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火熱,假日難求。大年之初,電商受春節快遞休假大受影響之時,線下購物和餐飲著實火了一把。情人節“遭遇”春節撞擊出了多種玩法,其中呷哺呷哺推出的雙節活動躍身成為值得關注與把玩的案例之一。
亮點一:營銷的奧妙,微信的玩法
營銷活動并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是否被消費者買單一說。呷哺呷哺雙節活動紀念品并不新奇特,參與方式也非常簡單,但卻得到“活動開始僅三天,重點城市紀念品即告售罄”的喜人成績。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呷哺呷哺雙節活動的獎勵機制:2月6日至2月15日,在北京市場、上海市場、天津市場、沈陽市場、山西市場、河南餐廳點購情人節情侶套餐,內含“吊腳娃娃”一對及新春產品優惠券一套;河北市場為一次性現金消費滿99元,即可獲贈“吊腳娃娃”一對與新春產品優惠券一套。PS:吊腳娃娃單售20元/對(含新春產品優惠券)。到了2月16日至3月1日,消費者可以點選的套餐換成了“春節套餐”,紀念品換成了“新春存錢罐一只”,參與形式等未變——是的,應時應景的對生娃娃/新春存錢罐加上較低的參與門檻,正是此項活動成為易于被消費者接受和參與的原因,贈送的全套優惠券也有益于黏住消費者全年進店消費。
線下促銷不夠熱鬧,呷哺呷哺在2月6日的官方微信發布了針對情人節的“浪漫聚惠 快樂成雙”配對小游戲,將線上忠實粉絲拉進餐廳。用戶憑記憶翻牌完成6組配對且名列每天前214名,即可獲得8元代金券。官方微信首日群發6分鐘后,當天214份游戲獎品已被悉數搶光。
亮點二:戶外媒體的引入,向一線品牌看齊
印象中,呷哺呷哺是一家靠消費者口碑做大做強的企業,投放廣告的行為少之又少。去年12月,逆市上揚的呷哺呷哺在香港主板強勢上市,堪稱餐飲行業的一大強心劑。上市之后的呷哺呷哺開始發力,逐漸向國內外一線餐飲品牌靠攏——地鐵廣告、社區廣告,走近可能的消費者身邊。
也許你會認為,投放一些廣告是什么新鮮事嗎?這點要從行業的角度出發去看。須知,目前國內會做廣告投放的尚集中在幾個國際一線大牌之上,本土餐飲品牌投放者少,更不要提是打出“超高性價比”大旗的大眾消費類餐飲品牌。筆者是看好呷哺呷哺的廣告投放開端的,靠口碑做大做強固然厲害,但精準的廣告投放無疑會更加如虎添翼。
亮點三:終端促銷的配合
活動期間走進呷哺呷哺餐廳,就可以看到圖中這些與菜品相映成趣的“吊腳娃娃方陣”,吊腳娃娃們以各種造型陳列在餐廳明顯位置,趣味十足,女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見即愛。
2015年開年,呷哺呷哺已經讓我們感到十足的溫馨。原來的呷哺呷哺,更多追求的是菜品新鮮、供應鏈完備,注意的是熱情的服務和極高的性價比,如今的呷哺呷哺又加入了更多的情感關懷,著力去加大粉絲的黏性和忠誠度——新一年,希望呷哺呷哺越來越好!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