錯覺。
西少爺玩轉互聯網從業者的情懷,喜茶玩轉朋友圈的炫耀,都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需求痛點。
追捧他們的消費者則大多是“慕名而來”,也就是原本大家只是互聯網上的吃瓜群眾,通過他們的興趣圈子了解到這些餐飲品牌,自動轉化為餐廳的線下客戶。
相比之下黃太吉的手法看起來就有一丟丟生硬,豪車美女送外賣,噱頭大于誠意,看起來像是逼迫著消費者感興趣,而不是讓他們真正感興趣。
其實關于線上流量轉化線下場景,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不那么高調的存在——貓咪主題餐廳。
名副其實的“招財貓
1.貓主子才是互聯網最大受益者?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喵星人”這個詞在互聯網上流行,所有網民都像是感染了弓形蟲一般瘋狂地親近這些懶洋洋毛茸茸的小家伙。
微博熱門常年被貓咪視頻與圖片霸占,知乎上,在“貓”的話題下面,有11萬人關注。
甚至有網民吐槽,“以前,豆瓣好像雅典,音樂、閱讀、思辨。現在,就好像埃及和羅馬一樣,首飾、濫交、八卦,還有崇拜貓。”
不僅在中國,沉迷貓咪似乎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在英國,每天上傳到互聯網的自拍照片是140萬張,而上傳的貓咪照片是380萬張。
曾經有人問互聯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網絡最出乎他意料的應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小貓咪”
2.“貓奴”群體
新華社曾經發布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社交孤獨癥大數據報告:你是“空巢青年”嗎》,文章反應了現代都市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青年人群,他們租房住,獨來獨往,為搬磚來回奔波。他們的內心其實是需要慰藉的,這種時候一只毛茸茸的寵物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同時貓咪較為獨立的天性也較更需要陪伴的狗狗來說更容易適應空巢青年的生活。
3.線上流量是貓咪餐廳的培養皿
中國有超過8000萬的愛貓人士,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養貓。
久而久之,在互聯網上出現了一個“云養貓”群體,微博上也開始出現各種寵物博主,其中微博ID為郭斯特的博主甚至坐擁1400多萬云養貓粉絲。
▲寵物博主郭斯特每次發貓咪的動態都能引發大批粉絲進行討論
每天刷刷微博看看別人家的貓,內心瘋狂想要養貓的欲望與有限的自身條件互相碰撞,貓咪主題的場所自然也應運而生。
這些貓咪主題的餐廳不在乎選址,北京幾十家貓咪咖啡廳大多都開在胡同深處,但依然會有絡繹不絕的顧客開著導航往里鉆;他們也不在乎服務,成都有名的貓咪咖啡廳GUMAO員工不超過5人,大多時候貓咪咖啡廳的顧客會照顧好自己,并且自己找到樂趣。
從線上數據來看,貓咪咖啡廳也有著非同尋常的人氣,GUMAO官方微博的粉絲是14萬,要知道,海底撈的粉絲也才15萬而已。
能成功轉化線上流量為線下場景,是貓咪主題餐廳能存活下去的唯一保證。
▲海底撈與GUMAO的粉絲對比
如何將線上轉化為線下?
每個品類由于定位不同,自然不能都像貓咪主題餐廳那樣等著消費者自己上門。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些可以借鑒的地方。
1.打入具體的興趣圈子
從貓咪餐廳的案例上我們可以看到,當你抓住一個具體的興趣圈子,那么這個圈子里的所有參與者都將成為你的潛在客戶。
但由于整體社會環境與經濟環境帶來的差異,消費人群的興趣點劃分明確,以變形記為例,同樣年紀的青少年,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興趣點也自然不同。
餐飲行業大部分還是以線下消費場景為主,建議以自己輻射范圍內的消費者為基礎,對餐廳做精準定位,找到比較具體的興趣圈子,再將這個圈子的喜好點融入餐廳,展現給他們。
舉個例子,一家開在春熙路的火鍋店,在傳統火鍋服務中加入川劇表演與三國時的蜀國元素,將自己融入整個旅游興趣圈子中,讓消費者帶著目的,主動到來。
▲火鍋店內進行川劇表演
2.折扣與合作加大吸引力
憑借較高的可玩性與簡單的操作手法,騰訊手游旗下的王者榮耀迅速成為了一款十分火爆的手機競技類游戲,今年4月,騰訊副總裁馬曉軼稱,王者榮耀在線上擁有超過2億的注冊用戶。
在去年七月份,王者榮耀曾和必勝客進行了一次跨界的合作,這次合作旨在將王者榮耀手中握著的線上流量,最大程度地轉化為必勝客餐廳的線下消費群體。
再加上產品的活動折扣,一時間必勝客到處可見“榮耀召喚師”。
相同的手法也出現在了今年四月,肯德基與去年年底興起的大黑馬網易手游陰陽師之間的合作,為肯德基贏得了空前絕后的銷售高潮。
▲王者榮耀與必勝客的合作海報
3.線上轉化線下,線下帶動線上
線上興趣點可以為餐廳所使用,吸引消費者,同時消費者來到餐廳進行消費時,餐廳可以根據其興趣趨向創造新的興趣點和話題點。
以海底撈為例,網上曾瘋傳海底撈的服務如何貼心如何變態,這能引起線上網民的好奇和興趣,吸引他們到店消費。
同時,當這部分人在海底撈消費時看到海底撈服務員瀟灑的擦桌子手法時,又能為二次傳播提供話題,消費者心甘情愿地將這作為一個有趣的事情,在自己線上的社交圈、興趣圈進行傳播。
對餐廳來說,則達成了一個線上轉化線下,線下帶動線上的良性循環。
▲網友就海底撈服務員擦桌子的視頻進行討論
不過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消費場景,畢竟只能起到吸引新顧客的作用,怎么留住新顧客將其轉化為忠實老客戶,怎么根據顧客的消費體驗來維護餐廳在顧客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我們下次要說的話題了。
關于將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消費場景,各位餐飲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交流互動
—————-End—–———–
餐飲人必讀助推餐飲品牌化
聯合設計機構推出餐飲品牌設計超值大餐
————————————————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轉載,合作請加微信:qingcai5678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