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職業餐飲網
作者丨焦逸夢
最近,一家外賣品牌被罰款2000多萬元,這可能是餐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罰單!
這家外賣品牌主打烤肉飯,在川渝地區成立,曾經在全國有70多家加盟店。
3年前成立,去年年中被查,近日,判決出來——被罰21,516,894元,攤上了史上最大的罰單,現在,這家外賣品牌的數量已驟減了一半。
那么,這一切都是緣何而起呢?
外賣品牌獲2000萬天價罰款,到底為何?
1、導火索:6人食物中毒
這,還要從6個人食物中毒說起。
6個人點了這家外賣,下單、食用,接著,相繼出現了嘔吐、腹瀉、腹痛。
于是,這些人撥通了藥監局電話,進行投訴。
隨即,藥監局便開始了食品安全排查。
結果是,這個外賣品牌的原材料雞肉中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這個事件被定義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
2、被查出無證經營、向加盟商售賣有問題的雞肉
沿著食物中毒往下查,這個烤肉飯外賣品牌“最小一家”的無證經營問題,也被檢查出來了。
“最小一家”在美團和餓了么外賣平臺上,各有7家和5家商戶都在“無證裸奔”。
更嚴重的是,這個外賣品牌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條件下,還向它旗下加盟店統一配送食材,賺取供應鏈的錢,這個食材恰恰是烤肉飯的核心食材——雞肉,它也是食品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是引起“最小一家”蝴蝶效應的那雙蝴蝶翅膀。
3、 獲2000多萬天價罰款
重慶市食藥監局認定,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依據相關規定,對其進行從重處罰:沒收庫存的烤肉408件;沒收違法所得245594元;處以貨值金額20倍罰款,罰沒款合計21,516,894元。
同時,還對“美團”、“餓了么”兩家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進行了罰款。
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最小一家”,以重慶市為坐標,發現此前的35家加盟店全都了無痕跡;以成都市為坐標,有6家店鋪的信息存在,其中1家顯示“歇業關閉”,僅有5家留下。
店鋪數驟減,2000多萬的罰款,對這樣的一個小型外賣品牌來說,恐怕是天價了,“最小一家”的結局很有可能是還不起罰款,只能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門店關之大吉,品牌從此消失。
食品安全 =大變故,一旦觸犯,生死攸關!
海底撈張勇曾經說過:“餐飲企業有兩種死法,一種是管理出問題,第二種是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食品安全是餐飲行業的根、底線,越過了就要受懲罰,這本來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這些年,因食品安全而遭遇滑鐵盧的網紅餐廳不在少數。
1、高人氣蛋糕店,因辦假證、環境臟亂差被封
南京有一家網紅蛋糕品牌叫“盒子實驗室”,一顧客在吃完其蛋糕后拉肚子,接著,就像多骨諾米牌效應一般,所有的事情都浮出了水面。
該品牌辦假證、無證經營、生成環境臟亂差等全被曝了出來,追溯其生產地址發現,生產地壓根不是甜品店,而是川菜館。
這個創立于2013年、一度擁有極高人氣的網紅品牌,在2018年因食品安全問題被封店。
2、網紅面包店因長期用發霉面粉,停業整頓
上海的網紅面包店Farine,被曝長期大量使用過期甚至發霉的面粉做原料,后來其位于上海的四家門店全部停業整頓,其中,多名涉案人員被采取強制措施。
這個創立于2012年的品牌,2017年被查后被封店,從作為小店鋪見證面包在上海的風靡之勢,到黯然關店,就在一夜間。
3、一籠小確幸因造成71人食物中毒,品牌元氣大傷
上海另一個知名網紅餐廳一籠小確幸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人盡皆知,不少顧客在一籠小確幸吃完飯后,出現腸胃不適、高燒,到醫院就診的顧客高達71人,事故定性為食物中毒。
隨后,一籠小確幸的上海門店全部停業,這家誕生于2016年的網紅品牌,在2017年被查,曾以其文藝范、小清新的風格風靡網絡的小確幸,因食品安全事故,在品牌發展的上升期,不得不品嘗品牌力受重創的后果。
小結:
去年,餐飲行業的收入已接近4萬億,年增長率也常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然而在如此龐大的行業中,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無證經營、向加盟店賣有問題的食材等問題還在發生。
這次的天價罰單超過了2000萬,恐怕也是在溯本清源,維持好的餐飲市場秩序,提醒餐飲老板重新思考這些“紅線”。
當資本開始牽著餐飲老板的手加速奔跑時,當新思路、新模式開始對餐飲圈狂轟亂炸時,餐飲老板們的精力也自然會被分散,以至于,和食品安全、市場規范相關的風險反倒沒有引起高度重視,自然也要為此付出代價。
紅線不能碰,否則,辛苦打下的江山、付出的所有心血都會蕩然無存!
– END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