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丨餐丨飲丨洞丨察
作 者 · 陳 雪 嬌
轉 載&商務 VX · 18137395180
“早晨的海鮮有點甜!”一道用5種深海野生魚文火熬制的魚湯,與麥香醇厚的大餅完美融合、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一張餅、一鍋魚、一家人,暖心、暖胃、暖全家,這就是早船的招牌菜——爐燒魚鍋泡餅。
這道爐燒魚鍋泡餅,讓人想家……也引出了早船創始人王德政的一段曲折故事。
初次創業,覺得錢挺好賺的
山東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我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所在地,也是王德政初次創業的地方。
1994年,王德政辭掉干了6年的廚師,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他開了一家200平的餐館,主營家常菜。“店不大,但錢挺好賺的。”他回憶。
3年后,跟隨他的兩個徒弟去了省會濟南,總跟他描述外面有多好。年輕的王德政沒禁住忽悠,動了心——1997年直接把店關了,一心想往外闖。
在外闖蕩的日子并不順利。2004年,他再次滿懷雄心創業開店,僅用了兩年半時間,就從信心滿滿到一敗涂地。
二次創業,被“打白條”拖死了
“本來想干個小店,結果一不小心沒hold住。”為了給顧客帶來極致體驗,王德政在環境打造上不計成本地投入:不到400平的餐廳,裝修用了整整8個多月。裝完了門頭,卻發現,餐廳和旁邊一高檔酒店雷同,王德政無奈拆裝三次。
然而,過高的投入并沒有帶來希望的回報,“顧客一看這裝修檔次,根本不敢進。那個時候我還不懂,就陷入一種自嗨的狀態,完全沒有理解經營的本質是什么。”
對于餐飲企業運營來講,這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反面教材。“因為知道自己讀書少,所以不斷帶著店長去全國各地學習,看得學得多了,完全陷入理想化中出不來。”王德政如今復盤,餐廳還沒營業就已經注定了結果。
慢慢地,他將自己的存款全部投入進去,不光向朋友借了錢,還去銀行貸了款。
當時來消費的顧客層次很高,大部分是官場、商場有頭有臉的人,消費也高。那個年代結賬流行簽單(購物、用餐等消費后,不付現款,在單據上簽署姓名,日后統一結賬),顧客消費后沒有現金到賬。
高投入本就意味著長回本周期,而簽單又加劇了資金鏈困局。如此惡性循環,王德政開始恐懼,害怕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問題。
有段時間,他天天盯著財務報表,但越到后面問題越嚴重。實在維持不下去,只能忍痛轉讓,而轉讓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拒絕42萬入股,最終以8萬轉讓
起初,王德政舍不得自己的店,畢竟是花費很大心血裝修的。
餐廳剛開業半年時,一位市領導找到王德政,想出資42萬入股,把餐廳改成茶樓,仍然由他經營,結果被委婉拒絕。
“當局者迷,當時到底怎樣我也感覺不出來。”
當他第一次不想干的時候,有人出價32萬想要轉讓餐廳,王德政有些猶豫,“想著能多添一萬是一萬”。結果很快被殺價到28萬、 隨后是26萬、22萬、18萬、14萬,8萬……最終以8萬元轉手。
年關將至,別人歡歡喜喜準備過年,而王德政拿著這8萬塊抵消部分貨款后,仍欠下40多萬債。“為了開店,我把所有錢都投入了,本來想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結果血本無歸。”王德政感到絕望,踉蹌地來到公園的湖邊,身子不停發抖。
想到自己30多歲一事無成,竟還欠下一屁股債,無法跟父母,老婆孩子交代! “很難想象一個大老爺們兒哭成那樣。”他回憶道,這是他人生中哭得最慘的一次,整整兩個小時。
人生陷入低谷的時候,家人的支持尤為暖心。妻子告訴他:沒事,債我們一起還。
受到鼓勵的王德政,立志要用3年的時間還上債,4年的時間買上房和車。
妻子說:沒問題,我信你。
朋友拋橄欖枝,3年奮斗還清欠款
王德政不想被催著還債,他開始主動請每個出資人吃飯,并一一打下欠條。
年剛一過完,他就在同學的安排下,去了上海一家中日合資酒店廚房打工。結果剛干了3個月,老家一位做餐飲的朋友邀請他回去開餐館。
王德政雖然點心動,但仍然有心理障礙: “回不去了,丟人!”
然而,朋友的一句話還是打動了他 “男人,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回到東營后,王德政和朋友一路把店開得紅火,還吸引了好多商家前來加盟。“當時基本工資只有4000元錢,一發工資我就開始還債。這個還300,那個還500……自己每月只留500生活費,每月都是如此。”
2008年,王德政的收入提高,但依然堅持每月留取少部分生活費,其余還債。
2009年,王德政負責河北一家海鮮酒店,以本地海鮮和膠東海鮮及海參、鮑魚、貝類及各種大海魚等海鮮為主要菜品,以明檔亮廚為主要特色,同時借鑒了海底撈、海景等企業的服務理念。
這個項目從設計到定位都非常成功,很快成為業界標桿。2010年上半年,所欠債務全部還清。
再次創業,愛要趁早,幸福要趁早
從2010年至2016年,王德政一直在河北,妻子和孩子留在老家山東。7年異地守望,就像一壺老酒,時間愈久,愛愈香醇甘甜。
日思夜想間,他問妻子:“我想再自己開個店,可以嗎?”
妻子說:“你不開店,老了會后悔,我不想你后悔。”
”如果再賠了怎么辦啊?”
“賠了爬起來重來,別放棄,我陪你!”
王德政淚目……
這一次,王德政早想好了,他將品牌定名為“早船”,寓意是”愛要趁早、幸福要趁早”,品牌總部設定在老家山東東營。時隔7年,王德政終與家人團聚。
早船品牌突出深海海鮮的定位模式,將品類定位以深海魚為主,以深海魚鍋泡餅為招牌菜。其他做海鮮的店面本著什么都有的原則,而早船只做深海魚,突出差異化。
為保證優質食材,王德政走遍中國海岸線,最終選擇了舟山、丹東、膠東等海鮮原產地。
如今,早船已經有7家門店,遍布山東東營、濟南、煙臺、德州,河北滄州、黃驊、唐山等地,一家600-800平的店面一天可接待顧客350-380人。
”最溫婉的歲月,有愛相伴,孩子在客廳嬉鬧,而你在廚房笑……”這是王德政向往的生活,如今他真正體會到“愛要趁早”的要義。
“這么多年經歷這么多事,是因為看到了希望,才一直堅持去做的,對嗎?”小新問王德政。
“不是,很多事情是只有堅持去做了,你才會看到希望。愛情是,幸福是,夢想也是。”
END
視 覺 · 德 同
責 編 · 雪 嬌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757.html